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葉玉如代表:助力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資料圖】
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疫情給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沖擊。面對種種挑戰和壓力,國家仍然大力支持科技和教育。過去五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作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奮,也深受鼓舞。
五年來,國家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不斷夯實發展的人才基礎。香港擁有多所優質大學,可以在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下,多所香港高校先后進駐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合作辦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于去年九月正式開學。針對國際科學發展前沿以及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港科大(廣州)主動布局了一批跨學科、跨領域的新興前沿學科,同時與香港校園發揮互補優勢,協同發展。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構建新型舉國體制,組建國家實驗室,分批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香港有很好的科研基礎,香港科學家對于參與國家科技創新發展也有很高的熱情和積極性。香港可以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我一直希望可以推動在香港成立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香港擁有不少從事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學者,也有很好的創新平臺支撐,包括已經成立的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研究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以及相關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特區政府近期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表示,會預留60億元設立生命健康科研學院。這些都可以成為建設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國家實驗室的重要支撐。有了國家實驗室這樣的平臺,相信香港科學家可以大展所長,在國家科技發展大局中擔任更積極的角色。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相信香港可以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光明日報記者龔亮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1日?12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