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后的故事】太空實驗令人著迷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張曉華 張蕾
“看著鋯金屬小球在無容器實驗柜體中懸浮、加熱融化、再輝、凝固……一切都太神奇了!”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室外展區,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大柱段模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談起不久前在核心艙內的第二次太空授課,大學生小林十分興奮:“從2013年神舟十號的第一次太空授課起,我就為之著迷,所以最終選擇了航天專業。”
(資料圖)
10月10日,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室外展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兩位大學生用手機拍攝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大柱段模型。光明網記者?季春紅攝/光明圖片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入軌。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艙內可以部署25臺科學實驗柜,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就是其中之一。
“每臺實驗柜都是一個小型太空實驗室,支持開展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張璐,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集成技術中心團隊負責人之一,無容器材料實驗柜正出自其團隊之手。“每個實驗柜的研制都涵蓋結構、氣液制冷、供配電、高速通信、航天工效學等多個學科,復雜程度不亞于衛星,同時還要滿足空間站后續十年的科學實驗需求……”這樣的實驗柜,張璐團隊要完成13個。
“有新的實驗項目,我們要同科學家不斷溝通,把實驗柜的備品、備件提前準備起來,并想辦法把更先進的技術帶上去……”時間緊、任務重,整個團隊一刻也不能放松。
“問天”成功轉位,“夢天”蓄勢待發,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依托艙內科學實驗機柜、艙外試驗裝置和巡天空間望遠鏡,中國空間站在建造階段共安排近百項實驗研究項目。轉入常態化運營后,空間站將實施更大規模科學研究,為未來我國開展近地以遠的載人空間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學和技術積累。
張璐團隊只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眾多團隊的一個縮影。正是航天人三十載的櫛風沐雨,才鑄就我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實現產品全部國產化、部組件全部國產化、原材料全部國產化、關鍵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
“中國航天在我心中播下一粒種子,如今它已長成參天大樹”“中國航天這種探索未知的精神,賦予我獻身科學的力量”“我們必將邁向更浩瀚的星辰大海”……如今,越來越多青年人加入中國航天的團隊中,面向浩瀚宇宙,奮楫篤行!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25日?04版)
標簽: 太空實驗
- 01 什么是除息日? 除權除息日一般漲還是跌?為什么除權除息日會大跌?
- 02 KDJ金叉是什么意思?rsi金叉是什么意思?日線kdj金叉能不能買?
- 03 股票買賣手續費是多少?股票買賣的時候怎么收手續費?撤單一次收多少錢?
- 04 美國的非農數據一般在幾點發布?今晚非農數據利多黃金嗎?
- 05 銀行卡年費一年扣多少錢?建行卡長期不用扣年費嗎?銀行卡一年扣多少卡費?
- 06 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是什么意思?離岸外包與近岸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 07 什么是市場營銷?銷售等于市場營銷嗎?市場營銷是什么意思?
- 08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公務員招考即將開始 計劃招錄3.71萬人
- 09 熊教授靈芝首烏養發烏發精華系列產品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 010 醫技精益求“睛”“醫”心守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