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修復海昏侯貼身寶物 千年珍品再現華光
圖為本次修復的部分文物。 南京博物院 供圖
(資料圖片)
中新網南京6月7日電 (記者楊顏慈)由南京博物館主持修復完成的15件漢代海昏侯主棺玉器6日下午集中亮相。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量“粉碎性骨折”的精品文物,經過文保專家近半年的努力,恢復了昔日“容貌”再現華彩。
在南京博物院內,有一個“文物醫院”。文物“醫生”們把剛修復好不久的15件玉器小心地放進錦盒里。兩千多年過去,這些玉器依然瑩潤通透。而這批玉器的主人,正是海昏侯劉賀。
圖為本次修復的部分文物。 南京博物院 供圖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副所長田建花介紹,海昏侯墓曾入選2015年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這批玉器是海昏侯劉賀內棺的殮葬玉,共13件玉璧,2件梯形玉飾。
文物修復經過了清潔、粘接、填補、修飾等多道工藝程序,在確保文物本體安全的前提下達到“無痕修復”的效果,盡可能恢復文物原貌。
記者了解到,本次修復是受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委托,由南京博物館執行。田建花介紹,2022年11月,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請南京博物院對劉賀墓內棺的殮葬玉進行修復研究,這也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第一次開展玉質文物修復項目。
圖為本次修復的部分文物。 南京博物院 供圖
記者了解到,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復始于20世紀50年代,多年來文物修復工作幾乎沒有中斷過,傳承有序的基礎上技藝不斷精進。20世紀80年代以來,將科學研究貫穿于保護修復全過程是南博文物保護的特色,傳統和科技的融合,讓修復技藝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本次的修復中,碎裂、變形的玉體成為“常態”。最嚴重的一塊玉碎成了60多塊碎片。
圖為本次修復的部分文物。 南京博物院 供圖
由于工程巨大,難度很高,南博派出了最強的文物修復團隊。南博專家對玉璧本體、病害及殘留物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檢測,對玉璧材質、結構和蘊含的微量元素的分析,有助于探索玉器局部鈣化的原因,也能服務于下一步玉料來源的研究。
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員介紹,在保護修復方面,團隊人員科技分析結合保護修復經驗,根據其病害,對每件玉器制定了針對性的技術路線和措施,并由經驗豐富的修復師精工細作完成,最終呈現出了優質的效果,為此類文物的保護修復和研究提供了經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
- 01 天天精選!港交所:未來內地投資者或可經“港股通”買賣人民幣柜臺證券
- 02 中石油北京項目管理公司:胡繼勇被免職并接受紀委核查
- 03 【全球快播報】犬人文言文翻譯_犬人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 04 手機問題:努比亞Z30pro支持NFC嗎
- 05 環球速遞!618哪款千元機值得買?4年流暢不卡頓,OPPO K11x配置均衡價格實惠
- 06 世界關注:日常出街學博主這樣穿,減齡清新不出錯,回頭率超高,高級感滿滿
- 07 2021年高考檔案狀態怎么查(高考考生檔案狀態查詢)-天天新消息
- 08 天天最新:券商今日金股:7份研報力推一股(名單)
- 09 (經濟)江蘇出臺14條措施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 010 科技助力奔跑的“三夏” 高效智慧節本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