當前短訊!武漢科技大學披露“逆向考研”數據:錄取雙一流高校新生159人
(資料圖片)
“今年有不少‘雙一流’高校學生逆向上岸武科大,他們或出于理性報考我校,或受我校專業實力的吸引而主動報考。”日前,“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公布了該校2022級研究生招生數據并稱,“用他們的選擇和故事向大家闡述‘逆向考研’的正向價值。”
武漢科技大學2022級碩士研究生新生總數3188名,來自雙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武科大18個學院。其中來自985高校、第一志愿報考武科大、被錄取的2022級研究生新生有8人,他們分別來自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考入了武科大的醫學院、恒大管理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而來自211高校、第一志愿報考武科大,被錄取的2022級研究生新生則有38人。
所謂“逆向考研”是指“雙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雙非”高校研究生的情況。校方此次公布的案例中,2022級研究生新生王正本科畢業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調劑到武漢科技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張一敏團隊。他說,當時可調劑的學校比較多,但是本著“讀研究生主要是做研究,選擇團隊和老師比選擇學校更重要”這一想法,在上網查詢過各學校的相關資料后,發現張一敏教授這一團隊科研實力和導師都很厲害,于是選擇到了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2022級研究生新生曾慶鴻,今年23歲,本科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去年10月份,他找到了一份在武漢的物理方向的研發工作,考慮到研究生在研發領域已經是一個普遍學歷,他計劃也報考物理專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既有利于工作的發展,也可督促自己工作后也能繼續學習。曾慶鴻表示,他當時看到武科大物理專業有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于是主動報考,“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也要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全國統考),并且過校線”。考上研究生后,曾慶鴻主要靠周末和晚上的時間進行學習,但是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十分充實。
武漢科技大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被譽為“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
標簽: 2022
- 01 沈陽再添上市企業 推動資本市場“沈陽板塊”高質量發展
- 02 深澤“鄉賢議事會”為鄉村治理添溫度 拉動就業3591人次捐款超600萬元
- 03 石家莊:前8個月全市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48.4億元
- 04 環球關注:2022年跳水世界杯中國隊參賽陣容公布
- 05 全球今日報丨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再次發布通知 要求在烏人員及時避險
- 06 今熱點:2022年9月全國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1518.8萬件
- 07 環球速遞!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當前烏全境空襲頻繁,中國公民不要來烏
- 08 每日焦點!美國紐約州長候選人住所外發生槍擊案 感慨"犯罪已蔓延到家門口"
- 09 焦點資訊:深圳:瞬息萬變中,亦得見不變
- 010 環球動態:新疆塔里木油田深掘“地下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