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報:高校“亦師亦友”的師生模式會帶來什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師和學生一樣都是90后、年齡只差幾歲;學生喊老師“哥”、老師叫學生“寶子”……近年來,隨著一批批優(yōu)秀青年人才走進高校,大學教師呈現年輕化趨勢,“90后博導”“95后大學老師”的新興團隊不斷壯大。課堂上,他們可以將老課程講出新花樣;研究中,他們擁有充沛的學術動力;生活中,他們是與學生相約娛樂的玩伴。
從以往的“師父”“老板”變成如今的“哥”“姐”,學生對導師昵稱的改變,不僅折射出雙方相處心態(tài)的變化,更生動呈現出學術討論氛圍的轉變。學術領域不該是“專家大?!钡摹耙谎蕴谩?,新鮮思想的多元呈現、創(chuàng)新觀點的交流碰撞,才能有效促進學界踴躍探索、不斷推陳出新。學生和導師“同屬一代人”,降低了溝通時的“心理門檻”和“對話成本”,更容易形成更平等包容的學術對話環(huán)境產生積極影響。
當然,還要意識到,不少“青椒”普遍面臨從“科研人員”到“大學教師”身份轉型的難關。這群優(yōu)秀人才雖有豐富的科研經驗與成果,卻可能是第一次主講一門課、第一次面對一群“學術小白”、第一次手把手帶領學生攻克科研瓶頸。一系列教育教學的具體問題,都需要年輕教師們在實踐中學會應對處理。另一方面,他們初入“校園職場”時,也可能面臨工作生活的壓力與困擾。如何跨過這些“坎兒”,考驗著人才自身及各大高校的應對能力與管理方法。從現實層面講,學校在探索挖掘年輕導師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年輕朝氣滿懷期待之余,更應當注重給予他們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和自由度,讓青年人才在相對松弛的氛圍中逐步適應校園科研與職場環(huán)境,積極調整自我定位,從而順利完成“身份轉型”。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就印發(fā)意見,“鼓勵高校對優(yōu)秀青年人才破格提升、大膽使用”“根據學科特點確定青年教師評價考核周期,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持續(xù)研究”。近年來,為吸引助力青年教師發(fā)展,很多高校也都紛紛“出招”,為他們提供多元暢通的發(fā)展渠道。
可以想見,在更多年輕導師的言傳身教和學術熱情的感染之下,廣大高校學生的科研積極性能被進一步調動起來。其實,平等包容的交流氛圍本無關乎年齡,高校學術圈“師生+朋友”的良性互動釋放出一種積極信號,激勵鼓舞更多師生不再拘泥于年齡或資歷,而是多以平等包容心態(tài)進行積極互動,從而讓輕松活躍而不失專業(yè)嚴謹的學術氛圍在蔚然成風。
陳之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簽:
- 01 絕技絕活丨自研小車提高制動缸更換效率
- 02 【冰點】跳出“社會時鐘”的人
- 03 時訊:采用最新家族式設計 新款國產寶馬X5諜照曝光
- 04 全球訊息:今日辟謠(2023年2月28日)
- 05 環(huán)球聚焦: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職工平均年齡38.3歲……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來了!
- 06 焦點快報!“擊落”,俄國防部剛剛宣布
- 07 【全球新視野】倫理培訓必須未雨綢繆 堅持科普向善價值導向
- 08 新消息丨比亞迪專業(yè)個性化品牌涵蓋跑車、越野等多品類,比肩BBA年內發(fā)布
- 09 每日資訊:為什么這些國家的年輕人不再向往汽車
- 010 每日視點!資訊|哈弗二代大狗上市 PHEV車型售價16.28萬元起 燃油版價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