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與鯨類共享蔚藍大海

            2023-08-14 05:41:2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相關資料圖)

            與鯨類共享蔚藍大海

            講述人:廣西科學院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默

            中國擁有遼闊的海洋國土,生活著中華白海豚、布氏鯨、綠海龜等旗艦物種,分布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的濱海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了難以估量的生態服務價值。而我,因為《動物世界》和海洋主題郵票產生了對大自然特別是鯨類動物的興趣,逐步走上了研究與保護海洋哺乳動物的道路。

            鯨,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很長一段時間,除了長江江豚、東亞江豚等小型齒鯨類外,體型龐大、常與傳說相伴的須鯨類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直到2018年,廣西北海市政府對外發布了重磅消息:潿洲島海域發現了中國大陸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鯨類生活群體——布氏鯨群。在消息公開之前,我已在這片海域追尋了它們3年。

            在茫茫大海上尋找鯨魚并不容易。當最初的興奮勁過去,眼中只剩下單調的天空和大海,時間仿佛停滯了,但我和隊友仍緊抓著望遠鏡和相機,生怕錯過一絲一毫的機會。突然,船左側海面沸騰起來,這是布氏鯨在釋放氣泡驅逐魚群!隨即,身后傳來巨物擊破海水的聲音,我們趕緊轉身,只見一座黑色“小山”升出水面,然后裂成了“Y”形,這是布氏鯨在張嘴捕食魚群!十多秒后,布氏鯨緩緩合攏嘴巴,再次潛入大海。我們在甲板上興奮地歡呼:“找到布氏鯨了!”

            布氏鯨出水捕食,吸引眾多紅嘴鷗前來。陳默攝/光明圖片

            布氏鯨的發現,讓潿洲島成為全國唯一可以穩定觀察到大型鯨類的旅游目的地。5年間,世界各地鯨豚愛好者紛至沓來。在北海市政府積極引導下,觀鯨產業日漸規范。

            觀鯨也為島上的旅游業帶來了新面貌。以往,每年春節后到4月是潿洲島的旅游淡季。而布氏鯨在潿洲島海域主要停留時間是12月底到4月初,這讓過去的淡季成了重要的旅游節點。

            觀鯨不是把船開到鯨的身邊就行了,而是有一整套科學規范的規則。不規范的觀鯨旅游,有可能造成鯨類受傷,或影響它們的捕食和繁育,因此需要對船只數量、行船方式、與鯨類距離、游客行為準則等作出詳細規定。

            數十年的世界觀鯨史告訴我們,開展觀鯨,促進海洋生態與瀕危生物保護是一條可行之路。我和團隊成員在開展布氏鯨調查與研究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推廣海洋教育,推動可持續的友好型“趕海”,推進科學、規范的觀鯨旅游。我相信,隨著我國近海海洋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觀鯨旅游目的地也會越來越多。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周夢爽、王美瑩、王斯敏)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4日?07版)

            標簽:

            上一篇:行知路上步履不停——記扎根鄉村四十年的行知教育實驗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