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聞:刷單、網戀、網游代練 這些騙局專門“套路”年輕人
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消費、社交、求職、娛樂活動都開啟了“云模式”。與此同時,一些騙子也悄悄盯上了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海淀法院法官以案說法為您揭秘網絡詐騙“新套路”,提醒您提高防騙反詐意識,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刷單兼職?
小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資料圖片)
小趙是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公司白領。2020年10月,他在網絡上結識了網友老楊,老楊告訴他一種賺錢的“好門路”,稱能夠幫助小趙從事淘寶店“刷單”返利掙錢。具體操作為小趙向老楊轉賬進行“刷單”,老楊會在交易成功后將本金和12%的利潤返給小趙,如果單子多的話一個月能掙上萬元。小趙一開始將信將疑,將自己賬戶的余額轉到了老楊的賬戶上。一周后,小趙果然收到了足額錢款,便完全放下戒心。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他陸續將近30萬元人民幣轉到老楊的賬戶上。過了幾天,小趙給老楊發微信詢問返利時間,卻發現已經被對方拉黑,電話也無法撥通。小趙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于是立即報警。后老楊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老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被告人老楊主動投案,到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且在家屬的幫助下退賠被害人小趙的全部損失,取得了諒解,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了被告人老楊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
法官提醒:
不法分子往往活躍在各種網絡兼職社群中,以發布刷單任務和“成功經驗”等虛假信息作引導,以“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為噱頭,巧妙利用受害者貪小便宜的心理,其目的則是騙取受害者口袋里的大額本金。有的要求受害者直接轉賬,有的則誘導受害者下載App或點擊鏈接購買虛擬商品,支付成功后根本不會發貨。法官提醒,大部分以刷單為名義需要個人墊資的兼職,都可能是詐騙。要警惕“賺傭金”“做任務”“刷信譽”等形式多變的刷單騙局,不輕易下載陌生人提供的App、點擊陌生人提供的鏈接或向陌生人轉賬,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網戀情深?
被騙的不僅是感情
小吳是一名28歲的單身青年。2018年,他通過某社交App認識了女生小麗,小麗不僅長相青春靚麗,而且與小吳相談甚歡,兩人加上了微信好友,很快墜入愛河。然而,當小吳準備和小麗網戀“奔現”之時,小麗卻說最近遇上了一些困難。她因父親生病欠下許多信用卡借款,如今面臨信用卡逾期實在不知道怎么辦。見“女友落難”,小吳立刻出手相救,通過微信向小麗轉賬27700元。兩周后,小麗又稱其父親的病需要二次手術,向小吳開口借10萬元。小吳意識到不對勁,遂向公安機關報案,后“小麗”被抓獲歸案。原來,“她”的真面目竟是一個名叫李群的男人!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群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被告人李群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群有期徒刑11個月,罰金1萬元,并退賠被害人小吳27700元。
法官提醒:
在交友網站上,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網絡圖片經營自己的“帥哥”“美女”人設,同時在和受害者聊天的過程中表現出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一面,讓受害者誤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當完全取得受害者信任之后,他們或提出借款、或誘導投資,最終使受害者“情財兩空”。法官提醒,通過網絡尋找“真愛”時,不可輕信“完美”的網戀對象,應仔細核實對方身份,注意對方賬號是否通過平臺的實名認證。當對方提出自己身處困境需要金錢、介紹投資途徑時,務必細心甄別,理性判斷。在發生金錢往來時,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雙方聊天記錄、對方賬號的實名認證信息、手機號碼、匯款轉賬記錄、欠條借據等),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報警,或通過訴訟途徑維護權益。
網絡求職?
就業不成反被騙
小美大學畢業之后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她在不少求職網站發布了自己的簡歷。簡歷發出不久,一家招聘群眾演員的影視公司聯系小美,約她線下面試。面試當天,公司人事陳華先向小美介紹了工作內容和薪資待遇。之后,陳華告訴小美因工作涉及尚未播出的影視劇,為防員工中途離職泄露“商業秘密”,入職前員工需要交納 “保密費”“保證金”以及兩個月的“食宿費”。小美稀里糊涂交了錢后,被陳華帶到了郊區的一處員工宿舍,在這里參與培訓等待拍攝機會。一個月過去了,小美并未接觸到所謂的影視劇拍攝工作,于是聯系陳華要求退費,但陳華卻再三推諉。無奈之下,小美向公安機關報案。此后,該案件四名犯罪嫌疑人周大、周二、陳華、韓亮均被抓獲歸案。經偵查,公安機關發現周大、周二在招聘網站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吸引被害人前來面試,陳華以收取“食宿費”“保證金”等名義騙取前來應聘的被害人錢款,后將被害人送到郊區韓亮處,四人累計涉案金額共計280572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大、周二、陳華、韓亮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四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其行為均是共同犯罪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任一環節均應對被害人的損失承擔責任。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周大有期徒刑3年8個月,罰金4萬元;判處周二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判處陳華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判處韓亮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4萬元。
法官提醒:
一般來講,求職、應聘工作本身不需要任何費用。因此,凡是打著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保證金、簽字費等名義在面試階段收取費用的,都有可能是騙局。有的公司甚至承諾應聘者培訓后包就業,但需先向指定借貸平臺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導致受害者工作沒找到反而背了一身債。法官在此提醒各位求職者,找工作過程中,可通過工商部門官網、企查查等平臺核實用人單位的背景資料。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F實中,當遇到用人單位或中介收取費用,要提高警惕性,切勿輕易支付錢財。如確需支付,要及時向收款方索要發票或收據,方便發生糾紛后維權。
高手幫你上分?
名為代練,實為詐騙
小蔣是游戲愛好者,他不僅喜歡打游戲,也喜歡在閑暇時候觀看游戲直播。2020年5月,他被一個叫“大河牛神”的游戲主播吸引,并加入了這個主播的粉絲群。“大河牛神”經常在群里發布一些“代練上分”的廣告。小蔣心動不已,于是添加了這名主播的個人微信向其購買游戲代練服務,當晚小蔣將自己游戲賬號和密碼告訴了主播。第二天下午,主播聯系小蔣,稱小蔣的游戲賬號因被官方檢測到多人登錄封禁了,自己認識游戲公司的內部工作人員,但是需要繳納一定的手續費進行解封。小蔣沒多想,便向主播微信轉賬22448元。后賬號一直未被解封,小蔣要求主播退費卻被對方拉黑并被移除粉絲群。小蔣察覺被騙,前往派出所報警。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主播“大河牛神”實名小何。2020年4月至8月期間,小何采用類似手段騙取8名被害人錢款共計89498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利用網絡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最終判決被告人小何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2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并退賠相關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法官提醒:
現實中,所謂的“高手”在代練期間,常利用外掛腳本導致受害者的游戲賬號被封,再以“解封”為名向受害者索要高額費用。更有不法分子獲知受害者的游戲密碼后盜取其微信號、QQ號,假裝受害者本人虛構事實向其親友詐騙錢財。法官在此提醒各位游戲玩家,不要輕易將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支付密碼等關聯信息告訴他人,如遇盜號,請及時登錄更改密碼,或向官方申請凍結。盡可能通過第三方平臺向他人支付錢款,警惕代練者收取“解封手續費”“內部操作”等名義的額外費用。注意留存交易證據,截取雙方聊天記錄、匯款轉賬記錄、游戲賬號異地登錄IP信息等證據,一旦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報警,通過合法途徑追回損失。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標簽: 游戲賬號
- 01 冬日滿級溫暖,智能滿配寵愛 2023款啟辰SUV雙子星智領上市
- 02 天天新動態:凱捷混動鉑金版首發亮相梵高再現光影大展
- 03 內蒙古包頭:網傳“11月9日起全市靜默7天”系謠言
- 04 摩托車時速一般多少?摩托車最高時速是多少?摩托車能開多少碼?
- 05 報廢摩托車被交警抓怎樣處罰?摩托車報廢了被交警攔到要怎么處理?
- 06 國三摩托車沒上牌怎么弄?國三摩托車掛不上牌怎么辦?
- 07 摩托車扭矩是什么意思?摩托車扭力是什么意思?
- 08 摩托車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報廢?摩托車多少年強制報廢?
- 09 國四電噴摩托車怠速怎么調?電噴摩托車的怠速怎么調?
- 010 摩托車電子牌照有什么用?摩托車上牌有什么用?上電子牌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