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馳援瀘定災區的“拉面哥”去世,親屬:繼續將愛心傳遞下去
曾馳援瀘定地震災區的“拉面哥”張奴合去世后,不少人組團到他生前開的面館吃飯,他們有的僅僅吃一碗面,卻付了100元就走。張奴合的家人知道,這些好心人是想幫助他們。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第二天,在康定開面館的張奴合關門歇業,向朋友借來一輛小貨車,和店里幾個員工帶上30袋面條、幾百斤牛肉和各式炊具,趕往瀘定縣磨西鎮。9天時間里,他們為當地百姓制作了近7000碗免費拉面,張奴合被親切地稱為“拉面哥”。10月27日,張奴合因突發腦溢血昏迷,31日經搶救無效去世。
11月19日,張奴合的親屬丁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舅舅張奴合去世后,舅媽在打理面館,11月9日重新開業時,好多人專門來店里吃飯,當地的政府部門也在提供幫助。
(資料圖)
丁強說,舅舅張奴合不善于表達,他只是用他的行動把善心表達出來。家里人也會繼續把面館經營下去,也會繼續把張奴合的愛心傳遞下去。
澎湃新聞:張奴合當時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馳援災區的呢?
丁強:老家那邊之前發生過地震,他看到了好多救災的人,這對他觸動很大,這也是他后來投身愛心事業的主要原因。
2020年夏天,甘孜康定新都橋鎮出現疫情,那邊離康定也就是七十公里,舅舅就有了做愛心餐的想法,當時他想做幾百份愛心餐給志愿者、高速路口的警察、環衛工人,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
2022年9月 5 日,四川瀘定縣發生地震,張奴合立即就開始準備,他問店里的師傅還有多少袋面粉,不夠的話,打電話抓緊先把面備齊。前往瀘定磨西鎮的時候,他們拉了將近 30 袋面,還有幾百斤牛肉和灶具。舅舅自己的小車裝不下,他找這邊有一個搞裝修的朋友借了一輛小貨車,第二天就趕往了災區。
澎湃新聞:家里人支持他嗎?
丁強:我們家里人都支持他。當天趕往災區之后,舅舅與他的員工們在九天的時間里,為磨西鎮百姓免費做了近7000碗拉面。基本上就是從早忙到晚,回來之后店里的師傅跟我說,他們每天和面揉面拉面,晚上回去胳膊都抬不起來。
當地有個燃氣公司叫康巴燃氣,為我舅舅免費提供燃氣。舅舅去世之后,燃氣公司的負責人還來店里安慰我們說,當時舅舅的這個拉面攤前排的隊,就是磨西鎮最壯觀的隊伍。
澎湃新聞:張奴合這次馳援災區的投入也不小吧?
丁強:此次馳援災區對他來說也算不小的投入,一袋面就是120塊錢,一共拉了三十多袋面到災區,還有牛肉,當地的肉價一斤就得四五十塊錢了,差不多有五六百斤牛肉,那幾天所有員工的工資他還是照常開。當時還是旅游旺季,如果正常開店的話,每天營業額還有四五千。但是他是比較樂觀的那種人,從來不算這些賬。
他跟我講,他在那邊不會搞自媒體之類的,就是每天過去之后拍一拍拉面攤,發一個短視頻,也不會配什么文字,然后就有人在抖音上給他發紅包,但舅舅說,那些錢我們不能收。
澎湃新聞:從瀘定回來之后,張奴合又做了什么?
丁強:從磨西鎮回到康定之后,舅舅就在考慮如何將這種愛心行動一直持續下去。他在網上找有沒有燃氣鍋,因為當時我們店全部設備都是用電的,地震發生之后災區一般都沒有電,過去還得麻煩人家那邊給他找發電機。所以,他要買點燃氣設備放在店里,以后哪里有需要,拉上這些東西就比較方便了,到災區也不用再麻煩任何人了。
澎湃新聞:張奴合平時是怎樣的人?
丁強:舅舅不善言辭,但他總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善意。以前的話,看到店里有那些跑大車的司機,或是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會特意囑咐師傅給煮面的時候多加面,吃完之后別收錢,走的時候還要給他們裝一個餅子,讓他們拿著路上吃。
10月27日,舅舅突發腦溢血昏迷,31日因搶救無效去世。當時有個志愿者,他也是康定這邊的,他聽到我舅舅去世之后,就馬上打電話過來。他說他跟我舅舅特別親,當時在電話里哭得很厲害。他現在和我一直有聯系,也幫助了我們挺多。
澎湃新聞:現在面館怎么樣了呢?
丁強:舅舅生前開辦的面館現在是舅媽在打理,11月9日重新營業后,有諸多好心人前往面館提供幫助。這兩天組團來吃面的人特別多,那些大哥大姐,就簡簡單單吃碗面,付錢的時候他們會付到 100 塊,付了款就走了。我知道,他們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我們,我們真的非常感激。
舅舅去世之后,當地政府部門也來到了我們這里,告訴我們有什么困難都可以反映。
這些好心人的幫助我們真的感覺很暖心,目前我們會努力把債務還完,把面館經營下去,我舅媽也表示,如果以后有災情,我們也會第一時間過去,我們要把他的這份事業傳遞下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