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等來錄取通知書,大學新生雀躍期盼新旅程

            2023-08-02 07:38:24來源:東方資訊

            這個暑假,錫城高中畢業生陸續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開啟人生逐夢新篇章。收到錄取通知書,這些學子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線,即將奮力奔赴未來。連日來,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感受到了許多考生被錄取的喜悅,記錄了高考成功背后的勵志故事。

            收到001號通知書 一家四代人成為校友

            今年,蘇州大學001號本科錄取通知書日前被送達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畢業生繆洪赟的手中。她被蘇州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成為家族中第四代“蘇大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份錄取通知書我將珍藏起來。”繆洪赟說,錄取通知書是輔仁高中1990屆校友、蘇州大學副校長吳嘉煒給她頒發的,收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的激動心情她清晰記得。在高考后填報志愿時,一心學醫的繆洪赟把蘇州大學作為第一志愿,填報了臨床醫學專業。

            投身醫療事業,是繆洪赟高中時就立下的志向。其實最初我只是為自己立一個目標,并沒有很清晰的規劃,高一時還曾害怕如果自己以后成為一名醫生會承擔不住生命的重量。高中三年,她看到眾多醫務人員憑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抗擊疫情、用仁心和愛溫暖著一個個市民,她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害怕自己承擔不了一個生命的重量,也許是學醫最好的心態。”對繆洪赟來說,結合自己的高考成績最終填報蘇州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是綜合了所有情況后的理性選擇。“在填報這個志愿之前,我在網上查過,也走訪學醫的親戚朋友了解情況。”繆洪赟說,她知道選擇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的過程長且不輕松,邁入工作崗位的時間一般也會更晚,但她做好了心理準備會用良好的心態面對。“我們高中三年氛圍挺好,大家心態也不錯,相對來說沒有感受到那么大的高考壓力。未來如果遇到困難,那我就勇敢去面對。”

            “從小就聽家里人說笑,以后我也上蘇州大學就好了。我對這所學校有過向往,也有過叛逆,最后被蘇州大學錄取是緣分。”繆洪赟的身份即將轉變為蘇州大學2023級本科新生,成為家族第四代“蘇大人”。她的外高祖畢業于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外公畢業于蘇州大學,母親也畢業于蘇州大學。繆洪赟介紹,小時候她跟隨母親多次去過蘇州大學,校園里秀麗的江南風景,教學樓濃郁的文化氣息,都長久地印刻在她的腦海中。“和家里長輩成為校友,在我心里,對蘇州大學的認同感不自覺地會增強很多。”

            即將成為大學生的暑假,繆洪赟堅持打羽毛球。她知道,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擁有良好的體魄,才是以后治病救人的前提。

            雙胞胎兄弟進同一所高校 為國家建設盡一份力

            無錫市第一中學雙胞胎兄弟鄭皓瀚、顧偉棟倆默契十足,分別以638分、636分的成績被蘇州大學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以及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

            鄭皓瀚介紹,他們兄弟倆性格都屬于穩重內斂型,兩人逐夢理想高校的路上,通過互相監督、各自探索發揮出組合的優勢。

            其實兩人的學習經驗并不是復制對方,而是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們表示,對于自己擅長的數學、物理等學科,他們會保持互不打擾,而其他學科他們會在各自探索的基礎上互相幫助。

            進高中后,起初兄弟倆的英語并不具有優勢,“高中各科要均衡發展,我在高一時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鄭皓瀚摸索出的方法是跟著原版電影一句句讀臺詞,“有些電影片段的臺詞,還有像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稿,我都能背出來。”一年的沉浸式學習讓鄭皓瀚的英語成績有了明顯提升。這讓顧偉棟有了壓力:“我們同一個英語老師教,一年后他英語成績總比我高,有時能高出10分,我也開始想辦法提升。”顧偉棟的方法是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文版并逐字查字典翻譯,高二暑假他把一本大約300頁的雅思詞匯背了下來。“我們的英語老師施曉明很負責,每次我寫了讀后續寫發給她看,她都第一時間修改后反饋給我。”顧偉棟說。在各自探索的同時,兄弟倆平時會一起讀英語報,互相推薦題目一起商量。最終兩人高考英語都考了135分。

            兄弟倆高中并不同班,但都喜歡運動健身。“我更傾向于跑步、做引體向上等,顧偉棟是學校武術隊成員,平時練習棍術、拳術等。”鄭皓瀚說,學校給了他們探索興趣愛好的空間,讓他們養成了保持運動的好習慣,“堅持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愉悅心情。我們高考前還會每天堅持慢跑、打拳等。”兩人高中期間在體育方面小有收獲。鄭皓瀚曾在學校運動會的引體向上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三名,顧偉棟曾和同學一起,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首屆傳統武術精英賽并獲得一等獎。

            填報志愿時,幾經商議兩人還是填報了同一所學校,根據各自興趣愛好選擇了不同專業。不過兩人都表示,他們是根據國家的發展趨勢和需求選擇的專業,希望將來能為國家建設盡一份力。

            標簽:

            上一篇:上半年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裝機71%—— 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新突破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