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世界觀察:產學研共議“數實融合”趨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未來可期”

            2023-03-01 21:05:38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阿里研究院和釘釘近日在北京召開“中小企業數實融合研討會”,產學研共議“數實融合”趨勢。

            中小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相比于大企業,中小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都較為落后,使得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更易陷入困境。

            “許多中小企業已經進入二代接班的階段。“平臺+低代碼降低了試錯成本,為傳統企業家和年輕的企業家,提供了跨越認知鴻溝的新機會和手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基業認為,中小企業天然脆弱,資金鏈薄弱,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才能克服短期經營困難,大幅降本增效,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陶元表示,降本增效和提升創新能力是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訴求,“參考性強、實績突出”和“性價比高、靈活支付”的數字化產品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創辦第一天不是找辦公室,而是把組織建在釘釘上。”釘釘總裁葉軍表示,釘釘作為企業數字化底座,提供了一種企業數字化的全新方式,把數字化技術普惠給中小企業,大幅降低創業門檻。他舉例道,比如原來的紙質報銷流程,從提交到審核到最終打款歸檔需要4-5天,現在隨時隨地就能完成審批,效率比原來提升至10倍以上。

            葉軍認為,低代碼就是一種“小快輕準”的數字化方式。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之下,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很多中小企業基于釘釘平臺+低代碼的方式,構建了一套全新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全國超過6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都在釘釘上。”

            “像釘釘這種PaaS化平臺,首先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提供原子級的標準件,企業自己組裝、二次開發。”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看來,幾千萬家企業組織都聚集到平臺上后,形成規模化效應,可以演變成產業鏈整體的數字化。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認為,釘釘+低代碼開發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鋪就了一條普惠、個性、低成本的數字化新路,助力更多的中小企業走上數字化的快車道,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未來可期”。

            會上,主辦方聯合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案例集——《“小巨人成長記”——巧用數字生產力工具,加快中小企業數實融合步伐》,呈現了17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字化創新實踐。

            標簽: 包裝袋/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