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到農村去扎根成長

            2023-05-05 05:51:59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講述人: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 李濤

            我出生在四川省綿陽市,但從小跟著外婆在農村生活。夜空中的螢火蟲、稻香遠飄的水田、清澈見底的溪流時常縈繞心頭。大學本科畢業后,我進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工作,開始關注城鄉教育問題。之后,攻讀碩士、博士,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做了博士后,一直致力于農村教育研究,對農村青年的關注越來越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代變遷,農村教育也在悄然改變,尤其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有更多青年愿意扎根鄉土、反哺故鄉,如同點點星光照亮了農村未來的發展之路。

            2013年以來,我與團隊對我國中西部20多個省區市的偏遠鄉村學校展開了大樣本定量調查,又在四川和廣西對農村教育展開了長達三年的田野駐村調查和定性研究。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年正奔赴鄉村,參與到鄉村教育、鄉村振興等社會實踐之中,為改變鄉村社會默默努力。

            現實中,鄉村青年教師多來自農村家庭,平時居住在鄉村學校周圍,有明顯的本土化特征和日常鄉土經驗。近年來,非師范生比例在快速升高,更容易發揮多學科融合的教學優勢。鄉村青年教師正在為鄉村振興、鄉村教育注入強勁動力。

            比如,很多鄉村青年教師肩負著控輟保學、教育扶貧、農業指導、安全檢查等多項社會職能。在脫貧攻堅中,他們通過“結親”“交友”等方式走入農村貧困家庭,利用項目幫扶等多種渠道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他們中的很多人,與農村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示范與推動作用。記得有位青年教師曾對我說:“我的夢想就是讓鄉村孩子學知識、做好事,讓他們有能力改變自身、家庭和家鄉的面貌。”

            近幾年,有很多農村青年學子選擇回鄉創業就業,為家鄉發展盡己所能。我負責的“疫情背景下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綜合調查”課題組于2020年開始對應屆畢業生展開年度追蹤調查。研究發現,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間,“教育領域”都是農村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占比最高的行業,農村籍畢業生比城鎮籍畢業生更傾向于去縣城及以下的基層就業,也具有更強烈的基層創業傾向。

            這些寶貴的調研經歷,讓我看到有更多青年正扎根祖國廣袤土地,為鄉村振興貢獻聰明智慧。如今,有更多力量充實到我們的研究團隊,也有更多畢業生投身鄉土中國。作為一名學者,我會帶領更多學生潛心治學,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李曉?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05日?07版)

            標簽:

            上一篇:青春與大運同行 五四青春歌會在成都舉行|全球聚焦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