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強化精細管理 保障便捷出行
(資料圖片)
【光明時評】
作者:湯 涵(媒體評論員)
近日,公安部發布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其中在交通管理服務方面,圍繞方便農村群眾申辦交管牌證、促進汽車消費、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等制定了一系列便民利企舉措,積極回應了廣大群眾對于優化交通出行環境的關切和期待。
交通出行關系基本民生,也影響各類生產要素的流動和循環,是支撐經濟社會運轉的大動脈。隨著交通網絡的日益完善,人員、車輛、貨物流動加速,也給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來,為適應交通運輸新形勢,更好滿足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公安交管部門聚焦交通出行領域的“急難愁盼”,深化服務改革,提升治理效能,解決了不少辦事難、出行難的突出問題。從車輛年檢異地辦,到購車上牌一站辦,再到事故快處線上辦,交管服務工作向精細化、智能化、協同化的方向持續推進。順應民眾呼聲,今年上半年,公安部啟動實施優化城市公交專用道管理改革措施,北京、成都等城市依據各地實際情況,調整公交專用道啟用時間和使用條件,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切實增強了百姓的獲得感,贏得群眾廣泛歡迎和好評。
此次發布的一些新舉措,緊盯問題,靶向施策,體現了公安交管部門一以貫之的務實思路。比如,就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提出在交通流潮汐特點明顯的道路設置潮汐車道,探索設置多乘員車道,因地制宜在學校、醫院門口設置限時停車位,擴大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速處理試點等舉措,每一條都精準指向城市交通出行中的難點問題。再比如,圍繞便利貨運車輛通行,公安交管部門將進一步放寬城市道路對新能源廂式和封閉式貨車的通行限制,推廣城市貨車通道,這將有利于暢通物流運輸,打通貨物流通堵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推出的服務保障措施中,還包括推進交管牌證業務向縣級下放、改進摩托車考試方式等針對農村地區的具體內容,旨在便利農村群眾就近辦事,降低辦事成本。公安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全面推進交管服務向農村延伸。當前,農村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農村居民機動化出行需求快速釋放,數據顯示,近幾年農村地區機動車保有量正以平均每年1000萬輛左右的速度增長,農村機動車駕駛人占比已超過50%。針對農村交通發展呈現的新特點,通過加大改革力度補齊農村交管服務短板,將為改善農村出行體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再添助力,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公共服務機構及部門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期待相關部門加快推動便民利企舉措落實落細,為群眾和企業營造更加安全、順暢、舒心的道路交通環境和發展環境。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8日?02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