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時快訊】云南河泊所遺址清理出漢代有字簡牘千余枚
【資料圖】
光明日報昆明2月2日電(記者張勇)去年9月底,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對云南河泊所遺址考古成果進行發布。日前,云南河泊所遺址考古出土簡牘的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共清理出漢代有字簡牘1300多枚、無字簡牘一萬余枚、封泥837枚。
河泊所遺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附近,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區。2021年以來,河泊所遺址考古發掘顯示出主體為兩漢時期的文化堆積,出土了大量文化遺物。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是封泥和簡牘,它們的出土,表明西漢中央政府已對云南行使治權,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
據考古領隊、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志龍介紹,簡牘集中出土于上蒜第一小學北側地點18號灰坑中。去年8月,考古工作者從灰坑中提取了一千余箱土樣。此后的4個多月里,通過揭取、浮選、揀選等環節,考古工作者細致地從土樣中分揀出疑似簡牘、木構件、陶器、鐵器、動物骨骼等文化遺物,再重點對簡牘進行紅外掃描,區分有字簡和無字簡,并分別進行低溫保存。
“這次清理出來的文化遺物很豐富,種類很多。其中清理出有字簡牘1300多枚、無字簡牘1萬余枚。有字簡已辨認出‘滇池以亭行’‘建伶縣’‘始元四年’等文字,字體有篆體、隸書,目前已委托武漢大學對這些有字簡的內容進行解讀?!笔Y志龍說。
此次還清理出土封泥共計837枚,包括官印封泥、私印封泥和無字封泥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官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建伶令印”“同勞丞印”等,涵蓋了西漢設置的益州郡及下轄24個縣中的20個縣名。
蔣志龍表示,目前河泊所遺址出土簡牘的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步將聯合省外專家,通過脫色處理等技術手段,對簡牘進行進一步識別、保護和研究。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3日?09版)
標簽:  
- 01 今日熱文:北京海淀GDP破萬億,拿下這個“全國第一”
- 02 【環球熱聞】上海動物園一幼虎溺亡,園方回應事故原因
- 03 大號漢蘭達公布第三排照片,會是理想L9的最強對手?
- 04 魚躍醫療被罰后消費者能否退差價?消法專家回應!
- 05 生效一周年,RCEP助力全球貿易投資增長(大數據觀察)
- 06 當前速遞!7年開了10萬公里,能賣15萬,漢蘭達的保值率神話還在?
- 07 日產發布概念電動跑車,科幻的讓人覺得不真實
- 08 全球熱訊:預算50萬買全新雷克薩斯RX,推薦選混動,四驅選低配就行
- 09 世界觀速訊丨小鵬1月交付5218輛;蔚來1月交付新車8506輛
- 010 快消息!香港特首李家超:已準備50萬張機票提供給來自各地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