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小山村里“非遺年”

            2023-01-28 08:56:31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資料圖】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一大早,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龍宮村的陳冬秀就興沖沖地往村文化禮堂趕,鑾駕儀仗巡游作為今年村里的迎新儀式開場,要將一身繁復的巡游服飾穿上身頗費些時間。他還想著再清點一遍排列好的儀仗,儀仗足足有36件,龍頭、麒麟戟、魁筆掌等等,各不相同。

            “順序可不能亂。我拿的是龍頭,走在巡游隊伍的最前面,大伙兒腳步快慢都要看我這個‘龍頭’呢!”陳冬秀笑呵呵地說。隊伍長,快了后面跟不上會脫節,慢了又容易擠在一起,這看似簡單的活兒干起來可不容易。“從高山‘望海’茶葉入倉開始我們就準備起來了,已經連續排練了一個多月!”陳冬秀的興奮溢于言表,用他的話說,手一摸上這副鑾駕,年味兒就回來了!

            鑾駕是古代皇帝的車駕,后來演化為皇帝出巡的儀仗隊伍。龍宮村曾在清康熙時代出過駙馬,藏有康熙皇帝御賜的鑾駕,慢慢這里就演變出“鑾駕儀仗”巡游迎新春的習俗。用這種儀式過年,在龍宮村已經有270余年歷史,在村民的心里,不抬鑾駕儀仗都不算過了年!

            換上裝的陳冬秀立馬精神抖擻。他拿起龍頭儀仗掂了掂,嘟囔了句:“好家伙,實沉沉的!”細細看,銀色的龍頭非常精致,龍須飛揚,神情威武。為了打造這套“工具”,村里也是下了大功夫,“我們找來全城最好的木匠和銀匠,可以說是‘匠人之鄉’寧海的最高工藝了!”

            鑼鼓聲“咚咚”響起,催著“陳冬秀”們出發了,原本“折疊”在文化禮堂里的隊伍,拉開來才發現真的很壯觀,綿延數百米之長!

            路過上湖村時,身著亮黃色服裝的村民舞著九節龍加入其間。這支舞龍隊也是祖輩相承,已有100多年歷史。龍頭上下靈活舞動,“操縱”它的是年近60歲的村民李桂生。小小龍頭足足40斤重,平常一個人抬起來都費力,而他卻耍得氣定神閑。“玩龍尾也累啊。他們要一直弓著身子做各種動作,一做就是一個多小時呢。”躲在龍頭里的他已經汗流浹背,卻很開心。

            伴隨著隊伍前行的,還有空氣中彌漫著的各種鄉間美食的香味。“篤篤篤……”陳玲娣的農家美食攤子也擺到了路邊來,她正熟練地切著剛剛出爐的炒粉糕,觀巡游的人聞著香味爭相購買。“我們的巡游名氣大、游客多,每次我都能賣出上百斤炒粉糕呢!”陳玲娣喜滋滋地說。鄉村年俗于她來說,更是家門口掙錢的致富路!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28日?02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