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火海逆行 書寫榮光 世界要聞

            2023-05-03 05:44:1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勞動者之歌】

            光明日報記者 楊桐彤 光明日報通訊員 童文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這個“五一”,有一群人奮戰滅火一線50余個小時,終將云南省昆明市周邊一座山上的火災撲滅。

            還是這一群人,在4月2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他們就是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

            “這份榮譽既是對我們這支年輕隊伍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們繼續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鞭策與激勵。”特勤大隊大隊長周宏宇堅定地說。

            火海敢闖,不顧個人安危

            “做好準備,現在出發!”4月11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突發森林火災,特勤大隊接到命令立即出動。

            火線有30余公里長,火焰最高達四五十米。火場情況復雜,危險無處不在。“由于飛火導致山腰底部產生新的火點,短時間內形成連片的爆燃火場,如果當時再晚回撤兩三分鐘,我們的隊員將會被卷入熊熊烈火之中。”周宏宇回憶說。

            游走在生死邊緣的驚險,并不能阻擋特勤大隊隊員們滅火的腳步。4月16日,剛鏖戰100余個小時,艱難完成撲救玉溪江川森林火災的他們,沒有任何休息,就又乘車去往昆明安寧火場滅火。“今年2月1日至4月30日是昆明市森林高火險期,僅3月底至4月中下旬,我們就趕赴了六個火場。”特勤大隊二中隊中隊長謝孳向說。

            不只限于云南,特勤大隊還是輻射全國的綜合應急救援的尖刀拳頭力量。

            2022年8月,特勤大隊行程近千公里,馳援重慶火場,用13個小時抵達集結地點,比規定時間整整提前了5個小時。在這次任務中,特勤大隊負責面積最大、最受關注的火場——縉云山火場。面對不斷逼近的幾十米火墻,他們決定主動出擊,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將整個火場威脅最大的火頭堵住。“面對火海,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趕緊撲滅!”參與此次任務的特勤大隊一中隊六班班長高云飛說。為此,高云飛3天只睡了5個小時。

            多樣全能,“全災種大應急”頂得上

            2021年11月,4名地質人員在云南哀牢山野外作業時失聯。特勤大隊100名指戰員進行增援,奔赴被稱為“人類禁區”的原始森林。

            “我們人均負重超過20公斤,主要攜帶救援裝備和給養物資,翻越了34個山頭,到后來攜帶的飲用水已經用光,感覺嗓子都要起火了。”高云飛事后回憶。

            沒有路就用砍刀開路,沒有水就接露水飲用。這100名指戰員憑借頑強的斗志,經受住了兇險地形、極端天氣、心理忍耐極限的考驗,最終完成了任務,并創造了山岳救援復雜地形條件下夜間救援行動的紀錄。

            “特勤大隊自轉隸組建以來,擔負的任務就由單一森林消防轉變為應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例如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山岳救援等都要頂得上。”周宏宇說。

            同樣是在2021年,15頭亞洲象順利地“北上南歸”,離不開特勤大隊的守護。

            在接到這個特殊的任務后,隊員們星夜兼程地守護了象群116天,先后轉場玉溪、昆明、紅河、普洱4州市10縣區,監測象群活動1266公里,空地跟蹤2390小時,標繪要圖377份,為全程保護亞洲象架起了“空中之眼”。

            不懈努力,書寫責任與榮光

            “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這12個大字醒目地雕刻在特勤大隊營區里。

            特勤大隊“特”在哪里?

            “特勤大隊就是為任務而生,特別是急難險重任務,別人完成不了我們要能去完成。”周宏宇表示,這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而這個英雄集體,主要由90后和00后組成,平均年齡只有25歲。“新生一代,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創造力很強、靈活度很高、知識面很寬,所以在帶隊伍的過程中,我會把握住每一個人的特點。”周宏宇總結。

            隊員們雖然年輕,但訓練起來一點也不含糊。早操一個5000米、每日一組力量訓練、一星期兩次負重跑、每周一次達標考核,同時每天利用開飯前20分鐘的點滴時間,組織器械、爬繩、抗眩暈訓練……他們日日練、月月抓,打下了堅實的體能基礎。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大隊自組建以來圓滿完成330多起森林火災撲救和各類救援搶險任務,被應急管理部記集體三等功和集體一等功各1次。謝孳向也因在重慶山火救援中作戰成績突出,獲得了個人二等功。“這些是榮譽,更代表責任。我們要不斷突破自己,比之前做得更好。”謝孳向說。

            如今,特勤大隊正吸引著更多年輕人加入,最小的隊員剛滿18歲,他們將繼續用青春書寫特勤大隊的責任與榮光。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03日?02版)

            標簽:

            上一篇:森林成美景 資源變產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