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科技研發鍛造雨花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3-09-01 09:49:15來源:華聲在線

            雨花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人工智能及傳感器(含數控機床)“一主一特”產業定位清晰。


            (資料圖)

            歐陽倩 楊大黎 成雨景

            300項——這是長沙雨花經開區比亞迪純電動客車擁有的專利數量。這個全球首款一級踏步低地板純電動公交,搭載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席卷海外市場。

            坐落于雨花經開區的申億精密高端裝備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廠,主攻裝備用高性能緊固件開發及產業化。

            500T——這是雨花經開區企業申億精密螺栓專用力學試驗機的最大拉力,拿下“全省首臺”“全省唯一”等榮譽,可用于大規格螺栓全套力學性能測試。

            雨花經開區堅持“人才興園”理念,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圖為曉光模具率先創立的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1500MPa——這是雨花經開區企業曉光模具研發的“超高強度鋼智能梯級熱成型”技術已突破的最高抗拉強度,打破了長期被國外壟斷的間接熱成型技術,成為全球第二、國內唯一攻克智能梯級熱成型技術的公司。

            ……

            長沙雨花經開區,創新潮正涌。優秀人才扎根雨花,產業動能強勁迸發,科技研發強大力量在這片熱土不斷萌動、結出碩果:2022年,園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1052億元,提前3年實現首個“千億”目標。今年1-7月,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83.2%,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5%。

            助力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雨花經開區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作示范,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和科技創新高地。

            家底

            ——助力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雨花經開力量在哪里?

            長沙提出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并非一時之念,而是長期累積、醞釀培育的結果。長沙既有創新的基因,也有創新的環境;既有比較優勢,更有獨特優勢。

            雨花經開區也有著自身獨特氣質。

            ——看創新要素全球集聚力。

            雨花經開區是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綠色工業園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核心承載園區,也是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長沙市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園區。

            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以人工智能及傳感器(含數控機床)為特色產業,雨花經開區先后出臺“1+N”政策,囊括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工業地產管理辦法、風險投資基金和產業基金的支持管理辦法等,在企業創業孵化、人才集聚培養、金融體系支撐、科技創新升級等方面研究政策和完善政策。

            ——看科研人才引領力。

            人才是科技研發的第一資源。制造業人才,尤其是企業家和科技人才,直接決定產業、產品的品質。高層次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雨花經開區人才梯隊層次明晰,且集中在智能制造、生物醫療、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是培養制造業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徑。雨花經開區與曉光工匠學院聯手打造長沙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基地與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11家“一主一特”特色產業鏈企業、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汽車工業學校等11家院校簽署“終身職業教育生態聯盟”,助推協同育人工作精細化和成果導向化,促進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良性互動。

            ——看研發主體創新力。

            雨花經開區這座年輕的產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以年均30家以上的速度增長。現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6家,數量居長沙市省級園區首位,其中包括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省級小巨人企業33家。

            雁陣式科創企業梯隊在這里初步形成。如2022年,園區重點企業中輕長泰入選全國200家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國家第七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可孚醫療獲國家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長步道、長泰機器人獲批第四批湖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

            ——看創新平臺支撐力。

            科技創新平臺是園區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支撐。優化創新平臺的布局,提升創新平臺的“能級”,對于提高科技創新整體效能至關重要。

            雨花經開區集聚了長沙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大族激光研究院、中機申億檢測中心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40個。

            科技研發鐫刻在雨花經開區基因里。圖為雨花經開區轄區企業大族激光,研發人員占比30%,研究費用占比近10%。(本版圖片由長沙雨花經開區提供)

            一個個創新的平臺、開放的平臺、協同的平臺,有助于集聚資源、釋放潛力。如中機申億檢測中心承擔建設的長沙市機械基礎零部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是從研到產的“中間站”和緊密連接創新鏈上下游的重要橋梁,將為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檢測、研發與標準化支持。

            此外,雨花經開區涌現新的企業、新興產業和新型業態,以及傳統產業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等不斷轉型升級,這樣的產業變革更是為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了核心驅動力。

            載體

            ——發揮雨花經開區獨特優勢,聚力創新研發平臺引育

            圍繞長沙打造成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重要部署,雨花經開區定位清晰、路徑明晰,將搭建創新平臺載體作為提升創新水平的重要舉措,超前謀劃、積極籌備,重點推動香港城市大學(長沙)創新研究院、廈門大學長沙產業技術研究院等載體平臺進駐,積極承接舉辦各類創新設計重大賽事。

            ——這有著對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深刻領會。

            一個研究院是企業的“瞭望塔”,既包括核心技術研發,也包括戰略性前沿性研究。有沒有核心技術,關乎企業市場地位,關乎企業核心競爭;有沒有前沿性研究,考驗著區域有沒有戰略眼光和搶抓機遇意識。同時,擁有一家研究院,可用于技術研究和應用、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開發、研發自己的產品。

            以此次引進的香港城市大學(長沙)創新研究院為例。這是雨花經開區主動擁抱粵港澳大灣區的生動實踐之一。

            經前期赴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市科技局計劃與香港城市大學簽訂框架協議,在雨花經開區設立香港城市大學創新研究院,同時設立一個博士點。香港城市大學(長沙)創新研究院將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知識轉移等方面,與長沙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為實現兩地創新要素與創新人才的有機融合提供發展平臺。

            ——這也利于發揮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優勢。

            年輕人最具創新活力。抓住了年輕人,就抓住了城市的未來。“買得起房子,養得好孩子”。這是長沙給年輕人最溫暖的禮遇。

            創辦于2019年的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是目前國內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全國性學科競賽之一。每年都有200余所高校、近千支隊伍參賽。借助該賽事,省教育廳、市委組織部、雨花經開區牽頭實施本次大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座談會與“高校學子長沙行”體驗交流活動。

            這樣的賽事和交流,無疑是一封封“邀請函”。它告訴年輕人尤其是高校學子,熱情的長沙歡迎他們,充滿活力的雨花經開區期待他們。其無論是對招攬人才,還是推進校企合作,都有重要意義。

            ——這更是雨花經開區發揮產業協同、區域協作的具體舉措。

            此前,國家發改委批準華北電力大學成立了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重點在儲能安全技術、氫能和燃料電池、儲能電站及其安全經濟運行3個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園區企業湖南創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平臺共建單位之一,將建設智能制造中心實驗室和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長沙基地。其聚焦“面向中、長時存儲的熱/熱化學儲能材料、器件與裝備”中的“器件與裝備”這一關鍵技術,開展技術攻關。

            作為“2022年新型儲能十大城市”之首,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產值于2022年突破1000億元,擁有鏈上企業150家,形成了“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芯制造與組裝—儲能電池終端應用—回收再利用”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

            該中心實驗室及基地成立后,雨花經開區將立足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基礎,為全國儲能器件的智能制造與儲能智能裝備提供技術支持。

            落實

            ——抓落地、抓主體、抓服務,完善科技研發生態體系

            路徑已明,首要之義是抓落實。

            ——抓落實,就要抓好落地。

            從6月份以來,園區上下圍繞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進行自我梳理、調查研究。雨花經開區有什么,差異化發力的重點在哪里,未來的方向在哪里……園區班子成員南下北上,前往北上廣深等城市取經;分組調研,用腳步丈量園區;聽取企業、員工意見,推出“組合拳”舉措。

            雨花經開區組建專班,全程服務平臺引進項目。“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強烈的效率意識根植于雨花經開人心頭。實情在一線掌握、工作在一線調度、問題在一線解決,迅速推動項目落地。

            ——抓落實,要抓好創新主體。

            企業與人才是研發創新的重要主體。對企業,雨花經開區聚焦企業提量級、產業提層級、平臺提能級,鼓勵現有企業、平臺聯合高校院所、高端智庫、研發機構等,開展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和關鍵共性短板技術攻關。

            尤其是科技成果孵化及轉化,雨花經開區已經不是等成果出來之后,再尋找資金來轉化,而是通過前瞻性布局,更早地介入到創新前端環節。其成立的長株潭科創基金,便是主要面向長株潭區域內新興優勢產業鏈中處于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創新型項目進行投資。

            對人才,雨花經開區錨定“科技人才強基工程”,“引進來”“育出來”兩條腿走路。對于高精尖人才,雨花經開區積極對接各級人才政策,搭建引進人才與重點企業服務對接機制。同時,著力發揮校友、湘商作用,優化校友、湘商投資興業、創新創業支持舉措。

            機械臂上下揮舞,一臺臺新能源汽車魚貫而出。圖為長沙比亞迪車間。

            “育出來”是指雨花經開區進一步發揮曉光工匠學院、比亞迪三大研究院等“人才孵化器”作用,爭取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人才。雨花經開區樹立鮮明的人才導向,對于評選出來的雨花經開“科技帶頭人”“優秀企業家”“雨花工匠”等,加大創新創業、安家落戶、子女教育等服務配套力度,把不折不扣兌現各項人才政策作為引育人才的“金招牌”。

            ——抓落實,要抓好營商環境。

            “把優化環境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路徑!”這是雨花經開區主要負責人在多個場合、多個會議上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服務無止境,保障無邊界。雨花經開區推出“集成式”服務,從招商落地到企業成長推出系列企業服務大禮包,全面壓縮項目審批時限,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1個工作日可完成審批。

            對企業關注的融資成本問題,雨花經開區創新“小步快跑”融資對接模式,采取舉辦小規模、多頻次的對接活動助企融資。今年來已舉辦“金融賦能 科創興企”等7場金融沙龍活動,服務園區企業近400家,授信超27億元,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去年,雨花經開區創新推出“政策快車”企業服務APP,為400家企業精準匹配全年申報規劃。2022年,企業獲得各類政策扶植超10億元。

            雨花經開區營商環境究竟如何?企業用“投資”來“投票”。

            今年6月,雨花區7家企業擴能升級項目集中簽約,82億元投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能量。其中,就有不少是扎根在雨花經開區10年以上的企業。

            如可孚醫療是雨花本土成長、本土培育的上市企業,前期已投入12億元在園區打造總部基地,此次繼續投資3.6億元,建設人工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二期項目;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是依托龍頭企業比亞迪開展產業鏈招商的代表性項目,總投資3.8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配套基地。

            一片熱愛創新、鼓勵科研的區域,必然是朝氣蓬勃、活力迸發的區域。

            一個敢于創新、敢于開拓的區域,必將帶來產業騰飛、動能提級的未來。

            插上科技研發之翼,雨花經開區正在以一種新的姿態御風騰飛。

            (一審:余畫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

            標簽:

            上一篇:博納影業的大招放完了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