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探訪杭州亞運村

            2023-06-18 05:41:4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 東 見習記者 劉 習

            隨著杭州亞運會臨近,來自亞洲各國家、地區的運動員將開啟怎樣的“亞運生活”,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日前,記者前往杭州亞運村,提前感受運動員的“村”里生活。

            杭州亞運村位于錢塘江南岸,作為杭州亞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共計有108幢建筑,賽時可以同時容納近2萬人。它由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國際區和公共區組成,串聯各個區域的是充滿杭州亞運元素的道路,比如拾久街,諧音“十九屆”;蓮蓮路,取自杭州亞運吉祥物當中的“蓮蓮”。


            【資料圖】

            來到亞運村,記者首先產生的疑問是:這么大的場地,能實現快速便捷通行嗎?

            答案是沒問題!在這里,零排放、無污染的擺渡車是村內最佳交通工具,在比賽期間,“村民”們通過手機就可以提前預約。擺渡車運行的路線涵蓋住宿、餐飲、健身、休閑、注冊等方方面面。

            亞運村最引人矚目的是占據“C位”的國際區,它位于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之間,在亞運會期間是非常重要的公共活動區。國際區包括4幢單體建筑,包含旗幟廣場、商業街、村長院等設施。整個國際區設計引入“城墻”概念,一體化幕墻汲取了傳統文化瑰寶《富春山居圖》的元素,形成了蘊含杭州韻味的建筑立面。

            亞運村“歡迎中心”,是所有參賽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等抵達后的第一站。他們將在里面完成初次進村的各類手續辦理,比如注冊、報名、住房分配等。

            離開“歡迎中心”,乘坐擺渡車即可到達運動員村。

            賽時,運動員村將設有8個居民服務中心、49個住宿服務臺,同時還設有綜合門診部、NOC(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服務中心、競賽信息中心、興奮劑檢查站、餐廳、健身中心等配套設施。

            在服務中心,記者看到,這里可提供問詢、意見征集、投訴處理、失物招領、文印、信息查詢、會議室預訂等服務。內設電視轉播、文印、上網、網絡電話區等功能區,還貼心地設置了洗衣收集點。

            記者來到運動員村其中一間房間,這是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四室三衛,賽時可供7名運動員入住。每套房間客廳配備了電視,陽臺配置了洗衣機。考慮到籃球、排球等項目運動員身高的特殊需求,賽時主臥將按照居住人數的7%配置床伸展器。

            村里的餐廳自然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記者看到,運動員餐廳可同時供4000多位運動員用餐。餐廳設置飲料、冷餐和常溫餐、熱餐、明檔四個餐區。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杭州亞運會綠色辦賽理念,運動員餐廳由小學改造而成,賽后會恢復成學校。

            為確保杭州亞運村的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食源性興奮劑事件零發生,亞運村將確保食物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安全,其中包括食材的安全可靠,以及餐飲加工過程的安全規范等。

            此外,亞運村運動員村還設立了綜合門診部,這里設有多達11個臨床科室和5個醫技科室。屆時將為運動員、隨隊官員等提供急救醫療服務、常規醫療服務及定點醫院轉診服務。

            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體現在亞運村的方方面面。運動員房間內,漱口杯、衣架均采用麥秸稈材質,環保可回收;亞運村“村民”光盤行動、自帶環保袋、隨手關燈等綠色行為均可在“云上亞運村”低碳賬戶積分并兌換禮品;智能陽光廚房通過物聯智管、視頻AI分析、人臉識別等技術,實施預警督辦閉環管理。

            亞運腳步漸近,杭州亞運村的面貌陸續揭曉,亞運村運行團隊也日漸成熟。6月下旬,這里將迎來首批入住的測試賽運動員。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18日?04版)

            標簽:

            上一篇:新消息丨白石老人的畫意詩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