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世界熱消息:美國的“天然氣政治”,歐洲玩不起

            2023-01-18 16:17:04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在日前舉行的全球能源論壇上,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兼該國能源公司總裁薩阿德·卡比提醒與會各方,在2025年之前,全球天然氣產能不會增長太多,國際能源市場依舊脆弱。

            在卡比看來,雖然歐洲國家聲稱要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最終將恢復對俄氣的進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俄烏沖突爆發前,歐洲40%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在沖突爆發和美西方對俄制裁導致俄氣斷供后,歐洲曾指望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國和出口國卡塔爾能成為新的主要供氣方。

            但卡方多次表示,自身沒有足夠產能可以替代俄羅斯輸歐天然氣。

            當然,這種大實話,美國絕對說不出口。

            因為美國已經借著這場自己一手制造的能源危機,布下了一盤超大棋局。

            美國LNG:歐洲的“榨干機”

            這盤棋局的第一步,就是攪黃俄歐能源合作,讓歐洲陷入能源恐慌。

            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美國便通過制造“俄羅斯威脅”,順理成章地祭出特朗普政府時就用過的舊招——制裁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北溪二號”海底天然氣管道項目,導致項目無限期擱置。

            有美國媒體當時援引歐洲分析人士的話警告,“北溪二號”項目的暫停可能會使歐洲天然氣價格翻番。

            不僅如此,“北溪二號”以及理論上仍將是對歐供氣主力的“北溪一號”管道去年9月還相繼發生了由離奇爆炸導致的嚴重泄漏。

            雖然此案至今迷霧重重,但包括美方專家在內的多方人士認為,美國的嫌疑最大。

            無論美國是不是幕后黑手,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沒有了俄氣供應的歐洲,不得不轉向進口此前一直缺少競爭力的美產液化天然氣(LNG)。

            大宗商品數據分析公司克普勒的數據顯示,2022年歐盟LNG進口量達到9473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從美國進口的LNG占總進口量的41%,同比增長154%。

            相應地,美國在2022年上半年就超過卡塔爾和澳大利亞,躍升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國。業內預計,2023年美國仍將繼續保持這一地位。

            出口量的井噴,讓美國狠狠賺了一筆。

            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2022年1-9月,美國LNG出口收入飆升至350億美元,比2021年同期的83億美元多了兩倍不止。

            而輕信了美國的歐洲,則成了這場能源危機的最大輸家。

            路透社報道稱,歐洲大陸從美國進口LNG的成本平均每月接近40億美元,給各國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帶來了越來越大的財政負擔。

            “但在痛苦地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關系之后,歐洲仍然只能依賴進口能源。這意味著在2023年,美國LNG既是歐洲的生命線,也是歐洲的‘榨干機’。”

            “這更像是美國與歐洲的一場間接戰爭”

            借能源危機成功搶過歐洲能源安全主導權之后,美國還準備了這盤棋局的第二步,那就是讓歐洲相信,美國永遠是它的“可靠后盾”。

            美國智庫“中東研究所”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稱,拜登政府承諾向歐洲輸送更多美產LNG給美國能源項目開發商提供了一個“機會之窗”。

            事實上,美國已經有了一個很長的LNG項目開發名單。雖然一些建設中的新項目尚未就其未來的產出獲得100%的承購協議,但毫無疑問,相當一部分LNG仍將出售給歐洲買家。

            讓歐洲對美國產生能源依賴并不止賺錢那么簡單。

            事實上,把能源出口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籌碼,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歷屆政府的共識。

            《福布斯》雜志就發文預言,美國現在所擁有的世界最強LNG出口能力到2025年還將增長40%以上。LNG作為一座“金礦”,有可能讓美國成為未來的“能源超級大國”。

            文章公開宣稱,憑借這樣的能力和地位,LNG將在美國向綠色能源過渡和重塑外交政策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正如美國前能源部長丹·布魯耶特曾吹噓過的,美國轉型為能源凈出口國后,外交政策將發生革命性變化,“可以無所顧慮地追求此前無法實現的目標”。

            面對美國的以友為壑,有歐洲媒體直言,俄羅斯作為歐洲的一部分,成為歐洲主要能源供應國順理成章。如今,歐洲國家卻要在很長時間內以“世界上最高的價格”從美國購買大部分能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歐洲的真正敵人是美國。”

            而美國倚仗自身能源優勢,通過《通脹削減法案》等“美國優先”式保護主義政策吸走優勢制造業產能、對歐洲進行“去工業化”操作的惡劣行徑,更是讓賠光家底的歐洲欲哭無淚。

            正如“歐洲爭取和平運動”發起人之一杰拉爾多·費米納撰文指出的,美國正在靠推升天然氣價格發動一場有利于本國工業的貿易戰,“這是美國的陷阱”。

            文章強調,歐洲和美國的利益并不一致。“華盛頓的宣傳想讓我們相信這是俄烏之間的戰爭,但其實這更像是美國和歐洲之間的一場間接戰爭”。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