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成長的煩惱

            2022-11-28 08:04:40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者的話

            青春只有一次,但人生之路必定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成長中的煩惱不可怕,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更沒有什么可怕的,因為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歡迎把你的作品發給“五月”(v_zhou@sina.com),與“五月”一起成長。掃碼可閱讀《中國青年作家報》電子版、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創作頻道、中國青年作家網,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文學花海。


            (資料圖)

            ——————————

            煩惱盒子

            俱新超(24歲)

            黃昏下的校園,深切切的,恰有千絲萬縷的情愁。自盛夏入校,已三月有余,我第一次和孩子們亦如朋友般玩耍就在三跳運動會的訓練場上。他們不時問我住處,偶爾躲在我身后捉迷藏,若大聲一點喊叫,他們便立刻拘謹,神情嚴肅又戰戰兢兢。送他們放學后,突發奇想,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為他們制作起了“煩惱盒子”。

            我搜尋光辦公室所有的材料,小刀、彩紙、絲帶,極力想將“煩惱”盒子制得與眾不同。

            小凳子般大小的盒子呈黃色,寓意光明普照;彩色卡紙經手裝點,蓋上“加油”小戳,整整齊齊44張“煩惱卡片”就制作完成。斜靠在木凳上,或有超時空想象,我便設想起明天種種:他們該有人將卡片填寫得滿滿當當;他們該露出久違的笑容;他們該眼角噙著淚,擋著字寫著陳年煩惱......

            第二天,我特意留了節語文課。我承認他們在語文課上盡可以暢所欲言,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只需寫,無須說。班里都是附近鄉鎮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未上課前已經有人透過門窗用眼神告訴我需要上課了。這時候,我自然覺得甚美,因為被在乎就意味著對知識的渴望。

            機靈透了的孩子早已幫我拿著盒子走往教室,他們愈走愈快,分明想急切傾聽我的指令,可生怕損壞這個精致的小盒。上課鈴響得異常干脆,我唱了一首兒歌:不怕有時候跌倒,偶爾也會有小小煩惱,哭著笑著就長大了,相信明天我會勇敢……他們有人會唱,有人打著節拍,有人不停巴望我前方的“黃盒子”。

            逐次發放完彩紙卡片以后,我就要求他們寫下自己的煩惱故事。這一刻,寂靜,只有熱水在暖氣中蠕動的聲音。我沒有如往常上課般走走轉轉,反而靜坐講臺,看著他們稚嫩的面龐,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煩惱。

            童年時,我常住在外公家,外公是個木匠,他能削出令眾伙伴都瞠目結舌的陀螺來。幾年間,小陀螺到大陀螺,攢滿了柜子。我從小就不甘人后,逢人就斗陀螺,我的“冰尕兒”小且細,輸了不服氣就回家叨擾外公。外公看我哭哭啼啼就會給我制作新陀螺,可再厲害的陀螺都會遇見高手,所以我的“煩惱”就是沒有一個超級大、超級靈活、天下無敵的“戰神陀螺”。

            看到孩子們寫的“煩惱故事”,我愈覺得自己幼稚可笑。我認真閱讀彩紙卡片,是在下班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除教學以外最神圣的事情。夜晚,些許涼氣從窗戶縫中飄了進來,暖氣絲毫抵擋不住襲來的涼意。我披上衣服逐個看了看他們的“煩惱故事”:老師,你能不能上課多叫叫我回答問題;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老師,媽媽說我笨,你也說我笨;我不想爸爸媽媽離我遠,爺爺已經生病好久了;家里的柴快沒有了,奶奶砍柴砸傷眼睛了……

            每一個煩惱都有一個故事,在與他們“煩惱”卡片面對面的時候,我的腦中似有一支神奇的畫筆,頃刻發力,繪制出一幅“生活圖景”,上面的人都演繹著屬于自己故事。只有小孩子默默地站在一旁,炯炯有神的眼記住了一切。我絲毫不吝嗇我的筆,也在一旁寫下了“煩惱解藥”:你也是老師眼中的一顆閃亮的星星,我會記住你;有溫度的孩子一定滿懷善意,給你一個抱抱;小陀螺也會戰勝大陀螺,正如我們所學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向爸爸媽媽說出你的心聲,聰明的你一定會想出更好的辦法把父母留在身邊……出乎意料的是,我竟被他們的故事沉浸其中,短短幾句話,勝似千言萬語。

            待我親自將“煩惱卡片”批注上“煩惱解藥”返還給他們時,他們有人問:“老師,真的有煩惱解藥嗎?”我擲地有聲地說:“有!”他們半信半疑地將卡片疊夾在書本中后,我請他們站在走廊中間,并一個一個擁抱他們。起身時,我悄悄地告訴他們:“打倒煩惱。”孩子們天真無邪銀鈴般的笑聲,如山澗清泉,咚咚歡暢,如霧中荷花,幽然不絕……

            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在《西廂記》中說,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身為人師,我不想孩子們一直留下煩惱。所以,常去撫慰他們的心靈便是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弱小的帆船,如何載得動苦心憂愁,唯有我們以愛為點點柔水,才能揉碎世間一切煩惱。

            ——————————

            其實也還好

            謝棟斌(24歲)

            上小學時,一家人還住在老屋,那時候奶奶是一家人的情緒穩定劑。每次父親愁眉不展時,她總會一邊在廚房忙活,一邊安慰父親說:“其實也還好。”

            有一次父親開車去甘肅拉蘋果,夜里回家時車子碰上石塊,車子抖動下蘋果丟失了大半。盡管父親極力去找尋,卻收效甚微。回家后父親皺著眉頭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奶奶起床給父親燒水,問出事情的經過后,安慰父親說:“其實也還好,至少還保住了一半兒。”

            那時候家里很窮,父親拉蘋果的錢都是東拼西湊得來的。后來父親回憶說當時走的路左側就是山崖,差點人和車一起落了下去,所幸只是丟失了一半的蘋果。剩下的那半車蘋果賣得很好,不僅掙回了本錢,還小賺了一點。后來做語文試卷時,我遇到了“只剩半杯”和“還有半杯”的作文題,不禁想起奶奶這種樂觀的態度,更覺得這是一種人生智慧。

            從小到大,我也遇到過很多很多煩惱。小時候為自己沒吃過的零食煩惱,長大后為自己買不起的球鞋煩惱;年紀小的時候因為長不大而煩惱,成年后又因為沒法再像小時候那樣無憂無慮而煩惱;考試會因為成績不理想煩惱,談戀愛會因為女朋友生氣煩惱。我逐漸意識到,煩惱是伴隨人生始終的,那么怎么面對煩惱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事。

            奶奶那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一直影響著我,在我每一次煩惱時給予我繼續生活的動力和勇氣。高三那年一次模擬考試非常不理想,明明自己非常努力,卻還是沒能考好。公布成績的那天晚上,我睡在宿舍的床上,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直到想起奶奶。那晚我回想著奶奶曾經的話,我告訴自己,一時的失誤并不意味著什么,還有下一次考試的機會。只要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必定能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陳奕迅在《你給我聽好》中唱道:“新的剛來到,舊的就忘掉。”在生活中,我們的煩惱總是一個接著一個,如果為了煩惱一直揪心憂慮下去,那我們的生活就會止步不前、原地徘徊。奶奶離世之后,那句“其實也還好”就成了父親的口頭禪,年近五十的他也學著奶奶,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笑著面對。

            對年輕的我們來說,人生的路才剛剛開始。一路上鮮花與荊棘同在,被路邊的荊棘刺破腳踝是必然會遇到的。也許我們不能像奶奶那樣笑對一切,但一定不要喪失生活的勇氣。被刺破腳踝自然痛苦,但看到花海、聞到花香,也是一件浪漫的事。人生是瀚海行舟,煩惱總是常伴左右。我們無法讓大海停止翻涌,但我們可以在船上高歌勇進。

            如果下次遇見煩惱的事,就對它說一聲:其實也還好!

            ——————————

            成長(小說)

            宋晗(22歲)蘭州工商學院學生

            臘月初三,滁州下了好大一場雪。

            淮南師范的大門口清一色擺起了各種攤鋪,糖炒栗子的濃郁與冰糖葫蘆的甜糯融在大雪的清冽里,似乎平白多了幾分暖意。

            蕭薔把臉埋進厚厚的圍巾里面,不聲不響地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一只不知停歇的孤雁。

            不知走了多久,她的鼻尖似乎嗅到了一股熟悉而親切的味道,她停了腳步,回過頭一瞧,是油炸糕。

            經營攤鋪的是一個頭發有些許花白的中年男子,穿著一身軍綠色的厚棉襖,卻也擋不住迎面而來的北風,臉頰被凍得通紅。見蕭薔一動不動地往這邊看,男子吆喝了一聲:“姑娘,吃油炸糕嗎?”蕭薔這才回過神來,沖著他點了點頭。

            醒好的面團被揪成大小一樣的圓疙瘩,再搟成面餅往里面挖一大勺豆沙團,邊緣一捏合,就下鍋炸了。攤主見蕭薔不說話,試探性地撂出一句話:“姑娘……有煩心事啊?”蕭薔輕輕嘆了口氣。

            英語六級又沒過,只差了一分。報送的參賽論文臨近結語,還沒來得及保存,電腦卻突然關機,一萬多字變成一頁空白。期末考試近在咫尺,一堆專業課沒有復習……

            可蕭薔不想將這些苦水倒給別人聽,哪怕是一個陌生人。

            攤主見蕭薔低著頭,笑著說道:“這人活在世吶,就是一堆的麻煩一個一個地給它解決。就像這油炸糕似的,你不往滾油里放,它就炸不出金黃焦脆的口感。這煩惱呀,每個階段都會有。我這個年齡也一大堆,月初要還房貸了呀,閨女想學個樂器買不起呀,老母親一個人住在鄉下不放心呀,又死活不來城里住呀……不管多難,咱們給它克服過去。這日子呀,總會好起來,活好當下,才是最要緊的。”

            蕭薔覺得那些話語像是一臺放映機,將她每個年齡階段貫穿起來,在她眼前一幀一幀地把那些清晰而久遠的黑白默片,一一閃過:

            5歲,她煩惱的是吃不到蛋糕店里面的小紙盒蛋糕;

            7歲,她吃到了小紙盒蛋糕,煩惱的是無法擁有金黃色卷發,還有粉色蓬紗裙的芭比娃娃;

            10歲,她擁有了芭比娃娃,煩惱的是學不會騎自行車,一騎上去就摔跤;

            13歲,她學會了騎自行車,煩惱的是作業老是寫不完,成績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16歲,她成了人人稱贊的好學生,煩惱的是難熬的晚自習和睡不醒的覺;

            19歲,她有了自己支配的時間,煩惱的是要一級一級往上考的證書和繁多而枯燥的專業課;

            21歲呢?

            或許是就業的壓力,不斷努力卻一次又一次跌下來,再重新爬起來帶著一腔孤勇的迷茫。

            油糕已經炸好了,攤主將它放在紙盒子里面遞給蕭薔。她拿出手機正要掃碼,卻被一把攔住。攤主笑著對她說:“今天剛開業,就當我請你吃,不用付錢了。笑著面對人生,活在當下。”

            蕭薔也笑了,那些煩惱又有什么關系呢?拼湊在一起,每一次的克服都讓她成為更好的自己,生活雖然艱難,但總是在向前。

            雪花飄得越來越細,最后竟完全停住了。日頭沿著白茫茫的天空爬上來,灑在地上像是鍍了一層金暉。蕭薔咬了一口油炸糕,暖意直直地傳進胃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她在心里默念著向學校走去。

            她的背影,像是走進了光明。

            ——————————

            寫字的理由(詩歌)

            譚鑫(29歲)

            聲色

            踩點霸屏的時代

            紙筆

            像叛逆而沉默的刺青

            那些

            想擺脫羈押的壯丁,最后

            甘心被文字俘虜的人

            不只是我

            命運的繩索

            借年月廝磨摁下烙印

            撇捺的心跡

            順橫線方格爬出圍城

            世間有多少個人

            便有好多個我

            一端勾連筆尖

            一端嫁接生活

            擰開筆蓋的初衷

            只為讀寫松綁的快樂

            標簽: 成長的煩惱 凡花小筑 屏幕截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