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放技能被持續辱罵 網游世界里的戾氣怎么消除?
遲放技能被持續辱罵 群罵言語不堪入目
網游世界里的戾氣怎么消除?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資料圖】
□ 本報實習生 關楚瑜
“你的大招是要留著過年嗎?!傻×……”前兩天,來自廣東陽江的女生小林在玩一款當下熱門的網絡游戲時,因與隊友一起跟敵方對戰中未及時使用“必殺技”,導致本隊一名隊員的游戲角色被殺。隨即,耳麥里響起對方的謾罵聲,持續好幾分鐘,有些話令人不堪。
“罵得實在太難聽了,我受不了就直接下線了,搞得心情郁悶了好幾天。”小林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這款游戲里經常要組隊打BOSS或對戰,因為自己還是新手,有時不能卡準點放技能,挨罵是常有的事,但這次罵得太狠太露骨了。
類似的場景并不鮮見。多名網游玩家告訴記者,罵人、對罵在網游中特別常見,有的人習以為常,有的人游戲體驗感大受影響,甚至有引發線下打架斗毆等情況。此外,還有人在游戲過程中用言語性騷擾女性玩家。
玩游戲而已,為什么戾氣這么大?又該如何凈化網游環境?
繞開文字檢測系統
辱罵對罵極為常見
北京市民陳先生是一款熱門競技手游的資深玩家,這款游戲需要團隊合作,玩家為了保持溝通基本都會開麥克風。“以前‘太菜’被人罵過,現在嫌棄別人‘菜’也罵過人,還和隊員一起與敵方陣營群罵過。”
在陳先生看來,有時罵兩句只是發泄下情緒,甚至可能是為了緩解下工作上的壓力,并非針對特定對象。但有的玩家確實口不擇言,罵人時“拖家帶口”,還罵起來沒完,確實令人生厭。
“在游戲里,罵人的現象實在太多了。”陳先生說,遇到“沒素質”的,他會直接罵回去,罵不過的,就屏蔽對方,是隊友則直接拉黑。
因為不喜歡太嘈雜,更不喜歡聽見罵聲,來自廣西桂林的玩家小李玩游戲時從來不開麥克風,“但屏幕上通過文字罵人、對罵的也很多,有時候都刷屏了,見了就煩”。
小李告訴記者,他經常玩的一款游戲中,罵人現象十分普遍,游戲中有不同陣營、不同幫派,相互之間經常吵架罵戰,有的持續了多年,各方陣營甚至專門吸納罵戰玩家,上線就開罵。罵戰時經常使用諧音或其他字代替,以規避游戲平臺的文字檢測系統。
所謂文字檢測系統,即一些網絡游戲平臺推出的,能夠精準識別各類游戲場景中的侮辱、謾罵、詆毀,以及涉黃等內容的系統;當系統檢測到玩家有過分的言語辱罵行為時,會進行禁言、限時禁止游戲甚至封號的處理。
“為繞開這個系統,很多玩家用諧音字或代替字進行辱罵。”小李說,他曾經就這個問題通過游戲內置機制進行舉報,但未果,“游戲運營商需要游戲活躍度,不會真的下力氣去整治這一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竟然還有“罵人攻略”,也是為了規避游戲平臺的文字檢測系統。除辱罵外,一些男性游戲玩家還會在游戲對戰、交流中騷擾女性玩家,言語粗魯、低俗。
來自福建的玩家劉女士稱,她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一開始以為對方在開玩笑,后來越說越過分,這才意識到對方是在性騷擾,這令她深感不適。
在試玩一款標注“適合8歲以上”玩家的網絡游戲時,記者看到,在公共頻道發言區里,一些發言低俗、猥瑣。有網友稱,自己對此進行了舉報,但沒有任何效果。
“網絡游戲環境堪憂,該出手整治了。”多名受訪玩家如是說。
人格權延伸至網絡
辱罵賬號一樣違法
網游世界里為何充滿罵聲?
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甄景善認為,這既是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反映,玩家隱藏在網絡里,說臟話、罵人等成本很低,往往不會受到任何負面影響;也是人們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舒緩壓力、宣泄情緒的一種出口;同時,也有一些游戲開發者為了增加游戲“黏性”,激發玩家爭強好勝、逞兇斗狠的特性而故意為之,或放任這一現象。
“現階段,對于網游中辱罵他人等問題的處理,往往依賴于游戲開發者、管理者的內部制度,處理方式也通常是技術手段,包括采取禁言、封號、屏蔽關鍵字等方式。”甄景善說,但如果罵戰升級,影響到現實生活,或侵害了現實中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辱罵者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麗紅說,游戲本是用來讓人放松的,但充滿戾氣的網絡游戲環境顯然與此背道而馳。玩家動不動就開罵,是因為覺得有網絡的屏障,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網絡游戲平臺的懲罰機制也不完善、不嚴厲。
有玩家提出:“我罵的不是具體人,而是虛擬角色、賬號,難道這也違法?”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按照民法典規定,現實中的人有人格權,而其游戲賬號實際上是人格權在網絡中的一個延伸,所以,辱罵他人賬號及虛擬角色,可以理解成對現實生活中他人人格權的一種侵犯。“根據民法典規定,游戲賬號和網絡昵稱等,比照姓名權進行保護。”
還有玩家稱,被罵后自己難受了很多天,但維權是個難點。去法院起訴,不僅需要獲得對方的個人信息,還要及時留存相關證據,訴訟費時費力,也未必能得到一個自己想要的結果。
凈化網絡游戲環境
平臺切實負起責任
如何凈化網絡游戲環境?
在馬麗紅看來,一方面,網絡游戲運營商應該繼續完善監督懲罰機制,另一方面,從游戲內容出發,引導玩家在團隊游戲中多協作溝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朱杰律師說,玩家在網游中辱罵他人,情節嚴重的,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乃至刑法,進而受到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因此,凈化網游環境的關鍵,在于真正落實法律規定,讓違法犯罪者付出代價。同時,游戲平臺也需要負起監督責任,完善措施,對破壞網絡游戲環境者進行懲戒。
“從游戲平臺來說,除了設置關鍵詞進行屏蔽外,對于一些諧音但是指向明確的辱罵性詞語,應當提供舉報渠道,進行人工審核。”朱杰說,認定為辱罵或網暴行為的,應當進行封號、禁止本人實名再注冊等處罰。如果給受害者造成嚴重傷害的,游戲平臺應當擔起責任,主動為受害者提供證據、幫助受害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游戲玩家中,不少是中小學生。“目前許多游戲的受眾是未成年人,雖然游戲平臺有實名制和防沉迷措施,但都可以繞開。充滿戾氣的網游環境,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朱杰說。
對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謝連杰建議,游戲平臺應加強對聊天內容的管理,設立專門的舉報渠道,對不良言論及時、快速處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家長應對未成年人加強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網絡游戲,樹立正確和健康的言行。
針對言語騷擾女性玩家的行為,馬麗紅認為,通過網絡不雅文字騷擾他人,即使沒有實質性的觸碰也可能構成性騷擾,這是違法行為。
“針對未成年人進行性騷擾危害嚴重,雖然并非現實的身體接觸,但足以對未成年人造成身心傷害,會影響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性觀念,影響甚至可能持續一生。”馬麗紅說,應該健全預警提醒機制,全面完善處置報警機制、維權機制,共同治理這一問題。(來源:法治日報)
標簽:
- 01 福建福州往返臺灣地區航線5月22日起正式復航_全球今熱點
- 02 外交部:G7對發展中國家口惠而實不至 并非新鮮事
- 03 金橋信息漲9.99% 三個交易日機構凈買入5476萬元
- 04 快播:數說中亞丨土庫曼斯坦:對華貿易不斷增速
- 05 “校中廠”“訂單班”全面開花 技能人才就業質量提升|天天視點
- 06 新疆尉犁縣民眾播種忙 逾160萬畝羅布麻扮靚塔克拉瑪干沙漠
- 07 天天熱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俗語_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 08 車訊視點:汽車行業輿論環境亟需凈化|環球關注
- 09 預計未來三天我省北中部多分散性對流天氣;太原5月18日有小雨 最高溫度27℃, 雨水緩解炎熱!
- 010 正面挑戰微軟!谷歌宣布將推出AI寫代碼功能 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