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看:十年難逢閏二月?看傳統農歷歷法里的智慧結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2日,我們步入了閏二月,閏二月的加入使得農歷癸卯兔年有了13個農歷月,全年長約384天。
閏月彰顯著中國傳統農歷歷法里的智慧結晶。俗話說“十年難逢閏二月”,這又是那為什么呢?
記者從北京天文館了解到,現在世界通用的公歷,是一種陽歷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回歸年作為依據來制定,年平均長度約365天。而我國傳統農歷歷法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平均周期作為月長,一年十二個月,長度約為354天。這樣一來,農歷一年和公歷一年就會存在約11天的時間差。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北京古觀象臺臺長 齊銳:農歷就考慮到這個情況,通過加入閏月來使得農歷的年長慢慢與陽歷的歲長來追平。換句話說,農歷是靠設置閏月使得陰歷的部分和陽歷的部分在年長上逐漸達到平衡的。
閏在二月是因為該農歷月不包含谷雨
農歷的閏月是根據什么設置的呢?我國農歷歷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多年的《太初歷》,那時就在月亮的圓缺變化上,加入了反映太陽運動的二十四節氣來推算歷法。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每逢奇數是節氣,比如立春、驚蟄、清明等;每逢偶數是中氣,比如春分、谷雨、夏至等。閏月其實是依據二十四節氣里的中氣來設置的。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北京古觀象臺臺長 齊銳:這十二個中氣來定義每一個農歷月正常的月名,每一個農歷月都必須含有一個特定的中氣,這個月才能夠成立。而今年在農歷2月之后那個月,沒有它本應該包含的中氣谷雨,因此這個月就要被稱為閏月。由于它在2月之后,因此被稱為閏二月。
專家提示,由于太陽運動較慢,閏四月到閏八月出現的頻率更高。下次閏二月,要等到2042年。
標簽:
- 01 環球今頭條!靈感抵達 不負期待 smart西安六村堡展廳盛大啟幕
- 02 焦點熱文:燃油車市場戰敗 起亞用新能源賭一個未來 亮出最后一張底牌
- 03 天天快報!《工人日報》記者專訪張路:中國踢球的人太少,亟需摒棄功利化思維!
- 04 速訊:山東省新泰市:搭建“云階梯”,培育“全才”職工
- 05 【全球快播報】山東:11.16萬社工人才活躍在基層一線
- 06 世界信息:Z世代玩家的必看車型 新法式無界座駕408X預售14.57萬元起
- 07 “皮卡進城限制”將放開?吉利撬動“戶外市場”潛在消費需求!
- 08 【全球時快訊】極星3正式發布,動感駕控、豪華配置、全面安全SUV等你解鎖
- 09 萬元一顆種植牙到底降價了多少?我們算了一筆賬
- 010 環球新資訊:沙特阿美和DHL Supply Chain宣布成立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