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熱推薦:臺州大陳島:實施“藍色海灣”項目 續寫“紅色墾荒”故事

            2023-04-23 09:51:55來源:杭州網

            在距臺州市椒江區東南29海里的東海海面上,大陳島似珍珠般散落在藍天碧水間,海島上的雕塑和農居墻面的涂鴉,彌漫著當地獨特的文化風情。作為國家級生態鎮和省級海上森林公園,大陳島以巨型礁石、帽后沙礫灘、藍眼淚這些絕美自然奇觀和悠長的海岸線著稱,岸線九曲十八彎,總長60.4公里。


            (相關資料圖)

            這是一個因為467名年輕志愿者的墾荒行動而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上世紀50年代,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氣的年輕人響應團中央的號召,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將一個滿目瘡痍的大陳島建設成為花果飄香、漁業興旺的宜居家園。

            2019年以來,大陳島連續獲得國家和省級藍色海灣資金支持,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1.2億元,省級財政資金支持2647萬元。項目包括砂質岸線修復、烏沙頭侵蝕岸線防護加固、生態廊道工程、植被恢復工程共4個子工程。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在保護、修復、提升上狠下功夫,藍色海灣整治項目讓新時代的大陳島再度續寫“紅色墾荒”故事,走出一條綠色發展道路。

            水清灘凈

            海島生態藍圖基本呈現

            位于下大陳島西端的梅花灣,距離碼頭不遠,因其避風港的形狀酷似梅花的花瓣而得名。

            在這兒,可以邊吃海鮮邊看日出日落。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梅花灣是大陳島的“窗口”,有著大陳島CBD之稱。“游客上島首先看到的就是這片港灣,我們要讓這‘第一眼’就吸引住游客。”椒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當地居民回憶,過去的梅花灣污水直排大海,海域漂浮著垃圾,但藍灣整治工程后梅花灣水清岸綠,面貌煥然一新。筆者在現場看到,沿線原先分布的已廢棄多年的漁粉廠和冷凍廠殘留建筑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將5個觀景平臺和1個親水平臺串聯起來的長約467米的梅花灣海岸親水棧道。

            而在海灣的另一頭,2022年12月剛完工的砂質岸線修復工程讓梅花灣西側岸段新添了一處砂質岸線沙灘?!按箨悕u大部分海岸線為基巖岸線,砂質岸線特別珍貴?!?大陳島生態修復項目委托單位——浙江大陳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砂質岸線有著特殊的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大陳島進行砂質岸線修復和建設,對于保護岸線資源意義重大。

            作為大陳島生態修復項目的重頭戲,項目總投資概算約13863.6萬元的3處砂質岸線沙灘也徹底改變了大陳島沒有沙灘的歷史,人與海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位于上大陳島丁溝頭岸段、下大陳島土地堂岸段和梅花灣西側岸段等3處沙灘取材經過精挑細選:這些沙灘原先灘面高低不平、砂質粗糙不均勻、灘面破損嚴重,景觀和親水功能有待提升;而修復后沙灘的海砂分兩層回填,底層砂采用卵石,上面再覆蓋表層砂,這樣的沙灘砂質細膩柔軟、穩定性較高。

            從高處俯瞰大陳島,這3處沙灘就好比玉帶沿著蔚藍色的海面輕柔鋪展,千姿百態,神韻十足。海浪就像調皮的小孩不停歇地跑上跑下,泛起一道道美麗的白色裙邊。

            砂質岸線修復合計修復岸線長度約908米、烏沙頭侵蝕岸線防護加固實施邊坡清理12302.2立方米、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的生態廊道建設約投資10426萬元、植被恢復工程恢復山體森林植被1448畝……經過長達44個月的修復,一幅“水清、岸綠、灘凈、灣美、島麗”的海島生態藍圖已在大陳島基本展現。

            生態廊道

            人海和諧展現墾荒精神

            大陳島是一個美麗的海島,自然鑄就了大陳島的生態,擁有造型雄奇的甲午巖,漁業資源豐富,但因為臺州海洋災害頻繁,岸線破損嚴重。

            如何在生態修復的時候,既保持景觀的原生態又展現海島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大陳島生態修復項目著力探索的一個創新點。

            作為海島墾荒精神的發源地,大陳島墾荒精神是大陳島的精神寶藏和獨特魅力。梅花灣海岸親水棧道,從登島界面開始沿著岸線一直延伸到大陳島核心景區——梅花灣風情街。棧道上的5個觀景平臺代表了5批上島的墾荒隊員,467米的棧道長度則代表了上島墾荒的467名墾荒隊員,游客在漫步海岸、欣賞海灣風情的同時,能更進一步了解大陳島的歷史。

            作為生態廊道的一部分,梅花灣海岸親水棧道在修復舊岸線的同時,也保持生態的完整性?!耙话銇碚f,人工岸線都是實體水泥澆注。而親水棧道采用直徑為800毫米的鉆孔灌注樁上現澆混凝土帽梁,帽梁上再擱置1.3米高的縱梁和實心板。這種設計,既將原人工岸線從4.8米提高至6.5—7.4米,提升了岸線的防護能力,又讓游客盡可能地親近大海,打通了向海的藍色通道。”浙江大陳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

            原來的大陳島,道路狹窄,通行困難,未實現人車分流,給森林養護增加了難度。一條盤旋于大陳島山澗間的濱江生態廊道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這條生態廊道以生態慢步道為主,合計約4公里長,與碧海藍天、郁郁蒼木構成了別致的濱海風情?!芭c自然融為一體是這條生態廊道的設計特點。”浙江大陳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該廊道分東西兩條建設,東側廊道重在突出海洋地質特點,展示大陳島美麗海島風貌;西側廊道尊重海島郊野自然現狀,重在提升綠化水平,改善海島生態養護現狀。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條廊道還將大陳島周邊的景點“串珠成鏈”,在生態修復的同時助力海島的旅游。浪通門、甲午巖、大陳島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墾荒紀念碑、青墾文化舊址公園、兩岸鄉情文化園……根據沿線景點特征,由入口展示廊道、懸崖觀光廊道、人文景點廊道、樹蔭藝術廊道組成的東側廊道和由山體休閑廊道、生態郊野廊道及原交通道路組成的西側廊道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建立通道

            產業結構轉變促進共富

            清晨,鳳尾山頂,高聳的墾荒紀念碑沐浴在陽光中。沿著臺階一路向上,道路兩側錯落有致、色彩和諧的綠化植被讓這座有著古老歷史的海島再度煥發青春。“大陳島的植被恢復工程共建設面積83.67公頃,采用林相改造、人工造林和直接補植的方式實施。”浙江大陳島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林地清理時,盡量保留原有的楓香、烏桕、黃檀等各種喬木樹種和具有觀花觀葉效果的映山紅、馬銀花、厚皮香以及胸徑3厘米以上的常綠大灌木。”通過植被恢復,大陳島的現有森林覆蓋率已達60%以上。

            這一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進行曲”奏響了海島振興的樂章。2012—2022年這十年,從全年上島人數首超10萬到一個月客運量最高達8.24萬,從1間民宿發展至農家樂45家,大陳島肉眼可見的變化令人驚嘆。2022年,大陳島旅游總收入達到1.36億元,海洋經濟總產值、財政收入、島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1.24億元、3290萬元和64136元。

            島上最大的酒店、坐落在甲午巖景區的甲午巖度假村見證了海島旅游的迅猛發展?!?022年,度假村營業收入500萬元,相比前年增長明顯?!本频晗嚓P負責人說,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大陳島的旅游旺季。2022年這兩月,酒店房間基本爆滿。

            “通過藍灣項目建設,倒逼島上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的轉變?!苯方瓍^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沙灘、懸崖棧道邊坡整治等項目建設,越來越多的島民或就地或返回島上辦起了民宿和餐飲,實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的夢想。

            三處沙灘中,丁溝頭沙灘2.5公頃,面積最大,建成時間也最早。2022年五一期間,選址丁勾頭沙灘上方的拾光民宿對外試營業,結果一下子爆紅。拾光民宿2020年開建,投資超千萬元?!岸」搭^沙灘直接帶火了這個民宿,拾光民宿還配有游泳池,休閑配套上的升級也讓它在大陳島現有民宿中脫穎而出。”住店客人如此評價。

            周海華,拾光民宿的最大投資者,也是大陳島黃魚協會會長。站在拾光民宿院子里,向大海深處眺望,一個個巨大的圓形網箱整齊排列。這里就是周海華的黃魚養殖基地,年均產值達1億元。

            在大陳島,像周海華這樣探索漁旅融合模式的民宿老板正越來越多。充分利用海島資源優勢,培育發展海上休閑觀光等產業,推動海島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大陳島黃魚授權養殖企業14家,年產量達7000多噸,產值達8億元,占全省產量的2/3。

            立足家門口的海洋資源,大陳島依海富民的新路子正越走越寬。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