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 > 正文

            沈陽市蘇家屯區葵花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改變社區面貌

            2022-07-28 13:17:53來源:中新網遼寧

            作為社區治理的老典型,沈陽市蘇家屯區葵花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勇立潮頭、爭當一流的信心和決心,踐行“兩鄰”理念,做實民生工程,推進“四零”建設,全力構建融合共進、協同聯動的社區治理工作新格局。葵花社區的蝶變之路,就是蘇家屯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黨建賦能 小燕壘窩式地改變社區面貌

            葵花社區東起迎春街,西至丁香街,南起白松路,北至葵松二路,轄區總面積27萬平方米,社區現有居民小區4個,住宅樓54棟,常住人口3425戶、10287人。

            社區所在的誠達花園小區于2003年建設,當年小區建設質量標準不高,建設之初一直使用臨時電。特別是,近些年樓體出現了外墻斑駁、房屋漏水、樓道、墻皮破損嚴重等問題,公共區域也出現了路面坑洼不平、高空線路架設混亂、基礎設施配套不齊、車輛亂停亂放、園區環境維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居民對此意見較大。

            葵花社區黨委緊緊抓住黨員隊伍這支關鍵力量,不斷優化治理單元,調整設置10個網格,在樓道內設置樓長、單元長,并公開上墻職責及聯系方式,做到小區、網格、樓道、單元“末梢治理”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實現離群眾近,幫群眾快。有了強大的黨組織,社區治理就有了“主心骨”。社區黨委帶領廣大黨員從栽樹、清潔、美化開始,小燕壘窩式地改變社區面貌。廣大黨員們更是把社區當成自己家一樣經營,就在這一兩年,在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社區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委領治 為群眾提供“點單式”精準服務

            一件件實事,堆積出葵花居民的幸福生活,把原來散亂的人心凝聚在社區黨委周圍,引領基層治理不斷提檔升級,走上規范化軌道。

            社區依托“蘇區先鋒”黨員志愿服務平臺,先后培育孵化10支志愿先鋒隊,為群眾提供“點單式”精準服務。同時,成功打造具有健全完善組織體系、為民服務先鋒隊伍、暖心交流議事平臺、紅色治理宣傳陣地、規范管理保障機制的“五有目標”紅色物業。探索出“社區黨委提議、社區兩委商議、黨員和居民代表審議、社區公示決議”的“四步議事工作法”。涉及社區改造提升建設的大事,就到“居民議事會”上議一議,讓社區居民成為社區改造的設計師,主人翁意識一旦被喚醒,便化作社區建設的強大力量。

            今年年初,葵花社區黨委就以親民化為建設提升原則,將社區打造為零距離、互動式、開放式的黨群共享空間。社區壓縮辦公場所,將騰退辦公空間打造為善鄰書房、寶貝島、舒心就業角等功能區,增設愛心食堂、城市書屋、“兩鄰”學院就業直通車、遠程醫療會診等服務,盡量做到“一室多用”,改造后的葵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經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有糾紛來這里調解的、有帶著小孩來這里看書的、有活動累了來這里歇歇腳的,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黨群融合 整潔靚麗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

            隨著全區基層黨建大力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逐步建立,葵花社區依托社區“大黨委”凝聚基層治理廣泛力量,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還吸引部分社會組織加入其中,有效破解社區服務供給不足、服務不精準難題。

            社區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關心下,大力推進“一拆五改三增加”,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對居民最關切的小區公共部位整修需求積極回應,重點實施線纜管線入地改造、地下管線改造、道路改造、綠地改造、樓體樓道粉刷、更換部分破損單元門、新建“兩鄰”廣場、繪制“兩鄰”文化墻、增設垃圾分類點、合理規劃停車位、增加消防和監控等安全設施。現在園區內面貌品質提升顯著,干凈整潔靚麗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真正做到了“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條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苦有人問,問寒問暖問到家。

            標簽: 社區治理 沈陽市蘇家屯區葵花社區 紅色物業 綠地改造

            上一篇:栽下“梧桐樹”助力大學生順利就業 充盈振興發展的人才“蓄水池”!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