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科普|柳花飛梧桐絮,亦無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您了解多少?

            2023-08-03 15:32:31來源:東方網

            過敏性鼻炎,又名變應性鼻炎,主要癥狀是突然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且反復發作。變應性鼻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我國人群患病率約在10%-30%,也就是說,每10人就有1-3個患上過敏性鼻炎,總患病人數約有1-4億。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原理與人體內長期存在的某種特異性抗體有關。簡單來說,就是一些人對某些東西過敏,當他們接觸到這些過敏原時,身體會產生一種叫IgE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附著在身體細胞上,讓身體變得很敏感。如果再次接觸同種過敏原,就會引發一系列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等。臨床上,我們把一年四季均發作的叫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僅在固定季節中發作的叫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前者主要由屋內灰塵、螨蟲、霉菌及棉絮等引起,后者主要由花粉引起。過敏性鼻炎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查才能和其他類型的慢性鼻炎區分開來。因部分癥狀類似,經常會被患者誤認為是感冒或者急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和感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臨床上有很多區別。


            【資料圖】

            第一,兩者的癥狀不同。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腔局部的癥狀,常以反復打噴嚏,鼻子癢,大量的清水鼻涕,鼻子不通氣,嗅覺下降等相關的癥狀為主, 一般沒有全身不適。感冒又稱為急性鼻炎,患者除鼻部癥狀外,常伴有全身不適,例如部分患者還會有咳嗽、嗓子疼等不舒服。病變嚴重的時候,患者可以出現發熱、頭暈等全身肌肉酸疼的表現。

            第二,兩者臨床體征不同。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腔黏膜蒼白、水腫, 感冒的時候患者可以出現鼻腔內大量膿涕,鼻腔黏膜以充血腫脹為主,還可以出現咽部充血、扁桃體充血等相關的表現。另有部分感冒患者可以出現支氣管炎和輕微的肺炎等相關的癥狀。

            第三,兩者的治療方法不同。過敏性鼻炎主要是應用鼻噴激素以及抗組胺的鼻噴劑進行噴鼻治療,同時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藥物進行治療。而感冒患者則主要是對癥治療,鼻腔局部也可以適當的用鼻炎的藥物進行治療。總而言之,感冒和過敏性鼻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臨床上不管是從癥狀查體還是治療方面都不相同。

            過敏性鼻炎一般不會自愈。病情發作后,如果患者在短時間內遠離了過敏原,在自身免疫系統的調理功能下,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可能會暫時自行緩解,但這并不是病情自愈的表現,當患者再次接觸過敏原后病情仍會復發,所以臨床上針對過敏性鼻炎患者發病期間建議積極使用藥物抗過敏治療,必要時可通過脫敏療法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臨床上有一些患者長期用藥,治療效果也不甚理想,其主要是因為該病發病取決于患者的過敏體質和過敏原,過敏體質與遺傳相關,難改變,也不可能根除外界過敏原。因此,目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目標是達到并維持臨床控制。此外,過敏性鼻炎的使用藥物不規范的現象,也是導致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鼻用激素使用的誤區十分重要。

            誤區一:不按療程服藥

            對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可在發作季節前2周開始用藥,理論上用藥時間應覆蓋整個發作季節。對于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理論上需要持續用藥。持續治療對過敏性鼻炎的長期控制效果明顯優于間斷治療。過敏性鼻炎炎癥持續存在,即存在黏膜最輕炎癥持續狀態,所以不能自行停藥。(當患者接觸較低劑量過敏原時,即便不出現任何臨床癥狀,但會引起鼻黏膜內炎癥,當接觸高于這一最低劑量的過敏原時,會引起更加劇烈的炎癥反應和癥狀)。服藥依從性下降會導致病情反復,過早地停藥會帶來療效不佳,甚至造成耐藥,須遵醫囑,不能只是按需服藥,要規范用藥。以鼻噴激素為例,我們一般建議患者至少連續用藥2-4周在癥狀完全控制后,逐漸減量維持。例如,癥狀控制后患者可以間隔一天使用藥物,觀察兩周,如果癥狀控制良好,就改為隔兩天使用,再用兩周如果癥狀仍然控制滿意就可以改為隔兩天使用,依次遞減,減到最低維持劑量后持續用藥,總之用藥原則就是以最小的藥量控制癥狀即可。

            誤區二:只治不防,不知道過敏性鼻炎能提前預防

            花粉過敏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可在花粉季前進行預防治療。我國 2022 年過敏性鼻炎指南指出:對于花粉過敏患者,推薦在致敏花粉散播前進行預防性治療,有利于癥狀控制。

            誤區三:是藥"三分毒",不知道鼻用激素正確使用安全性良好

            鼻用激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局部作用于鼻腔,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目前臨床中使用的大多數鼻用激素對兒童生長發育無顯著影響,因此患者可以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方法長期使用鼻噴激素,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雖然目前臨床中絕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經過規范的藥物治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對于這部分患者還可選擇手術治療,目前過敏性鼻炎療效較為確切的一種手術術式是翼管神經切斷術。這一術式自首次提出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近年來隨著鼻內鏡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解剖研究的深入,已逐漸走向成熟并被患者接受。

            翼管神經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組成的自主神經,其神經纖維廣泛分布于鼻腔黏膜,控制著鼻腔血管舒縮和腺體分泌。近年研究發現翼管神經在過敏性鼻炎發病的神經免疫機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切斷翼管神經可以阻斷鼻腔血管的擴張和腺體分泌,從而緩解鼻塞、鼻癢、噴嚏和流涕癥狀,達到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作用。

            翼管神經切斷手術適應證包括:已接受規范的藥物治療但仍效果不佳的難治性過敏性鼻炎患者;需要備孕等不適宜長期用藥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嚴重鼻中隔偏曲,表現持續性鼻塞、頭痛等癥狀,以及合并有其它難治性狀況的患者。這些患者可在專科醫生評定后進行手術治療。

            翼管神經切斷術對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方面,絕大多數患者術后癥狀都較術前顯著改善且療效持續。淚液分泌減少是翼管神經切斷術最常見的并發癥,這主要是因為翼管神經含有支配淚腺的神經纖維,神經切斷后影響淚液分泌所致。但因人體淚液分泌受多種機制調控,所以翼管神經切斷對淚液分泌影響有限,因此絕大多數患者術后并無不適,即使出現患者的不適癥狀也多會在數月內消失。此外,鼻后神經阻斷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也已被證實對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療效,患者可以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健康從科學理性地認識疾病開始,讓我們不偏聽、不盲從,積極樂觀地面對環境和生活帶來的挑戰。

            作者:趙可慶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標簽:

            上一篇:逆水寒手游閑云野鶴任務完成攻略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