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農人” 繪出鄉村美好藍圖
走進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保安村獼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獼猴桃種植基地,滿眼翠綠,工人們正在果園里疏花、摘心……整個果園充滿忙碌而活躍的氣息。“每年五六月是我們最忙的時期,做好了前期的建設工作,才能降低后續的抹芽工作。”獼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剛說。
(資料圖)
楊剛獼猴桃事業能發展得紅紅火火,都緣起于最初的夢想。
放棄“鐵飯碗” 返鄉當起“新農人”
楊剛是一名“85后”,2011年碩士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果樹專業,一畢業就接到了瀘州市農業局的免試直招,面對觸手可及的“鐵飯碗”,他放棄直招名額,毅然投身于獼猴桃的甜蜜事業中。通過多方了解,楊剛發現我國獼猴桃進口量全球第一,每年進口額超過50億元,國產獼猴桃價格卻不到進口獼猴桃的五分之一,而中間的差異就是獼猴桃的品質。自此以后,種出品質優良的獼猴桃便成為了他的夢想。說干就干,楊剛迅速投入到獼猴桃研發中,他到國內獼猴桃種植技術領先的企業任職,多次到新西蘭、韓國等地學習獼猴桃種植技術,苦練“內功”打算為自己的獼猴桃事業闖出一片天。
2017年,納溪區實施“回引工程”,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優惠政策。豐樂鎮有關負責人了解到楊剛的情況后,多次與他一起到保安村“玉燈坪”勘察。玉燈坪位于山頂,光照充足,土地平整,交通也十分方便,特別適宜發展獼猴桃。楊剛最終決定回鄉創業,在鎮黨委的協助下流轉了50畝土地,就這樣開啟了他的職業農民創業之路。
獼猴桃“研發客”成了“教培人”
2018年,楊剛的獼猴桃基地熱火朝天地興建了起來,在培育獼猴桃的同時,他一直沒有放棄研發,在科技突破上持續用功、潛心鉆研、最終突破多項技術難關。他自主研發了新型打藥設備連接方式和獼猴桃高藤牽引技術,申請了新型實用專利。同時,也正在申請包沙嫁接這一發明技術專利,力爭把大樹獼猴桃傷流期嫁接成活率從60%提高到95%以上。2021年,楊剛申請到瀘州市科技項目資金11萬元,用于開展水楊桃抗水淹砧木的研究,解決了四川多雨死樹的問題。
通過多年的摸索,楊剛認為現有的經營模式已經不適合新型農民,因此他將獼猴桃基地的商業模式定為以技術輸出為主線,有機地將種苗、鮮果銷售結合起來,通過網絡授課開展微信會員收費培訓,在全國范圍內培養技術人才,最終實現了以技術帶基地,基地帶產業的有機循環。
做好“頭雁” 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返鄉創業取得成績后,楊剛加入了豐樂鎮鄉聯會,“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他想把自己的夢想實現在助力村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路上。
楊剛創立的公司每年向保安村集體經濟有限公司支付管理費,帶動村集體經濟有穩定收益。同時,還給前來務工的農戶額外分紅,累積的分紅甚至超過基本工資,為周邊50余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在研發培育產業的同時,楊剛還主動將科學、成熟的種植技術進行推廣。他把課堂講到田間地頭,給村民“開班補習”,面對面講授知識、答疑解惑、手把手教操作。村民們認真聽、仔細記、上手練,很快掌握了操作技術和相關知識。同時,在抖音等平臺上開展實時課程直播,村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課程回放、進一步擴大了技術培訓范圍。創業5年來,楊剛累計召開技術培訓30多期,帶動82戶農戶種植獼猴桃1900多畝,產值達2000多萬元。
現在,楊剛研發的獼猴桃種植技術實現畝產突破5000斤,果實含糖量和貨架期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的培訓帶動全國各地數千名獼猴桃種植戶用科技走上增收路。楊剛,這名新時代的“新農人”和當地群眾同心繪出一張鄉村振興美好藍圖。(記者 戚原 通訊員 蔣林志 邱滟茹)
標簽:
- 01 觀點:即將發布全球車型,哪吒汽車參加9月慕尼黑車展
- 02 世界今日訊!港股異動 | 美蘭空港(00357)跌超4% 海南旅游進入淡季 客流下滑明顯
- 03 經參數說丨16.77萬億元!細看中國外貿成績單,這些亮點不容錯過→
- 04 民族品牌指數收跌0.84% 長電科技上漲6.67%|世界熱資訊
- 05 世界觀天下!漣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47項認證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 06 世界微頭條丨6月7日基金凈值:易方達瑞富靈活配置混合E最新凈值1.301
- 07 新時代法治服務站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動能”
- 08 蘇利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6億元 去年初發可轉債募9.57億
- 09 微資訊!高測股份:目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務硅片價格保持穩定
- 010 理想汽車北京順義工廠最早7月投產?官方回應:確實在積極準備中 全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