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基金“半年考”放榜:過半主動權益基金虧損 前十強業績“門檻”升至47% 焦點關注

            2023-07-01 19:40:28來源:第一財經

            2023年上半年行情已經落幕,公募基金“半程賽”結果已經塵埃落定。

            回顧上半年的市場行情,A股市場的演繹主題依舊是“震蕩、分化”,上證指數在3050點至3420點區間反復調整,并在最后一天翻紅收官。從行業角度而言,AI為代表的題材股成為市場主角,消費白馬股和新能源賽道股表現相對低迷。


            (資料圖片)

            主流指數、各大板塊之間的分化表現,也讓市場賺錢效應相對有限,尤其是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差異明顯。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有超過半數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未能收正。隨著板塊輪動以及行情震蕩,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收益率首尾相差已超過102個百分點。

            有基金投研人士受訪表示,經過前期調整,市場進一步回調空間已有限。投資者情緒與估值水平均重新回落至歷史底部區域,反彈動能或正在醞釀,但市場分歧仍然較大,博弈依舊激烈,分化和波動大概率仍會延續,下半年會面臨較多的投資機會。

            前十“門檻”升至47%

            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各板塊輪動越加頻繁,ChatGPT、AI概念以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稱“中特估”)板塊表現亮眼,中間還接連穿插著不少階段性行情。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證指數在6月的最后一天重回3200點之上,年內累計回報%;深證成指年內微漲%,創業板指同期下跌%。

            從板塊角度來看,中信一級31個行業中,14個板塊年內“飄紅”。其中,通信板塊以一枝獨秀之勢領漲,上半年累計回報達%;計算機板塊以%的年內回報緊隨其后。而商貿零售、房地產、美容護理、建筑材料等行業卻“跌跌不休”,年內累計跌幅均超10%。

            或受板塊和市場影響,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并未盡如人意,尤其是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產品的年內收益率表現。加上6月以來,前期熱門的人工智能板塊開啟“過山車”行情,快速躥升后又突然頻頻回調,這也讓基金“期中考”成績排名變數不斷。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除了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外,在有可比數據的4074只基金產品(僅計算初始基金)中,有1773只基金產品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正回報,占比超過4成。

            具體來看,諾德新生活A以%的業績表現,拿下“半程賽”冠軍;東吳移動互聯混合A、東吳新趨勢價值線混合位居第二、三位,收益率分別達到%、%。值得一提的是,后兩只產品的均由基金經理劉元海管理。

            此外,銀華體育文化靈活配置混合A、招商優勢企業混合A、廣發電子信息傳媒股票A、國融融盛龍頭嚴選混合A、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等產品排名第4至第8位,年內回報均超55%。萬家人工智能混合A、嘉實文體娛樂股票A則分別以%、%的業績表現排名第9、第10位。

            這也意味著,今年上半年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前十“門檻”為%,而去年同期為%。

            從行業來看,今年收益靠前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主要展現兩大特征。一方面,這些產品大多是與計算機和通信行業有關的主題基金,或是重倉相關領域的基金。例如諾德新生活A,在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重倉了金山辦公、科大訊飛、拓爾思等個股,計算機、電子行業持倉占比超過47%。

            另一方面,從基金產品規模(不同份額合并)來看,排名前列的產品依舊延續近年來的“小而美”的特點。在業績排名前十的產品中,僅翟相棟管理的招商優勢企業混合A的規模達到億元,其他排名前列的基金產品規模均在十億元以下,甚至還有“迷你”基金。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基金產品遭遇較大幅度的凈值回撤。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累計跌幅超過20%的主動權益類產品有17只。其中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A在主動權益類產品中暫列倒數第一,年內跌幅達%。換言之,主動權益類基金收尾收益相差達%。

            中期市場機會或大于風險

            目前,A股上半場行情已經畫上句號,下半場即將開啟。那么,進入下半年,A股市場會如何發展?熱門賽道還會不會延續當前的勢頭而熱度不減?例如作為“最強”主線之一的人工智能,下半年能依舊“氣勢如虹”嗎?

            “從當前能觀察到的宏觀、中微觀數據來看,經濟客觀上有中周期調整壓力,所以會讓市場對一些中長期問題產生擔憂。”中歐基金表示,綜合各宏觀周期狀態與中期策略指標看,下半年在國內宏觀經濟預期重新修正之前,市場大概率仍維持在震蕩區間內。

            “目前投資者情緒與估值水平均重新回落至歷史底部區域,反彈動能或正在醞釀。”在其看來,市場情緒有如鐘擺,當對悲觀定價相對充分后開始回擺,情緒均值回復或會帶來的上漲。

            “下半年A股公司盈利修復或仍將延續,當前指數表現所隱含的估值水平已經計入較多偏謹慎預期。”嘉實基金大科技研究總監王貴重對記者表示,在海外經濟緩衰退、中國經濟溫和復蘇的基準判斷下,他維持對2023年A股市場中性偏積極看法,指數相比當前位置仍具備一定上行空間,中期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王貴重告訴記者,隨著政策預期改善、庫存周期筑底預期、商品價格企穩、人民幣匯率企穩、全球市場回暖等積極信號陸續出現,A股已經具備戰略反擊條件。不過,市場分歧仍然較大,博弈依舊激烈。“目前市場正臨近下半年波動區間的谷底,持倉出清并不徹底,波動依然較大。”他表示。

            記者注意到,隨著6月的“過山車”行情的出現,市場對人工智能賽道是否過熱也有所討論。“短期的過熱并不可怕,人工智能是一個長期的、很多年的產業趨勢,可以繼續,現在僅是早期開始的階段。”招商體育文化休閑基金經理文仲陽對記者表示,我們將逐步會看到新的商業模型的落地,收入的兌現,利潤的兌現。

            “人工智能板塊的背后實際上是一次科技產業的革命,帶動了TMT整個板塊的機會,包括通信、電子、計算機、傳媒。”文仲陽認為,科技產業革命的背后是從底層的通信的基礎設施、到電子終端的升級、到計算機的應用、再到傳媒的內容,都會進行全面的升級和迭代,最終帶來全社會生產效率的提升,從廣義上看將會帶來所有行業都是AI+、元宇宙+的未來。

            廣發電子信息傳媒股票基金經理馮騁則告訴記者,AI是可以和人類的工業革命、信息革命并列的重大技術變革,這次大模型技術實現的是底層核心技術的突破,類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帶動千行百業的創新,帶來生產效率、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變化,因此屬于“空間很大”的范疇。

            “下半年面臨較多投資機會,但市場的分化和波動大概率仍會延續。”談及下半年的操作,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總經理楊喆受訪表示,在組合管理中會更加注重組合風格的分散和均衡,精選各類別中的優勢品種進行配置,降低組合整體波動和風險,獲取更加穩健的收益。

            “從資產價格、市場表現等維度來看,當下A股再度步入底部價值區間,后續”買什么“變得尤為重要。”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告訴記者,近兩年A股底部反彈后市場風格演繹不盡相同,當下宏觀不確定性仍相對較高,但市場計價已相對充分,順周期板塊的投資更多在于政策點對點的機會把握。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

            上一篇:2022年全國用水總量近6000億立方米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