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焦點日報:一所農村學校為何能撐起國少攀巖集訓隊?

            2022-11-16 06:59:51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群山環繞之中,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的攀巖訓練館,記錄著這所農村中學孩子們在各項比賽中爭金奪銀的光輝歷史。2018年以來,以該校學生為主組成的國家少年攀巖集訓隊(馬山組)共參與26場市級以上大型攀巖賽事,取得87金80銀70銅的好成績。

            一所農村中學,撐起首支國少攀巖集訓隊,這可能是很多人沒想到的。作為一所攀巖特色學校,古零鎮初級中學專門組織編寫了校本教材《攀巖》,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攀巖必修課,由專職攀巖教師任教。同時不斷完善攀巖硬件設施。學校還組建攀巖社團普及攀巖基礎知識和技能,舉辦攀巖年級賽,提高學生攀巖技能……很多孩子從中脫穎而出,組成首支國家少年攀巖集訓隊。

            提到特色學校,很多人想到的是足球、籃球等常見體育項目。古零鎮初級中學的案例表明,不管是鄉村體育藝術教育,還是特色學校的建設,都應該因地制宜,給有興趣的孩子提供更多元的選擇,而不是限定在某個狹窄的范圍。像攀巖項目,就順應了很多孩子的天性,農村孩子對它更是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學校結合具體條件開辟攀巖特色教育,有助于充分激發部分孩子身上的特長和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到自信,這一點或許超過了教育本身的價值。

            在今天,“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但是,要把這一理念真正落實到現實,其實并不容易。如果說在城市,無論是家庭經濟條件,還是外部資源保障,孩子們或相對都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那么對農村的孩子來講,他們更缺乏興趣愛好的指引,遑論獲得專業的特長培訓與教育。像古零鎮初級中學這樣的攀巖特色學校,為一部分孩子提供了更大“天地”。

            就特色學校的發展現狀來看,農村地區仍處于薄弱地帶。農村孩子對特色教育的需求不應該被忽視。像前幾年就發生過,有農村學生因無法支付高額參賽費而只能放棄國際賽事的現象。這說明,在特色教育資源的投入上,應該重視農村學校的實際需求。此外,對特色教育的認識也需要深化,應該幫助更多鄉村學校挖掘自身的特色資源,而不是盲目復制“標準化”的辦學方式。

            當然,也有人會擔心,如果過早地讓孩子選擇某個“興趣”“特長”,孩子的文化成績是不是要受影響?這會不會耽誤孩子的長遠發展?畢竟,能夠真正借助某項藝體特長作為立身之本的,只能是極少數。這種擔心并非完全是杞人憂天。這也提醒特色學校的發展,在彰顯特色、提升特色教育水平的同時,不能遺漏文化教育資源的保障上。應該明確的是,特色學校不是特長學校,更不是技能學校,要突出藝體特色,但也不能犧牲孩子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標簽: 極限運動 戶外運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