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順暢切換,中德企業探索可持續發展合作 天天觀熱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持續發展,正成為中德企業間又一個共同關注的焦點。
近日,在一場中德企業可持續發展交流會上,與會在華德企紛紛認為,除了通過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外,還特別看中研發領域以及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而當前,中國市場對雙碳、節能環保領域的重視,也為未來中德企業的深入合作提供了空間。
漢堡駐中國聯絡處首席代表潘樺介紹,圍繞北德氫能戰略,漢堡正在致力于打造能源和氣候智慧城市,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安全等方面發力,在漢堡港等不同場景搭建漢堡氫能供應系統。
漢堡經濟與創新部(BWI)此前也提出了綠色氫氣進口戰略,旨在到2030年將漢堡打造成為德國和歐洲的綠色氫氣進口中心。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時,德國的綠色氫氣進口占比將達到40%至70%。在這一背景下,漢堡港將調整并擴建其進口基礎設施。規劃中的項目主要集中在進一步擴大陸上和海上的基礎設施,以及建設陸上專用管道。這些措施旨在支持當地工業的去碳化,并滿足德國和歐洲的部分進口需求。
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戰略規劃的落實,還創立了漢堡可再生能源產業集群,集群會員從最初的50多家成長至230多家,合作成員也從行業企業向項目開發商、供應商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拓展。潘樺表示,希望這一合作模式對于中德之間深化可持續發展能夠提供可供借鑒的方案。
前述交流會由太倉高新區、漢堡駐中國聯絡處主辦,作為國內德企投資最密接的地區之一,太倉高新區負責人毛雅萍介紹稱,太倉高新區一直在努力營造滿足德企發展需要的“德國生態”,非常重視可持續性發展和環保低碳發展,積極打造有太倉特色的中德低碳園區。
目前,太倉“隱形冠軍”德企超60家,畝均產值、利潤、稅收分別達到1400萬元、150萬元和110萬元,以0.24%的用地,創造了太倉全市8%的GDP、17%的規上工業產值和20%的一般公共預算稅收收入,而單位增加值能耗僅為每萬元0.07噸標煤。通過綠色發展的推動,太倉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初具規模,新舊動能切換順暢。
同時,在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在華德企紛紛表示,正在通過技術實踐可持續發展。比如,母公司為德國家族企業的永恒力叉車上海有限公司力爭在2030年實現全球營銷網絡的碳中和,目前,在上海的工廠也在鋪設太陽能設備中。上海海拉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瀟瀟也表示,公司也在改造國內的廠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王瀟瀟還告訴第一財經,除了綠色環保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外企,特別看重相關政策、中國市場的人才紅利和相對齊全的產業鏈,因此,公司每年會將利潤的10%投入研發,以確保在創新研發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標簽:
- 01 中洪關系實現“開門紅”_世界觀天下
- 02 [老鷹表達力]總有人會挑你的刺
- 03 【新要聞】即將發布全球車型,哪吒汽車參加9月慕尼黑車展
- 04 河南焦作市開展“三夏”期間成品油價格專項檢查 世界通訊
- 05 每日聚焦:618特惠!美的【暴風蒸汽】手持掛燙機限時降10元!
- 06 孔明復盤:6月7日市場最強熱點
- 07 觀點:即將發布全球車型,哪吒汽車參加9月慕尼黑車展
- 08 世界今日訊!港股異動 | 美蘭空港(00357)跌超4% 海南旅游進入淡季 客流下滑明顯
- 09 經參數說丨16.77萬億元!細看中國外貿成績單,這些亮點不容錯過→
- 010 民族品牌指數收跌0.84% 長電科技上漲6.67%|世界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