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從“太行天路”到“太行一號”

            2023-05-23 05:54:36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手記】

            光明日報記者?楊玨

            太行山峽谷深邃,在頭上壁立千仞、腳下萬丈深淵的懸崖峭壁上,太行人民硬是一錘一釬鑿出了7條通往外界的掛壁公路,被稱為“太行天路”。


            【資料圖】

            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境內的錫崖溝掛壁公路就是其中一條。從1962年起,幾代錫崖溝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歷經30年在王莽嶺絕壁上鑿出了一條明明暗暗長7.5公里的公路。

            而今,這條幸福路還在延續,2020年10月,晉城市啟動實施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依托境內主線長581.8公里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起全市90%的脫貧地區、景區景點和特色農產品產區,輻射帶動739個村的集體經濟發展。

            從“太行天路”到“太行一號”,是太行精神的生動寫照。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看吧!千山萬壑,鐵壁銅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

            1938年,詞作家桂濤聲在隨游擊隊轉戰陵川的過程中觸景生情,醞釀半年的詩篇《在太行山上》從心底迸發。同年6月,當冼星海拿到桂濤聲寫在煙盒上的歌詞,連夜將歌詞譜寫成一首兼有抒情性和進行曲風格的二部合唱曲。

            在與天地爭、與敵人斗的過程中,太行軍民把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提升到了新境界。今天,太行兒女始終保持著紅色基因里自強不息、改革創新的澎湃激情。

            2023年,王莽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被列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正式開啟山西省第一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創建,將圍繞自駕穿越、懸崖酒店、高端民宿、主題演藝、沉浸式體驗等主題,建設20余個度假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項目和業態。

            經過兩年建設,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立體路網體系已現雛形,預計年底“一主三線”立體式路網體系將全部完成,形成“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公路“一張網”;生態景觀系統配套初成,“旅游公路”變成“公路旅游”,成為集休閑綠道、集散中心、房車營地等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沿線739個行政村全部達到人居環境整治三星級及以上標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亮麗名片。

            晉城東枕太行,丹河與沁河縱流而過。奮斗,再奮斗;突破,再突破。《在太行山上》渾厚而激昂的歌聲穿越時空,在她的誕生地不斷唱響,生動詮釋著生生不息的太行精神,并不斷增添新的耀眼的時代注腳。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23日?05版)

            標簽:

            上一篇:中國代表:在世衛大會炒作涉臺問題不得人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