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世界熱資訊!進百家門,聽百家情,解百家難

            2022-12-28 05:46:24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講述人:上海市崇明區港西鎮“老潘”調解工作室創辦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 潘永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潘”調解工作室是2015年成立的,但我從事調解工作已有30多年。我曾在派出所工作,后擔任港西社保大隊支部書記,2010年又進入了港西鎮人民調解委員會。

            雖然都是做群眾工作,但調解員還是有些特殊性——得堅持進百家門,聽百家情,解百家難;除了說話要軟,讓當事人心平氣和,還要具備很強的耐心,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直至調解成功。

            我曾調解過一起家庭糾紛:為了93歲老母親的贍養及財產繼承問題,一家6個兄弟姐妹發生矛盾。因為老人一時之間找不到自己放在家里的存款,子女之間便生猜疑,都認為是別人拿走了母親的錢。我幾次上門做工作,還多次邀請已與這個家庭斷絕來往的二兒子參與調解。

            起初,二兒子不同意,二兒媳也是冷臉相待,我就“捱進門,自得凳”,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幾次下來,二兒子終于同意參與調解。后來,在老人和所有子女的見證下,大家在老人家中找到了“丟失”的存款。這下,子女們之間的誤會解除了,他們達成協議:輪流照顧母親的日常起居,給她一個幸福晚年。

            當然,調解工作的成功不能只靠“軟”和“磨”,有時必須剛柔相濟。在多年摸索中,我總結了一套“5+1”調解法:“5”即“望、聞、問、切、斷”,“望”是指要親自到現場查看,“聞”是指要認真傾聽當事人敘述,“問”是指要對疑問之處仔細詢問,“切”是指要了解事情的癥結所在,“斷”則要求對案件作出初步判斷,不能當斷不斷、和稀泥;“1”是“輿論評議法”,即將那些不涉及隱私、適合公開的矛盾糾紛向一定范圍的群眾公開,讓圍觀群眾說道說道,促成糾紛雙方和解。在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下,我們接手的數百個案子調解成功率接近100%。

            今年年初,“老潘”調解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十佳調解品牌”稱號。更讓我高興的是,“老潘”調解工作室成立后,在港西鎮12個行政村設立了專門聯絡點,目前已經有40多人加入了我們的調解隊伍。我會努力壯大這支隊伍,為推進基層群眾自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自己的貢獻。

            項目團隊:

            光明日報記者?陳之殷、胡曉軍、陸健、任鵬、顏維琦、王洋、劉平安、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方成、楊小安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28日?07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