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江西省南昌市光明社區:托起最有溫度的“夕陽紅”

            2022-12-05 06:43:4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手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日報記者 王洋 李玉蘭 胡曉軍

            時已入冬,墻上綠意猶在的爬山虎、窗戶上晾曬的臘肉、露天晾曬的衣服……邊邊角角滿是煙火氣,這里是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彭家橋街道的光明社區。

            這是一個樸素簡單的老舊小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3,老齡化情況相對嚴重。然而,我們卻在此處感到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這股生命力來自哪里?看著居民活動中心、球場、老人食堂等便民場所,感受社區人員和居民親如一家的狀態,我們找到答案——黨建引領下的優質社區服務。黨組織成為社區的領頭人,黨員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內各項工作的發展,不斷回應居民提出的需求,服務好每一位居民,照顧好每一個家庭。

            漫步社區時,耳邊傳來“嘟——嘟——”的聲音,張則林正乘著電動車查找社區內未修理的死角。“張大爺是黨員,十幾年如一日義務幫街坊鄰里修水管、換門鎖,還承包維修社區內公共設施。”光明社區副書記徐玫玫介紹,“在張大爺的帶動下,社區志愿者組成了‘張則林愛心幫忙團’,為居民們提供義務維修服務。”

            張則林愛心幫忙團是光明社區趣緣型社團黨支部建設模式的成果與縮影。社區共有16個興趣社團,每個社團都成立了黨支部,黨員發揮旗幟作用,帶動群眾參與到社區管理和志愿服務中。在光明社區,像張則林一樣的志愿者有1000余人,他們身體力行宣傳志愿服務精神,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循著空氣中香甜的花香,我們走到街角的蔥郁的桂花樹下,居民正三五成群坐在樹下閑聊。雷紅蕓阿姨感慨地說:“這棵桂花樹在社區好多年了。社區翻新時我們舍不得這棵樹,社區聽取大家意見后將樹留了下來。”

            “社區做得真恰噶!”一旁的黃建權老人豎起大拇指,“恰噶”是南昌話中“很好”“真棒”的意思。“社區開辦老人食堂把服務做到我們的心坎上。中午去食堂吃一口熱乎乎的飯,鄰里街坊坐在一起拉家常,生活得很幸福。”

            “退休后比上班時還要忙!”陶潤香阿姨笑呵呵地說,“忙著參加社團活動,忙著做志愿者,忙著上社區公共課,時間安排得很緊,一天生活豐富多彩,過得特別充實。”

            “生活充實”“日子幸福”是光明社區居民和我們聊天時所吐露的樸實的感受。民生無小事,社區是關系群眾生活滿意度最直接的抓手,也是基層治理的關鍵。光明社區以黨建引領社區建設,讓老人們有所養、有所樂、有所為,托起最有溫度的“夕陽紅”。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5日?08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