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說說諸葛亮

            2023-08-24 12:51:42來源:下士聞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諸葛亮不吐不快。諸葛亮作為一代賢相,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一致贊譽。尤其是三國演義成書且被改變為評書和戲劇之后,在民間大眾中廣為流傳,其對漢家的忠誠和料事如神,尤其在是對戰爭中經常預判了敵人的預判的本領被一代代傳頌。

            但是對歷史和民間傳說了解的越詳細就越會發現其中大量自相矛盾的地方。包括《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也說軍事指揮是其短板。他的長處是治國,蜀國被其治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從其六出祁山卻無一建功來看,似乎也驗證了陳壽的說法。對于戰爭,這種真正的國之大事,在其短短的幾十年居然發動了六次大的戰役,在其死后又讓其繼任者發動十幾次的挑釁,不知道他到底是想治理好蜀國,還是想著讓蜀國早點完蛋。這種頻繁的窮兵黷武也說明其從未將蜀地當做自己的大本營來進行經營,僅僅作為暫時棲身之地,時刻未忘北伐,回到中原。他這樣的惡果也造成蜀地本土人氏的離心離德。鄧艾超小道僅憑幾千人到達成都城下之后,蜀地大臣和百姓就直接投降了,此時的姜維在漢中還有幾十萬大軍。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七次伐魏皆遭敗績,而魏國僅僅發動兩次攻蜀的戰爭(第一次還因為天降大雨,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魏國的統帥和蜀國的統帥誰更高明,不言自喻。

            諸葛亮是以其隆中對打動劉備從而出山的,隆中對有個重要的戰略那就是,占據荊州和蜀地,經營數年后,從兩地同時出兵北伐,一戰而定中原,從而恢復漢家天下。在劉備占據西川,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此時戰略的基礎已經形成,但是奇怪的是,在關羽多次北上攻打曹操的時候,在成都的劉備和諸葛亮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倒是關羽的北上屢屢獲勝,使得曹魏朝野震動,幾乎要將都城從許昌遷往更北的鄴城。此時如果劉備也從成都北出漢中,直逼長安,局勢可能還真的不一樣了。可惜,足智多謀如諸葛亮也只是看著關羽自己干,戰略戰術上一點也幫不上忙,反而使得關羽北上,荊州空虛,被孫吳偷襲,導致三國初定,蜀國就丟失了重要的地盤,還搭上一員大將。

            魏國在曹睿即位后,當初的蜀漢降將孟達不受信任,萌生了再次歸降蜀漢的想法,并與諸葛亮書信聯系,此時諸葛亮居然沒有做任何的響應,僅僅回了一封信,囑咐其小心風聲漏出去從而招來殺身之禍(司馬懿當時在南陽駐守),孟達回信說其多慮(可見孟達也并不信服諸葛亮的計謀)。從而再失兩路北伐的大好時機。不知道當時諸葛亮初見劉備時侃侃而談的,“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之計安在?

            關羽被東吳斬殺后,劉備準備東伐孫吳,給關張二弟報仇,名義上是報仇,實則也是繼續執行諸葛亮的最終兩地北伐的策略,因為荊州已丟,那就直接把東吳納入麾下,到時候也一樣能夠兩地同時北伐,卻不知道為什么諸葛亮百般阻撓,甚至也沒有跟著劉備一起去攻打東吳。實際上,劉備攻打東吳的策略絕對是正確的,因為劉備戎馬一生,各地漂泊,對全國都很了解,尤其是在他占領西川卻丟了荊州之后,發現單憑西川一川之地,妄想北伐成功無異于癡人說夢。有數據可以佐證。據三國志記載,當時蜀漢人口94萬,東吳230萬,曹魏443萬,那個時候,人口就是競爭力,人口多實力就強。蜀漢和東吳加在一起都不一定是曹魏的對手,何況只有蜀漢自己呢?

            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后,在白帝城托孤,說劉禪能輔則輔,不能輔可取而代之,應該不是一句試探之語,劉備心死矣,劉備英雄一世尚不能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連一個小小的東吳都對付不了,他的兒子及其后繼者估計更沒有可能了。因此誰來做蜀地之主已經無所謂了。

            諸葛亮在治國和治軍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無一不是親自管理,連司馬懿也說他“食少而事繁,豈能久乎”,這樣導致的惡果其實是,發揮不了將帥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工作沒有積極性,就照著丞相安排的做就行了。第二就是培養不了人才,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總管蜀國人才,大部分還是劉備時期的帶出的老人,本就人才缺乏,還要讓魏延和楊儀互相殘殺,諸葛亮之過大矣。

            用一句話評價諸葛亮:大事糊涂,小事精明再合適不過了。

            標簽:

            上一篇:新材料研發商“中微納維”獲千萬級天使輪投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