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防范AI詐騙,共護平安家園 世界快消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內蒙古包頭警方發布一起利用AI實施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騙子通過AI換臉和擬聲技術,佯裝對方好友實施詐騙,10分鐘騙取了430萬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面對花樣翻新的AI詐騙,如何科學有效防范,共護平安家園,需要公眾、企業、政府共同參與、共同努力。
公眾要提高警惕、保護隱私。時刻保持自身頭腦清醒,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和“讓你轉賬必有詐”的道理,繃緊防范詐騙的心弦。不隨意向他人或平臺公布銀行賬號、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包含個人信息的紙張單據丟掉前要抹掉上面的姓名、地址、手機號碼等內容,嚴防信息泄露。不隨意向陌生賬戶打款匯款,寄錢轉賬時應當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多種渠道予以身份確認,降低被騙風險。不輕易點擊不明網頁、微信、短信鏈接,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軟件,有效防止病毒入侵。
企業要強化監督、遵守規范。智能對話、合成人聲、人臉生成等深度合成技術企業和平臺要把好技術關,不得隨意向不明市場主體和個人提供技術服務,對收集獲取的人像、指紋等敏感數據要做到嚴格保密,切實斬斷詐騙分子技術和信息的獲取渠道。要嚴格遵守《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不可逾越合成數據和技術管理規范所劃定的紅線,強化與監管部門的交流合作和信息互通,對發現利用合成技術用于詐騙的情形,要及時上報,履行好企業責任。
政府要多方宣傳、嚴厲打擊。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形式,政府需要積極主動作為,讓科技的力量更安全地服務人民和社會。要做好分類宣傳,對年輕群體,充分運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以短視頻、歌曲、漫畫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對防詐騙、反詐騙進行深度宣傳;對中老年群體,采取網格員、志愿者上門宣傳、社區院壩會集中宣傳等形式,以案例講解推動中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識。要從嚴從快打擊詐騙犯罪,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要持續優化完善AI技術在內的人工智能領域行業規范,加大對運用新技術詐騙犯罪的監督、查處、打擊力度,進一步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