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他們為火車“穿針引線”
(資料圖片)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二調,17道調車信號好。調車長明白……”2月6日1時45分,騰格里沙漠南緣,氣溫已降至零下16攝氏度,位于寧夏中衛市的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迎水橋車站鐵路編組場內,調度車間甲班二調調車長張昊忙得熱火朝天。
迎水橋車站甲班二調主要負責寶中、包蘭、干武、太中銀方向的貨物列車解編任務及貨物線取送作業,是全局運輸組織的關鍵節點之一。調車作業是鐵路上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之一。在鐵路交通高度智能化的今天,日常調車作業中列車的編組、解體,車組的摘、掛等工作還得由人工完成。
“伙伴們一天至少要在線路上工作12個小時。通常一天下來,一名調車員要‘吊’在冰冷的車幫上數小時。有的在道砟上一走就是2萬多步,在車輛上爬上爬下近百次,一雙鞋3個月就穿爛了。他們將到達的列車一輛輛解體,對出發的列車重新編組,使南來北往的列車重新排列組合整裝再發。”調車指導楊波深有體會地說。
露天的鐵路編組場寒風刺骨。張昊和二調7名青年全副武裝,呵出的水汽在圍脖、帽子上形成冰晶,眼睫毛都凍得粘到一起。他們對4500多輛車體分解再重新編組,為一列列火車“穿針引線”。張昊有一項絕活兒——迎水橋編組站4個場200多組道岔編號和40多條股道的有效長和容車數,他能做到“一口清”。長期工作中,他還琢磨出了調車“秘訣”,提煉出“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問一遍,及時提醒一句”的“三多一提醒”調車工作法,有效提升了調車效率。
調車工作對調車人員的觀察和反應有極高的要求,每一趟車、每一鉤活,機車走行到什么位置,與股道的停留車輛還有多長距離,掛幾個車、甩幾個車,什么時候摘、什么時候接,調車長都要與連結員、機車乘務員密切配合,每一個判斷、每一個信令都必須準確無誤,保證機車車輛連掛妥當、甩掛到位。
“要想在甲班二調干,必須過三關,即要有一個好腦子、一副好臂力、一手好業務。”張昊告訴記者,他根據自己的身高、手臂長度等,總結出一套快速連接制動軟管的方法,接制動軟管比以前快了好幾倍。連結員王小剛通過精準預測車速并參考股道上停留車位置、彎道情況、坡度、車重等因素,能夠精準掌握車速車距。
春運以來,甲班二調已精心解編列車72000多輛,以青春護航“鋼鐵駝隊”的安全。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8日?10版)
標簽:
- 01 快訊:比亞迪秦plusDM-i 2023冠軍版曝光,續航升級到1310km!
- 02 還要啥單車?春節試駕奔騰B70S 2.0T!
- 03 歐尚Z6 智電iDD推出全國首個電混雙驅終身質保政策
- 04 廣東出現“索馬里”海盜?!碰瓷黨該治治了!
- 05 應急科普丨事關孩子,提前知道!
- 06 哈弗H9開了7年,貶值15萬,沒普拉多保值但二手挺值得買?
- 07 【全球新視野】11家中國品牌乘用車,8家正增長,6家增長上雙
- 08 焦點熱議:蔚來充電樁76%電量服務其它品牌,比亞迪占17.6%,說明蔚來更強?
- 09 天天消息!理想MPV很大概率長這樣!純電是巨大冒險?
- 010 今日看點:靴子落地,雷諾、日產已達成聯盟重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