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善用時間》第三章:以道御術
時間管理主題閱讀
【資料圖】
這周的要點是利用A4紙工作法,利用清單進行記錄排程。記住:三問,四D,兩分類。
書籍介紹書名: 《善用時間》 作者:葉武濱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是基于教練對話+小組會實踐+ 錦囊指引+導讀文章的形式,以群體化學習的實踐故事為主線,展現了8位主人公,在90天的游戲中,是如何使用時間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來讓自己的生活發生變化,并讓大家在他們的人生故事中,領悟時間的奧秘和人生的真諦,進而跟隨主人公一起來踐行時間管理。思維導圖
01
教 練 對 話以道御術愿景三角形包括愿景、關注、項目。
愿景可以理解為縱坐標,縱坐標是未來,未來讓我們知道人生要去的方向,我們要到達的地方。
要實現愿景需要較長的時間,要走較遠的距離,所以愿景的落地需要關注和項目這兩個工具,讓人時時刻刻能夠看到整體的效應。
愿景三角形是對我們人生方向的把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如何走好當下,從而實現美好的愿景呢?這時我們就需要行動三角形。
行動三角形是基于當下的橫軸管理,三個步驟:收集、整理、檢視。
如果只有愿景三角形,沒有行動三角形,那么一切都是空談,而如果只有行動三角形,沒有愿景三角形,那人就會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只有將兩者有效結合,我們才能真正讓時間為自己所用。
02 每周檢視要點第三周檢視要點1. 你所收集的雜事是否都添加了上下文和截止時間?比比各自行動清單的數量,秀秀自己的成果,體會給你帶來的效能,原則上超過兩分鐘的事情都必須進入易效能收集系統。
本周的重點是研究如何隨時收集雜事,全面大規模收集雜事工作已經進入尾聲,未來需要多多練習的是隨時收集雜事,集中找時間加工成為行動。
2. 嘗試印象筆記創建新的筆記本和標簽
本周小組討論會中,小組成員提出了番茄工作法、吃青蛙、倒計時,還有把想做的和不想做的事做一個交換,這在孩子寫作業時非常有幫助,比如玩10分鐘游戲,再寫10分鐘作業。
組員們學習狀態熱情高漲,真正的幸福就是每天朝著自己目標不懈努力。
03
導 讀 文 章
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簡單的說就是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定為25分鐘,然后全神專注于該任務,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鐘響起,哪怕工作沒有完成也要定時休息,5分鐘之后,再進入下一個番茄鐘時間。 番茄工作法以25分鐘的短期迭代為節奏,幫助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休息時安心休息,工作時一心一意。番茄鐘為什么可以幫助我們專注當下呢?
1. 連續的時間給人的感覺時間是無限的,但番茄鐘時間(倒計時)給人的感覺是時間是有盡頭的,有節點的,是完全可以被消耗完的,這種感覺給人以壓力,緊迫感,從而自覺提高工作效率。 2. 可以給人帶來不斷成功的自信感。番茄時間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小塊一小塊的,衡量成功與否,不是工作有沒有完成,而是是否全神貫注地投入這25分鐘里。 3. 能夠讓人勞逸結合,保持大腦高效運轉和思維敏捷。 吃掉三只青蛙美國有一句諺語:如果你每天早上醒來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的話,那么你就會欣喜地發現,在接下來的這一天里,再沒什么比是比這個更糟糕的事情了。
那“青蛙“就是最重要但是又有些棘手,甚至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當我們面對任務時,首先要抵制住先易后難的誘惑,時刻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決策就是”決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吃青蛙的三個原則:
1. 早起吃一只
2. 如果你必須吃掉兩只青蛙,那么要先吃那只長得較丑陋得,也就是應該先處理較重要的那一件事。
3. 如果你必須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即使你一直坐在那里盯著它看,也無濟于事。我們應該做的是義無反顧地去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
04 個 人 踐 行我的第三周踐行總結①練習使用A4紙工作法
“A4紙工作法”承接月表內容,對接兩周內的彈性事件。執行時,要先看周表完成日歷事件后,再看A4紙工作法。
彈性事件不一定要馬上完成,而是根據情境靈活、批量完成或委托,且不局限在今天。
②練習用清單工具排程
在這周1TodoS的使用中,養成了先記錄的習慣,有時間再排程。
牢記:三問,四D,兩分類。
三問:
要不要做?
預期的結果是什么?
行動的第一步是什么?
四D:
可以不做的,就刪除;可以推遲、委托他人的,就推遲、委托;剩下需要做的事情,就立刻行動。
兩分類:
那些事先計劃好的、擁有明確截止時間的重要事件放在日歷中,那些不太緊急,沒有固定截至日期的事件,分類放到清單中。
③ 錦囊班會導圖
— END —
易效能?時間管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