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1083份殘障女性問卷:三分之一被勸別讀書,三分之二曾因殘障就業遭拒

            2023-03-08 15:05:51來源:澎湃新聞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師范大學殘障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獲悉,上海有人公益基金會聯合該研究中心共同發布《殘障女性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讓殘障女性不再消失在公眾視野之下。


            【資料圖】

            根據《報告》內容,受訪者中有33.0%曾被勸不要再繼續讀書,也有較高比例的殘障女性認為“不必讀書”。

            在就業方面,就業年齡段的殘障女性超過半數未工作,占比達54.3%;那些目前在工作和有過工作經歷的殘障女性中,超過半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有因殘障而被拒絕的經歷。約有33%的受訪殘障女性遭遇過殘障與女性雙重身份的就業歧視。

            該《報告》在80余位殘障女性協助下完成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1083份。從教育、經濟生活、收支、媒介使用、獨立出行、社會支持、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展現了殘障女性的生存和發展狀況。

            三成受訪者曾被勸不要繼續讀書

            3月7日,浙江師范大學殘障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學會告訴記者,此次調研的對象為16周歲及以上的殘障女性,被調研對象覆蓋障別為:視障、肢殘(輪椅、拐杖)、聽障、腦癱及精神障礙。

            受訪者的障礙類別主要集中在肢體殘疾、視力殘疾和聽力殘疾,共占86.1%。其中,肢體殘疾占38.9%;視力殘疾占26.1%;聽力殘疾占21.1%。其次是多重殘疾的,占8.4%;占比較少的是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言語殘疾,分別占1.7%、2.1%和1.8%。

            此次調研結果表明,接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能夠自理。另有36.5%的受訪殘障女性“基本能自理,部分需要協助”,11.7%的受訪者表示“能部分自理,需要較多協助”。此外,還有2.7%的殘障女性“完全不能自理”。

            針對家暴的調研數據顯示,13.9%的受訪殘障女性表示曾遭遇過家庭暴力。

            《報告》還顯示,超三成的受訪者稱,曾被勸過不需要繼續讀書。在這些受訪者中,超七成是被父母和其他親人勸說,另有一成的受訪者被教師勸說。

            在全部受訪者中,有25人未上過學,其中11人經歷過被勸不要繼續讀書;在未上學或未受教育的受訪者中,有19.7%的受訪者因“學校拒收”和“當時不知道自己可以上學”,16.9%的受訪者稱,因“家人不讓”上學。殘障女性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都面臨教育機會的限制。

            李學會介紹,該《報告》的完成也得益于與上海有人基金會、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礙者家庭關愛協會等組織的合作。通過合作,極大地解決了問卷發放、收集和整理的問題。

            超半數的殘障女性未工作

            《報告》發現,超過半數的殘障女性未工作,占比54.3%,目前在工作的殘障女性比例僅為45.7%。其中,16.8%的受訪者沒有勞動能力;23.8%的受訪者稱因需要照顧家庭而沒有去工作。

            《報告》顯示,除去一級殘障,二級到四級殘障女性的就業率逐步增加,也就是說,殘障女性的殘障程度越輕,就業率越高。而在工作崗位上,三成殘障女性為企業職工,13.2%的受訪者在公益崗位,僅有1.0%的受訪者是公務員。

            在找工作方面,《報告》寫道,對于殘障女性而言,要面臨性別與殘障的雙重影響。67.1%的受訪殘障女性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曾因殘障被拒絕,同時,34.4%的受訪者稱,因為性別,在找工作過程中被拒絕,約有33%的受訪殘障女性遭遇過殘障與女性雙重身份的就業歧視。

            在勞動報酬方面,有過工作經歷的受訪殘障女性中,有44.7%的受訪者表示,工作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李學會表示,面向殘障者的數據收集,面臨重重障礙,殘障人類別多樣,分布不均,無障礙的信息收集工具也較為稀缺,部分農村殘障女性及年長一些的殘障女性存在沒有手機或不會使用手機的現象。訪問員通過電話一對一讀題,或者以視頻和截屏標注等錄教程方式,甚至教她們如何使用手機來完成電子調研。

            李學會呼吁數據收集平臺信息無障礙化,使殘障者更便利地參與數據收集過程,保障表達的權利。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