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名高層次專家將云集江蘇,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8月21日,“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新聞發布會在江蘇省科技廳召開。據悉,本屆大會將于9月11日-12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屆時,140家左右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300多名國際國內高層次專家將云集江蘇,共同推動前沿科技成果在江蘇轉移轉化和產業化。
△“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新聞發布會
(資料圖片)
辦會旨在構建高端創新資源的“蓄水池”
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蔣洪介紹,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將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他表示,目前,江蘇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2022年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項目新增銷售收入1457億元,連續17年穩居全國第一。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能夠有效集聚和吸引國內外一流的人才、資本、技術、知識及信息等要素,構建高端創新資源的“蓄水池”,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放大科技創新的溢出效應。
同時,舉辦大會還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2022年,江蘇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了3800億元。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可以有效貫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供給側和企業主體轉化應用的需求側,實現供需兩端高效對接,在培育戰略科技力量、構建創新平臺網絡、迸發科創人才活力、轉化重大創新成果等方面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此外,大會也是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強力支撐。“十四五”以來,江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8.5%,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布在江蘇,1/5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江蘇制造”。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就是圍繞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匯聚國內外科技創新力量,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40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將現場發布
據悉,本屆大會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將組織中國科學院、清華、北大、牛津、劍橋等國內外大院大所大學的40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現場發布,對接1000多項企業技術轉移需求,推動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江蘇轉移轉化和產業化,聯合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夯實江蘇產業科技創新基礎。屆時,140家左右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300多名國際國內高層次專家將云集江蘇,其中包括各大知名高校的校長、院士60多人,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境外知名科研機構負責人40多人。
蔣洪介紹,一批前沿成果也將在大會上亮相。產業創新洽談區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7個領域,展示了“氮化鎵單晶襯底”“PEG化長效降糖藥物”等一批代表性成果和戰略性產品;重大創新平臺洽談區按照“四個面向”主題設展,展示了“CMOS毫米波芯片和集成相控陣”“國產大飛機C919起落架”“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模型”等大院大所成果。
撮合校企聯合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
本屆大會以“1+4+N”為總架構,即1場主題大會、4場專題活動和30多場的地方及園區系列分會,突出“產學研”與“洽談對接”。為何采取這樣的辦會形式?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張穎在答記者問環節介紹,33場地方園區峰會實現了省內13個設區市全覆蓋,其中18場在國家級高新區、8場在省級高新區,這將有利于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高新區集聚,充分體現了高新區是科技創新主陣地,也體現了江蘇省園區經濟的特色。“33場活動90%以上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分會活動將根據地方園區產業企業創新需求,搭建產學研對接合作平臺,撮合企業和高校院所聯合開展產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自主可控。”
目前,大會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會前通過江蘇省產學研合作智能服務平臺設立大會線上專區,發布中國科學院及各地高校院所最新科技成果、高層次創新團隊及江蘇企業技術需求信息。目前已開展供需信息智能匹配和雙向推送5萬多項次,發布前沿科技成果1620多項,企業技術需求2370多項。在前期對接的基礎上,各市推薦重點意向簽約項目110多項。
現代快報+記者是鐘寅
(校對 張靜超)
標簽:
- 01 消費業態不斷多元化 千年古鎮改造升級迎來新生機
- 02 中國出境游再擴容,全球旅游業喜相迎(國際論道)
- 03 屬豬人:你恐怕要火了,10月數錢數到手抽筋!
- 04 客場3:0完勝大連人 河南隊中超兩連勝
- 05 特斯拉專用露營帳篷,可以使用原車空調,你覺得這種設計咋樣?
- 06 40萬車主,75%的女性用戶!87國銷售!歐拉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 07 長城炮堅持“用戶共創”迎50萬輛線下,全球化目標劍指前三
- 08 【韓系動向1074】現代起亞印度市占率超23%,豐田僅3.4%!
- 09 開啟全新“技術平權”時代 奇瑞探索06上市11.69萬起售
- 010 今后9周,四大生肖喜氣蒸騰,日子越過越順,愛情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