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市場信心回來了,長三角土拍領跑全國,房企積極性大大提升_天天關注

            2023-04-30 11:57:18來源:界面新聞

            在房地產市場分化的行情下,地產商們選擇重返一二線核心城市,這些城市土地市場隨之熱鬧起來。

            5月28日從中午開始,合肥這一批次10宗觸頂地塊陸續公布出讓結果。至此,合肥第二批供地16宗涉宅用地全部名花有主,總計攬金145.51億,16宗地塊(含肥西縣)中有10宗進入競品質環節,整體溢價率達到12.39%。


            (資料圖片)

            根據克而瑞統計,參拍房企總數超過60家,其中濱湖區省府東板塊BK202303地塊參拍房企數量超過30家,包河BH202302號地塊、肥西縣07、08號地塊的參拍房企數量也均超過10家,甚至多于一些市區地塊。

            從報名房企來看,以央國企和深耕合肥的民企為主,保利、華潤、招商、中海皆有現身,而民企偉星置業則報名7宗地。

            最終,拿地開發商有包河城市更新、新華地產、安徽巢湖半島地產、招商、偉星置業、華潤置地、中海、邦泰、名邦、國信、遠大等。

            本次土拍,濱科城BK202303號地塊競爭最激烈,1秒觸頂,36家房企競品質,是合肥這幾次土拍房企參與最多,最快觸頂競品質的地塊。

            最終,安徽遠大以總價15.8088億,樓面價17099.91元/平米、溢價率14.86%競獲。

            經開區JK202302號地塊從去年開始就掛牌出讓,但由于體量大、代建多、地價高等原因,房企的積極性不高,地塊幾次延期出讓。

            但此次土拍,經開區地塊達到最高限價,進入競品質階段。最終,建發以最高限價1608萬元/畝,總價24億元,樓面價12059.94元/平米,溢價率14.86%競獲。

            高新區GX202303號地塊由偉星競獲,最高限價1155萬元/畝,總價17億元,居住(UA2-5)樓面價8662.46元/平米,居住(UA2-6)樓面價7874.96元/平米,溢價率14.93%。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報告,這次肥西縣的土拍同樣火熱,一方面體現了房企對于大合肥市場的看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土地市場較熱、地塊競爭程度加劇、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房企的投資策略開始從關注城市核心向外圍優質區域轉移的跡象。

            土地市場的這一現象,在核心城市體現得尤為明顯。

            4月20日,廣州“長隆巨無霸地塊”成交總價約為197億元,住宅樓面價約為3.3萬元/平方米,總價僅次于廣州亞運城項目地塊255億元的總價。

            該競拍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在搖中其中一塊宅地后,第二塊搖號宅地也被其摘走。

            在長三角區域的土地市場,上海土拍燃起了地產商饑渴拿地的一把火。50家房企搶一宗地、系統多次出現故障,地產商在上海土地市場卷到極致。

            4月21日,隨著“壓軸地塊”閔行區莘莊社區地塊的結果揭曉,上海今年首輪土拍大戰謝幕。上海今年首批次19宗地均順利出讓,總攬金約518.84億元。

            在合肥土拍的同一天,杭州也在賣地,12宗地僅50分鐘就完成出讓,總成交金額166.6億元,成交樓面均價16682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8.5%。其中,8宗封頂搖號,占比67%;1宗低溢價成交,3宗底價成交。

            4月26日,成都成功出讓4宗宅地,其中,1宗封頂搖號,2宗溢價成交,1宗底價出讓。4宗地塊總出讓面積170畝,總建筑面積22.6萬方,總成交金額22.4億元。

            至此,4月,熱點城市廣州、上海、合肥、杭州和成都5城供地結束,共攬金1050.35億元。

            根據中指院2023年1-4月房企拿地排行榜,華潤置地、建發房產、萬科占據榜單前三位。2023年1-4月,華潤置地以累計新增貨值503億元占據榜單第一;建發房產、萬科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418億元和337億元。

            長三角土拍表現最熱。根據中指院,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地區領跑全國。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4月入榜地塊中多數位于長三角地區,成交金額門檻為29億元。

            中指院研究報告稱,重點核心城市競爭激烈,長三角多城市土拍熱度持續回溫。不同城市“冷熱不均”仍然明顯,“分化”仍是土拍市場關鍵詞。

            標簽:

            上一篇:假期旅游出行需求火爆,消費復蘇有望成為行情主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