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千億GMV目標?抖音的外賣業務仍在繼續 全球快報
自2022年以來,抖音生活服務布局外賣業務的節奏就已明顯加快,并且投入的決心和力度也相當大。不僅與餓了么達成合作,以小程序的方式在App內提供“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服務體驗,還與達達、順豐同城等服務商合作推出餐飲配送服務“團購配送”,支持立即配送、先囤后約兩種消費方式。
今年早些時候更是有消息稱,抖音生活服務今年的GMV(交易總額)目標接近4000億元,其中外賣業務為1000億元。但在近日有消息源透露,在外賣這條賽道上,抖音方面似乎要開始“減速”了。
(相關資料圖)
日前據《晚點LatePost》的相關報道顯示,抖音外賣方面或已放棄今年1000億元GMV的目標,同時該團隊下半年最看重的指標也不再是GMV,而是轉為嘗試用更多的方式跑通業務流程。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在順豐同城、達達等第三方配送服務商之外,還將借助更多服務商之力做完善履約體系。
據相關服務商透露,目前其已收到抖音到家團隊的邀請,參加抖音外賣業務的培訓,主題之一便是 “星火燎原,點亮團購配送新時代”。而在此前,抖音與服務商的合作僅停留在拓展到店業務上。
千億GMV目標中止,抖音外賣或已認清現實
截至目前,雖然抖音外賣方面尚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但這樣的消息傳出其實并不令人意外。要知道,即便抖音要做外賣的意圖近年來幾乎是人盡皆知,但客觀來講,抖音的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
即便拋開2021年就開放測試,如今已沒有了聲音的“心動外賣”,自今年以來,關于“抖音外賣將在全國大規模上線”的消息也不時出現,但無論是哪個時間點,最終都以官方辟謠收尾。而這樣的煙霧彈背后,則或許是抖音寄予厚望的“團購配送”難堪重任。其與餓了么的合作雖然已經走出首站南京,但對于意圖打造自身外賣業務閉環的抖音而言,顯然不會滿足于此。
此次據《晚點LatePost》方面援引相關消息源透露的信息顯示,抖音外賣放棄今年1000億GMV這個目標的原因,主要是上半年的業務進展未達預期,如果要繼續完成原定目標,下半年的GMV至少要超過900億元,而這顯然難以實現。
從單量來看,據悉抖音外賣1-3月的日均單量僅維持在1-2萬單,雖然4月下旬和5月的日均單量曾一度超過10萬,但這可能是受到了五一假期前夕、受用戶屯預售券的習慣,以及平臺補貼政策的影響,更何況目前單量也已再度回落。
雖然對比過去,抖音外賣可以說是有所起色,但比起這個賽道的頭部平臺,這樣的成績顯然并不亮眼,畢竟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日訂單量峰值已經超過了6000萬單。
那么為什么抖音一向習慣的“大力出奇跡”打法,會在外賣業務上失靈呢?究其原因,可能是圍繞內容生態,抖音雖然是有著源源不斷的公域流量,也為其嘗試不同的業務創造了一個好的基礎。就如同興趣電商的邏輯一般,憑借流量和算法分發的優勢,抖音對用戶注意力和內容消費有著更強的把控力,可以做到“貨找人”,從而與美團等外賣平臺的“人找貨”形成差異化。
但問題在于,抖音至今仍沒能有效解決運力這一大問題。目前雖然其已與多家第三方服務商達成合作,但在高峰時期可能依舊是杯水車薪,而且由于并非自有配送團隊,也使得抖音外賣在運力調配上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武漢市城區為例,同樣是2公里左右的配送距離,美團外賣通常可以在半小時內送達,而抖音的“團購配送”則需要50分鐘、甚至以上的時間才行。這對于已經經過頭部外賣平臺多年市場教育、形成了“30分鐘送達”心智的用戶而言,顯然還不太能接受。
抖音方面或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以“團購配送”命名外賣業務、而非“外賣”二字就不難發現,現階段其并沒有試圖在配送時效上與美團等頭部平臺展開競爭。雖然這種策略幫助抖音在外賣賽道撕開了一條口子,但相比日常的三餐,大多數用戶對于價格相對較高的團購套餐顯然沒有太多“剛需”,所以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抖音外賣訂單量的快速提升。
考慮到平衡第三方配送成本的問題,抖音外賣即使是想主動拉低客單價可能也并不容易。事實上,用高客單價分攤配送成本的邏輯如果放到更強調低價、即時性的外賣市場,或許本就不太合適。
因此在運力供需不匹配,以及第三方運力成本相對高昂的情況下,抖音外賣暫時還沒能走出核銷率低、客單價高,但頻次低、業務范圍無法突破等困境。
對于抖音來說,最優解或許是建立自己的配送體系,但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今年3月舉行的字節跳動11周年年會上,該公司CEO梁汝波曾明確了未來一年要以電商、信息平臺為核心的戰略,其中似乎并沒有出現外賣的身影。
此外,目前整個互聯網行業降本增效的風潮依舊還在繼續,抖音顯然也不例外,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抖音自建配送體系的可能性并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抖音外賣將重心轉向用更多方式跑通業務流程,例如借更多本地生活服務商之力來做配送,也就不奇怪了。
更何況,即便抖音外賣業務的相關信息總是半遮半掩的出現,但顯然已經引起了美團方面的重視。自今年以來,美團不僅在包括抖音“團購配送”試點的北京、上海、成都在內的20多個城市,上線了團購配送業務,還開始在內容建設和直播領域發力,并將每月18號的神券節營銷活動與直播結合起來,采用直播間售賣外賣商品券的方式來打造直播IP。而這些舉動,也被外界認為堪稱是全方位包抄抖音外賣業務。
要知道不只是運力,無論在商家數量、還是用戶的使用習慣上,抖音外賣想要能沖破美團的護城河,顯然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做到的事情。如此一來,在被如此強大的一個競爭對手“盯上”后,抖音外賣也就不得不“慢下來”,好好想一想后面的路要怎么走了。
外賣這塊蛋糕雖然難啃,但抖音顯然還不會放棄
然而即便有諸多挑戰擺在面前,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抖音暫時還不會放棄外賣業務。并且就在日前“抖音外賣業務已放棄今年達成1000億元GMV目標”這個消息傳出不久后,就有信息顯示,抖音方面已在App中內測試獨立的外賣服務板塊,還打造獨立的外賣“入口”及“商城”。而這也是其首次將外賣作為獨立板塊,呈現在抖音App中。
據悉,外賣服務的入口位于抖音App首頁的同城Tab中,與“附近美食”、“休閑娛樂”等并列,用戶點擊后即可跳轉至外賣商城。并且為了更好的幫助用戶進行篩選,外賣商城中還設有“智能篩選”功能,可從銷量優先、速度優先、距離優先和配送費最低等維度,來進行商家排序,也可以通過美食分類排序。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商城內的搜索框進行搜索,精準定位到外賣商家或商品。
固定、且獨立的入口出現,無疑是抖音外賣跑通業務的一次重要嘗試。除了能夠增加更多的曝光外,此舉還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號,那就是抖音外賣可能也會效仿抖音電商,在“貨找人”模式之后,擁抱“人找貨”。不難發現,如今抖音外賣似乎已經不再著眼于一時的GMV,而是開始重新審視業務模式,從重效果轉向重突圍能力。
其實即使沒有外賣業務的獨立入口和外賣商城,也不妨礙抖音不會放棄外賣業務這一推測的成立。如今對于外賣之外的其余到家場景、乃至整個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抖音一直在不斷進行嘗試。
例如日前就有消息顯示,抖音方面正加快上門到家服務業務的布局。而在更早前,抖音的即時零售服務“小時達”也擴大了測試范圍,試點城市由深圳、廣州等城市,擴展至武漢、天津等地。并且此前美團方面已經證明,外賣不僅是個剛需性強、高復購的萬億級市場,同時也是想做好本地生活服務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
更進一步來說,即使是出于抖音的整體戰略考量,即成為用戶在移動端的萬能入口,外賣這個絕對的高頻需求顯然也不能放棄。而一旦解決了運力問題、跑通了業務流程后,抖音外賣業務或許就能正式走向大眾面前、走上這個牌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標簽:
- 01 《鐵路機車車輛鳴笛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辦法》6月15日起施行|熱聞
- 02 環球快資訊丨蔚來否認將與奔馳共享換電站
- 03 快資訊丨聊城市基層公務員面試名單公布
- 04 洪都拉斯各界關注洪總統訪華 期待加深中洪合作
- 05 多地進入現蕾期 新疆棉要豐產這樣打好基礎→ 世界新要聞
- 06 全球快訊:體驗35萬最值得買的家用SUV 蔚來全新ES6只有一個缺點?
- 07 2022年度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情況公布 醫保基金合理使用取得積極成效
- 08 Ping32文檔透明加密為您的數據提供強大保障
- 09 每日頭條!5月合資SUV銷量榜:本田CR-V拿第一,神車漢蘭達沒上榜?
- 010 “加量不加價”,一汽-大眾推出“ID. CROZZ ACTIVE樂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