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史詩級,大撤退…
大家好!
這篇是我們每周都會為大家帶來的近期熱點話題或消息的點評。
(資料圖片)
有時候能不能賺到錢,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富人能拿到高收益也正是因為能夠獲取一手信息、精準抓到周期、及時上車。
多家國有大行下調存款利率,降息力度空前!
6月7日,多家國有大型銀行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已收到相關通知,6月8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
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0個基點。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5個基點。
調整后,活期存款利率下調至0.20%,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2.05%,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45%,五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50%。
兩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限下調15個基點,三年、五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限下調20個基點。
大胡子點評:
這不是今年第一次銀行減低存款利率了。
目的是什么?
大家應該也心知肚明:銀行的錢太多了。
2022年全年,新增住戶存款17.84萬億元,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
而2023年,存款增長的速度更快了,僅僅一季度新增的住戶存款就達到了9.9萬億,已經跟2021年全年持平。
這次銀行降低存款利率,還是為了引導大家將在銀行躺平的資金拿出來,刺激大家去進行消費或者投資。
不過我認為,此舉的效果應該還是有限。
目前更大的問題,還是在預期上。
如果預期沒有好轉,哪怕銀行存款利率低點,大家還是不愿意折騰。
我也看到兩個非常有意思的評論:
存款利率降了,貸款利率降嗎?存量貸款利率降嗎?
一線城市,奔向零首付!
最近,香港地產界不少人向政府提議,要求“減辣”或者“撤辣”,進一步讓樓市活躍,帶動經濟發展。
對此,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6月5日作出了明確答復:特區政府暫時無意調整樓市的“辣招,但會密切留意樓市,可能會再次放寬首次置業的按揭成數要求!
大胡子點評:
香港的首付比例本就只有1成首付。
這次如果再降,那應該就是無限接近零首付。
大家目前的猜測是,香港要么會將首付比例從1成,降低到0.5成,或者更低;要么就是把貸款期限從30年的基礎,拉到更長。
對于此刻香港樓市來說,這是非常明確的利好。
相比內地來說,香港樓市今年回暖情況,還是非常不錯。
據報道,在剛剛過去的5月,香港現樓按揭宗數為7805宗,較4月份的5053宗增加2752宗或54.5%,創9個月新高。
基本上已經回到了疫情前9成的水平。
相反內地四大一線城市,樓市要慘的多。
就拿香港隔壁的深圳來說,一手二手加起來成交量才不過5700套。
對于實際管理人數超2000萬的深圳來說,這點成交量實在少得可憐。
所以,本周,真的有非常多的一線城市即將放松的謠言。
比如深圳就傳出,即將放開除寶安、福田、南山、羅湖之外的所有區域的限購。
甚至《經濟時報》還出了文章,稱一線城市可以適當松綁。
可見,市場對于救市的期盼是有的。
只不過,到沒到救市的時機,這個問題仍在考量之中。
不過,香港的情況也能讓我們看到,內地一線城市松綁的工具箱還是非常之豐富的。
現在幾個一線城市,不僅首付比例需要3成,二套首付比例甚至高達7到8成,還不說嚴格的外地限購政策了。
一線城市如果真能放松,不僅利好的是四個一線城市,也能強力扭市場的信心,對于實力不錯的二線城市來說,也是個利好。
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市場還在深度分化,部分三四線城市在這波救市中,恐怕也難有大的好轉了。趁樓市的低點,大家最好還是盡快置換和升級。
一線城市,到底松不松綁?
6月6日,經濟時報發布一篇文章,稱一線城市房地產的限購政策應該適時調整了!
不過次日,經濟日報在第六版頭條位置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的題目是“房地產市場企穩還需一些耐心”。
大胡子點評:
這兩篇文章,還算比較真實的反應了目前市場的爭執。
樓市,到底要不要救?
有人認為樓市已經瀕危,要立馬插管來套急救。
有的人認為,樓市目前還算正常,要在觀察下,才能下藥,否則藥到可能又嗨了。
還很多人已經將這個問題看成,到底要救誰的問題?
救有產者,還是要救年輕人,畢竟生育率也來到前所未有之新低。
但實際上這個問題,可能想岔了。
經濟的復雜之處,就在于所有人可能不是對立面,而是一條線上的螞蚱。
為什么要救房地產?
因為再難有行業能像房地產一樣有如此長的產業鏈,容納如此多的就業。
從下游的建筑工人,建筑公司,到中游的開發商、銷售、中介,到上游的設計公司、地方公職人員,再到家裝服務設計人員,更下游的材料供應和生產商等等關聯5000多萬的就業。
此前有人統計過,房價每下跌1%,GDP增速就要下降3%。
現在在謾罵房價的人,可能也會被房價下降所帶來的經濟衰退所影響。
以房地產在經濟的比重,更多時候救市面臨的抉擇是:
是讓所有人都買得起房,還是讓大家都有工作?
很多人看到救市就要開罵,但實際上呼吁救市,并不是呼吁房價大漲,而是呼吁要讓樓市回復正常的運轉,讓市場恢復健康的預期和循環。
這也是政策遲遲未來的原因,樓市危險是一定要救的,但救市往往伴隨著過度刺激,帶來過熱。
這不是個簡單的選擇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能做的:
耐心點,茍住,靜待佳音吧!
房企,打響史詩級“保殼戰”!
6月7日,金科股份宣布,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母公司旗下恒昇大業建筑公司20%股權。經向深交所申請,金科股份自6月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這是金科股份連續兩日發布公告,同時宣布其已獲控股股東增持約2167萬股,董事及高管增持144.27萬股。
目的就是保殼,避免退市。
6月6日,藍光發展正式摘牌退市,成為今年A股第一家退市房企。這家四川“地產一哥”在鼎盛時期曾達到400億元市值,退市時的市值只有12億元。
*ST嘉凱、ST美置、*ST中天均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已經收到交易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行業下行一年多以來,出險房企們已經走到了退市與復牌的岔路口。
今年擺在不少房企面前的,是一場史詩級的“保殼戰”。
大胡子點評:
對于不少房企上市公司來說,今年最難的問題可能就是如何保證自己不退市!
按照交易規定,當一只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塊錢的時候,就要退市。
有學者預測,未來幾個月里,可能有30-40家房企將從上海、深圳、香三地股市中退市。
藍光的退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此外,根據香港交易所的規定,當一個股票連續18個月停牌、無法恢復交易,也就滿足了退市的要求。
新力控股,就是內地第一個因此退市的房企。
此外還有不少房企,目前已經宣布失敗,或者仍在積極自救。
比如陽光城,還是沒能逃過退市困局;
比如德信中國獲得地方AMC馳援,危機有所緩解;
比如新華聯,短期股價上漲80%,危機暫時解除。
雖然幾年對房企出太不少利好政策,但是市場不回暖,這些房企的危機就并未徹底解除。
標簽:
- 01 深圳郵局海關查獲23只外來毒蟲!內含秘魯巨人蜈蚣|聚焦
- 02 國家反詐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 全球快資訊
- 03 今天6月17日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了?東北三省退休人員能漲多少? 天天訊息
- 04 借藝術之名,行“不雅”之舉,娛樂圈這些畸形現象,該整改了
- 05 即時:票選丨徐福記、金稻谷、雅客...15款功能軟糖,誰能引領新潮流?
- 06 世界看點:全力做好城市供水“最后一米”服務保障 信陽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中心城區城市供水安全大排查
- 07 當前速讀:唐代詩人李白的詩的朗讀_唐代詩人李白的詩
- 08 研究表明,組蛋白遺傳被破壞或導致腫瘤加速發展
- 09 世界頭條:天帝刷圖技能加點2020(天帝刷圖加點)
- 010 擴內需 促消費 五部門啟動2023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當前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