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一周年】漫評|打造“黃金通道”,展現中國力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12月2日中老鐵路通車運營一周年新聞發布會消息,一年來,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850萬人次、運輸貨物1120萬噸,客貨運輸量質齊升,“黃金通道”效應日益顯現。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以中國標準、中國技術用心用力服務好兩國友誼和兩國人民,確保了中老“黃金通道”的便捷順暢、經濟高效、安全可靠,展現了中國鐵路的“硬核力量”。
“硬核力量”是確保安全暢通的“中國標準”。中老鐵路是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與中國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開通以來,為堅決確保中老鐵路安全暢通,鐵路部門組織國內檢修人員長期堅守老撾,從作業標準、生產運維等方面手把手深入教學,堅持國內國外定期線上對話,確保老撾檢修人員快速掌握檢修標準和質量要求,服務好中老鐵路安全暢通的“最后一公里”,彰顯了大國擔當、大國氣質和大國風范。
“硬核力量”是確保安全可靠的“中國技術”。一年來,中老鐵路跨山越河,中老動車組一路飛馳,安全運行在中老兩國之間,無論是線路還是車輛都展示出過硬的質量。面對中老鐵路建設過程中穿越眾多山脈和水系,沿線地質結構復雜,修建難度大的情況,鐵路建設者在一次次技術攻堅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克了新平隧道、元江特大橋等一大批高風險、高難度的隧道橋梁,并綜合運用水土保護、棄渣利用、節能環保材料等先進技術手段,建成了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的中老鐵路。中老鐵路的成功運營,也成為“中國建造”“ 中國制造”乃至“中國智造”能力的直接體現。
透過中老鐵路這張國際新名片,我們相信,一個個“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建造”將助力打造更多的“中國品牌”,傳遞更多的“中國故事”,展示更多的“中國形象”。
策劃:楊璐 李亞喜
漫畫:向攀
文字:董利鋒
標簽:
- 01 世界觀焦點:比亞迪11月破23萬輛,今年銷量超越大眾,基本已無懸念
- 02 當前資訊!長安原力技術,是不是行業“天花板”?
- 03 寧夏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33例
- 04 班組天地丨“我們每天都在跟難題打交道,解決難題是最大的快樂”
- 05 年輕人愛上“圍爐煮茶”,為何茶企卻賺不到錢
- 06 二十大代表在基層丨為科技強國貢獻產業工人力量
- 07 【全球報資訊】北京衛健委:履行防疫責任 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 08 關注:三工視頻·新360行之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擔心“買買買”有風險?他們幫你“防防防”!
- 09 環球微資訊!工人日報e網評丨深夜上演“速度與激情”,城市道路不是“炸街黨”炫酷之地
- 010 什么是開戶行?開戶行是什么意思?轉賬要開戶行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