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動態丨如何提高院校的排名 如何提高志愿填報命中率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如何提高院校的排名 如何提高志愿填報命中率,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大學排名,,高分拜求
1.美國 2.泰晤示報 3.大陸 4.香港 ============================== 美國: 全部排名都是基于兩個支點 首先,排名所采用的量化標準是由教育專家提出的、認為能夠反映學術質量的可靠指標。 其次,排名是在客觀公正地評判教育中涉及到的各因素的重要性的基礎上進行的。 當然,在選校的過程中,排名只能作為部分參考,研究某個學校的無形價值并琢磨透自身的真實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對美國高中生所作的粗略調查表明,他們只是利用排名挑選出一些合適的大學的名單,而不是將它用于作最后的決定,這種做法倒很高明。本排名分三個步驟進行。 1.首先對各大學按教學任務和所在的地區進行分類。 2.然后按反映學術水平的總共16項指標搜集每個學校的信息,并按各個指標的重要性大小對各個因素給予適當的考慮。 3.最后,根據綜合評分對每個類別中的大學進行排名。數據的主要來源是美國的各個大學,U.S.NEWS也作了許多工作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腳注指明非本年度的調查數據。所采用的院校分類標準在1994年卡耐基教育進步基金會(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根據教學任務對院校進行劃分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 228所"全國性大學(nat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專業及碩士與博士學位項目,強*授的研究工作。162所"全國性文科院校(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s)"幾乎是專門針對本科教育,授予的全部學位中至少有百分之四十是在文科。今年,為了更好地為對這種學校感興趣的學生服務,我們將排名由40名增至50名。505所"地區性大學(reg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項目及某些碩士項目,但幾乎不含博士項目。428所"地區文科院校"與國立大學一樣,重點是本科教育。但是它們一般沒有國立大學那樣挑剔,在文科類學科授予的學位還不足全部學位的百分之四十。 對地區大學根據所在的地區進一步細分為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大學。用以記錄學術質量的指標可分為七類:學術聲譽、生源保留情況、教授資源、新生素質、經費來源、畢業生捐贈情況以及(對于國立大學和文科院校而言)"畢業率表現",即應畢業學生比例與實際畢業學生比例之間的差距。這些指標包括了"輸入"標準和成果標準,前者反映了一個學校的學生、教員及其經費情況,后者顯示了學院教學工作的狀況。 學術聲譽 很明顯如果一個畢業生從一所出名的大學取得了學位,就很容易找到好工作或者被錄取到頂級研究生項目。 聲譽調查也將最優秀的教授算作一個學校的無形價值,如教授在教學方面的貢獻等。學校聲譽是通過對同一類別的院校的校長、教務長和招生主管的調查確定的。每一個學校都要對其他同等學校的學術項目從1分(較差)到5(優秀)分進行打分,對于沒有掌握足夠的學校信息而無法做出公正評價的,則要求標記"不知道"。 生源保留情況 新生第二年返校的比例及最終畢業的比例越高,這所學校為學生取得成功所能提供的課程與服務就可能會越好。這個標準由兩部分構成:六年畢業率(占分數的80%)和新生保留率(占分數的20%)。畢業率是指一個畢業班中在等于或少于六年的時間里取得學位的學生的平均比例,考察的班級是在1990至1993年間入學的。新生保留率是指在1995至1998年間入學的 新生第二年秋季返校的平均比例。 教授資源 研究表明,學生對所接觸到的教授越滿意,學得就越多,也越有可能畢業。我們使用1999-2000學年的六個因素來評價一個學校的教學情況。班級大小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代表學生人數少于20人的班級的比例(占教授資源評分的30%),另一部分代表學生人數等于或多于50人的班級的比例(占該分數的10%)。教授薪金(35%)則是根據不同地區生活費用的差異作了相應調整(使用Runzheimer International的指數)之后的1998-99及1999-2000學年的教授平均工資水平加上福利。同時考察在本學科領域擁有最高學位的教授的比例(占評分的15%)、學生-教授比率(5%)以及專職教授的比例(5%)。 新生素質 一個學校的學術氣氛部分地是由學生的能力與欲望決定的。因此,評分考慮了入學新生的SAT或ACT考試的分數(占該評分因素的40%);錄取的新生中畢業自全國性教育機構的前百分之十的班級的學生及畢業自地區性學校的前百分之二十五的班級的學生的比例(占評分的35%);錄取率,或錄取學生數與申請人數的比率;入學率,或實際入學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率(10%)。數據取自1999年秋季入學的班級。 經費來源 如果一個大學的生均支出費用很大,則表示它能夠提供各種項目與服務。這里衡量的是1998和1999財政年度用于教學、科研、學生服務及相關的教育支出的生均經費。 畢業率表現 使用這一"增值"指標是為了衡量對教育支出和學生智力因素進行調節之后大學的項目和政策對學生畢業率的影響??疾斓氖?993年入學的班級的實際六年畢業率與預測比率之間的差距。預測比率考慮了這些學生作為新生入學時所參加的標準化考試的分數,以及學校在學生身上的支出。如果實際的畢業率高于預測比率,該校的成果就在提高。 畢業生捐贈情況 1998和199*年捐贈給學校物品的畢業生的比例間接地反映出校友對學校的滿意程度。 為了得到一個學校的排名,首先計算出該校標準分的加權總分。最后的分數是經重新調整過的:加權分數最高的學校被定為100分,其他學校的加權分被換算成占最高分的多大比例。每個學校的最終得分取與實際得分最接近的整數,并按降序排列。 按時下的需求來說,商科與工程學項目的排名則有些過時。對這些學校的排名在一個關鍵性的方面與上述排名方法不同--它們僅僅是根據從項目主管和高級教授那里采集來的可信性數據評定的。而且,參加評估的只是那些通過了認證的項目。有338所學校提供商科的本科項目。工程學項目被分為最高學位為博士的學校和最高學位為學士或碩士的學校這樣兩組,每組單獨排名。前一組里有181所學校,后一組中有137所。通過對各學科專業最好的項目的調查,出現了五個提及率最高的項目。 對于研究生院而言,每一年,U.S. News都要重新評價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的課程。這五類研究生院排名基于兩種數據,一種是專家關于課程質量的意見,另一種則是描述學校師資、科研和學生入學與離校表現的統計指標。這兩種數據是U.S. News基于2000年秋季對1000多項課程和12000多家學術研究和職業培訓機構的調查得出的。 今年上述五類學院在排定座次時所依據的標準不完全相同,有共性也有差異。普遍考慮的因素有學校聲譽、學生入學分數、總排名和專業排名。另外,商學院、法學院的排名還依據畢業生的就業率及起薪狀況;法學、醫學、工程、教育學院還依據教師學生人數比;醫學、工程、教育學院還依據其科研活動。往年的教育學院排名并無研究類版本,此次推出的研究類教育學院的排名體現了U.S. News對教育的更多關注和在教育學院排名方法論上的改進。 那么今年推出了新的排名,前幾年的排名還有效嗎?關于這個問題,U.S. News是這樣回答的。 "前些年的排名包含了有效的因素,卻不應拿來與今年的數據分析相比較。對于商、法、醫、工程、教育五類學院,我們一如既往地改善數據處理程序以排除錯誤;我們每年都要回顧以往的統計調查以修正我們的問卷,從而使結果更趨近于學校的真實情況。 應該提及的是,基于同等學術聲譽的排名每年的變化是很微小的,因此3-4年前的這類排名仍然有效。而且,同等學術聲譽的調查對于選校自然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派特森學院與美國派特森學院與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和美國上愛荷華大學合作,成立了上述兩所大學加拿大分校. 提供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課程.原校錄取通知書,原校畢業文憑,原校成績單,原校教材和美國原校師資.學位證書或中國,美國及加拿大*認可。 ============================== 泰晤示報: 最早的英國大學排名是由《*》?The Times在1992年發布的。隨后多家報紙也分別發布了自己的英國大學排名。到目前為止,有下列報紙發布過各類英國大學排名: 《*》?The Times 《金融時報》?The Finacial Times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衛報》?Guardian 其中,《*》的英國大學排名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和完備的數據被大多數中國留學生所接受。從1992年到2002年,英國大學排名不斷更新、完善,各類指標層出不窮,90所以上的大學分別被列入各類排名。在這里需要知道的是,有些大學如Open University?Buckingham University一類遠程高等教育大學,以及私立大學是不被列入排名的。Times的排名也不列入Cranfiel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Lincoln這類以碩士生為主的大學。 排名也有很多種,最普遍的就是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也很容易區別他們的不同:綜合排名就是看某個學校的綜合實力,從學校的教學質量、畢業生比例、研究水平、到各類硬件設施無所不及。專業排名則是某學校該專業在英國各個大學之間的實力評估。要注意的是,MBA專業由于它的特殊性,往往不被列入專業排名而被各大報紙單獨進行研究,所使用的評估標準也和普通的專業排名不同。 排名的數據從哪里來 一般情況下,各大報紙不做直接的數據研究,而是由英國官方高等教育機構提供原始數據,報紙再經過自己的分析和加工,綜合一系列數據指標而得出排名。有些報紙則建立了自己特殊的評估標準,例如《衛報》。研究數據的獲得主要通過下列機構: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評估機構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 www.hesa.ac.uk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Quality Assurance Ageny?QAA www.qaa.ac.uk 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 Research Asses*ent Exercise?RAE www.rae.ac.uk **注釋?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分別為下列三家獨立的機構?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 www.hefce.ac.uk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Wales www.wfc.ac.uk /hefcw Scottish Higher Eucation Funding Council?HEFCS www.shefc.ac.uk 由于蘇格蘭不同的本科教育體制,很多數據是單獨從蘇格蘭的相關機構獲得。個別情況下,以上的高等教育機構不能提供某些數據,報紙則直接深入各個大學做直接的調查從而獲取第一手資料。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各類原始數據是由英國的官方機構搜集整理的,但是英國沒有任何官方的大學排名,也就是說:英國大學排名沒有絕對權威可言,只有相對的可參考性,同時不排除有數據的誤差和人為因素的影響。 如何讀懂排名 大部分人看排名只看名次,而不看后面的具體數據。導致很多朋友選校因為名次而困惑,有些人則干脆一味挑排名高的,不論是綜合排名還是專業排名。這個時候,單單看名次那幾個數字是不夠的,我們就要深入看看排名中后面所羅列的具體數據。由于篇幅的限制,在這里我將詳細給大家介紹《*》和《衛報》的專業排名解析。其他報紙的排名和《*》的相近,也比較容易懂,舉一反三即可。 首先我們來看看2002年的Times專業排名中給出的幾組參考標準? TQA RAE A-Levels Score TQA是Teaching Quality Asses*ent的縮寫,即教育質量評估。滿分為24分,分數越高教學質量越好。蘇格蘭地區的評分標準是:Excellent?E?Highly satisfactory?HS?Satisfactory?S,Unsatisfactory?U?英格蘭學校的某些專業也依然沿用。RAE是Research Asses*ent Exercise的縮寫,是各個院校的研究水平。滿分為5?,5依此遞減至1分。A-Levels是該大學A-LEVEL入學者的平均分,分數越高證明這個學校的本科入學標準越高(30分滿分)。Score就是以上分數的綜合分,是評估專業排名的依據。 由此可見,專業排名也不是每項指標我們都要看的,對本科申請者來講,比較TQA和A-LEVELS的分數比較合適,因為他們都是主要針對本科的教學質量和入學要求而言。對于碩士申請者,看RAE的數據則最合適不過,研究水平最能代表一個學校碩士專業的實力了。那么我們以Times 2002年Economics專業排名為例: 在Warwick和Essex這兩所大學比較的時候,大家都能發現,排名相差如此之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Warwick的A-Levels比Essex的A-Levels分數要高出9分。換言之,Warwick的經濟學本科入學要求比Essex的嚴很多。但是,這個排名對于碩士申請者來說是廢紙。原因很簡單,A-Levels和他們沒有聯系,沒有必要注意這個指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待這種專業排名基本上就不必較真去為了名次的差別而討個說法了。 接著我們來看看2002年的Guardian的專業排名給出的參考標準? Guardian teaching score Teaching asses*ent score Spend per student score Student?staff ratio score and number of students Job prospect score Reputation score value added score Guardian teaching score就是排名的總分,是排名的依據,這里就不多說了。TAS和Times排名的TQA一樣,都是24分滿分,分數越高教育質量則越好。Spend per student score就是學校部門資金的投入,大家都懂,也不多解釋了。Student?staff ratio score and number of students是師生比例,滿分6分。Job prospect score是學生的就業率,這個指標的高低對于我們海外學生不生效,因為數據都是來自英國本地學生的,不過看這個數據,能通過另一個角度判斷該學校的專業情況。 Reputation score即口碑。在這里不是用人企業對學校的口碑,而是指A-levels的錄取人數,A-levels的申請者越多,證明這個學??诒胶?。自從這個指標推出以來一直存在著很大爭議,有很多英國教育界學者認為口碑一詞不適合用在本科錄取人數上,想進一步了解爭論動態的朋友可以到Guardian的主頁上找到相關內容。 value added score很有參考價值,這即是Guardian排名中的一個亮點,也是這個排名中另外一個有爭議的地方。這個指標反映的是學校該專業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和畢業之后個人能力的提高情況。分數越高,說明這個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提高幅度越大。滿分10分。這個指標無疑很有創新意義,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揭示了一個學校的教學狀況。但是由于數據的計算方法比較新穎,很多人對這里的分數表示懷疑。 和Times的排名比較?Guardian的評比角度比較特別,使用的標準也不一樣,從而導致二者的排名有很大差別,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提供給我們,值得一看。 專業排名重要,還是綜合排名重要 很多人曾經問我,某某學校綜合排名很低,專業排名卻很高;另一所學校恰好相反,綜合排名高,而專業排名低,自己不知道如何取舍。這樣的情況不少見,選校不是小事,關系到自己的前程,選錯了可沒有后悔藥吃。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要分開來看你所選擇的學校在排名中的具體意義。我個人認為,專業排名相對綜合排名對我們更重要一些。由于我們國家的用人單位有點和美國相似,很重視學校的綜合名氣、口碑。多年來的習慣讓我們誤以為英國也是這樣的國家,其實不然。在英國,大部分人尤其是用人企業不是很在乎你學校的名氣、排名。他們重視的是你個人的成績和經驗,就算你是從排名倒數第一的學校出來的,只要你的成績好,自己又努力,就有和其他學校畢業的人平等的就業機會。 說到這里,很多人會問:我將來學成回國,又不是在英國找工作,國內的企業依然重視學校的名氣、口碑,怎么辦?這樣的問題讓我想起了以前在國內一個人才交流會上發生的一幕,一個從英國University of Sheffield畢業的電子工程本科生參加某公司招聘,用人單位認為該校沒有名氣,學生的能力值得懷疑,而把這個朋友拒之門外。但實際的情況是: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2年Times綜合排名是18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2年Time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排名則和帝國理工學院并列第三。 那個用人單位可能萬萬沒想到這個學校的電子工程在英國有如此高的地位。不過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我要回答的就是,隨著留英人數的日益增多,國內對英國教育體系和各個大學的了解也越來越完善,相信明智的用人單位會對自己所在行業的英國大學情況會有清楚的了解,最起碼不會只知道劍橋牛津了。 另外,某專業排名高而綜合排名低的學校往往在該專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來保持該專業的領先地位,這樣就給讀此專業的學生帶來了莫大的實惠。這樣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明白,我就不過多費口舌了。當然,如果有綜合排名又好,專業排名又好的學校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不過有時候有這樣的困惑:兩所學校一個是專業強校,綜合還可以;另一個是綜合強校,專業也不錯!就是說兩所學校的情況相近。這樣的話,就不要在排名上糾纏了,多多考慮一下經濟因素?比如學費、生活費,環境因素和自己的個人愛好,多多衡量是不難有結果的。 ============================== 大陸地區計算原則和計算方法 和香港地區(見鏈接) 大陸地區計算原則和計算方法 一、計算原則。為了使指標體系中各項得分能夠相加,以便計算每所學??偟梅郑覀儾捎酶鶕猪椗琶?,計算相對分的原則。 每項評分中得分最高的學校,該項最終得分為100分,其它學校在該項的最終得分為其得分除以最高分的相對百分數。每項得分均按照此原則,逐一計算。 二、計算方法。 (一)、新生質量排名說明。 新生質量采用2001年各大學錄取新生的高考成績進行計算。 由于各省高考計分方法不一,有些省采用標準分,有些省采用原始分,因此在排名時,我們首先在每一個省對各大學排名,因為每個省考生的評分標準是統一的。 我們將考生分為三個類,文史類和理工類和其他類。文史類包括的專業為:哲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文學和外語類;理工類包括的專業為:理學、工學、醫學、農學、管理學;其他類。 (1)各省分科排名 每省單科(文、理)考生平均分最高分的大學得分為100分,排在第一名。其它大學的得分為其平均分與第一名大學考生平均分的相對分。公式如下: (各大學學生單科平均分/第一名大學考生單科平均分)X100 (2)各省綜合排名 以各大學單科得分與其錄取人數的加權平均得分為依據,最高者為100分,其他大學的得分為其得分除以最高分后得到的相對分。公式如下: (3)全國分科排名 以各大學在各省的單科得分與錄取人數的加權平均分,公式如下: (4)全國綜合排名 以全國單科得分與全國錄取人數的加權平均分,公式如下: (二)、關于科研經費排行的說明 總的原則是分文、理科分別排行算分,然后根據各學校文、理科人員在總人員中的比例進行加權調整合并文理得分。其中在計算各高校文、理科得分時,除考慮人均經費外,也考慮了總經費。這樣做是基于以下考慮: 1、 人均文科和理科科研經費最高的高校都得100分,這樣就使文理科人均經費相當; 2、 文、理科總經費最高的高校得分都為100分,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平衡文理科科研經費,還可以避免部分規模很小、但人均經費很高的學校得分太高,因為總經費可以反映學校的科研實力,同時也可以反映學校在多學科研究、群體合作方面可能具有的優勢; 3、 在計算文、理科科研得分時,人均得分和總量得分的權重都為50%,這種權重分配是從專家對分科排行時對人均圖書和總圖書量給予的權重中得到的啟發。 4、 考慮到不同學校文理科科研活動人員的構成比例不同,在計算各高校研究經費總的得分時,用文、理科人員的比例進行調整。這樣可以更客觀地反映各高校科研的總體水平。 為了便于說明以上思路,以下是詳細的計算步驟: 1、 打開文科經費表,計算各高校人均文科科研經費; 2、 對各高校人均文科科研經費按由高到低排序; 3、 將人均文科經費排序中的第一名(最高)算為100分,計算其他學校人均經費占第一名人均經費的比例,得到其他高校文科科研人均的得分; 4、 對各高校文科總經費按由高到低進行排序; 5、 將總經費排序中的第一名算為100分,計算其他學校文科總經費的得分; 6、 將各高校第"3"項(人均得分)乘以50%;加上第"5"項(總量得分)乘以50%,二者之和為各高校文科科研的得分(如果最高分不為100,則需要對其進行排序和標準化,使最高者得分為100,余者類推)。 7、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各高校理科科研的得分; 8、 計算各高校文科科研人員和理科科研人員總數; 9、 計算各高校文、理科科研人員在研究人員總數中的比例; 10、 用每個學校文科科研得分乘以文科人員比例,再加上理科科研得分乘以理科人員比例,得出各高校研究經費方面的總得分。 11、 高??偟梅峙判?,最高者為100分,其余為最高學校的百分比。 (三),關于"物資資源"項下圖書一項的計算 圖書一項也同時采用生均圖書和總圖書數兩項,且各占50%,然后平均。這樣做的理由是總圖書數多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利用圖書的機會,這對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不只是看某一方面的書。 (四)、關于"學術成果"得分的計算 今年各校"學術成果"得分,擯棄了往年簡單相加,然后排序計算相對分的做法,改為按照科技和人文社科兩類分別計算,并采用人均指標。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學術成果項下的二級指標分為"科技"和"人文社科類",SCI、EI、ISTP、CSTP歸為科技類;SSCI、A &H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歸為人文社科類。 第二步,分別計算各校的兩類成果得分: 科技成果得分 = SCI * SCI權重+EI * EI 權重+ISTP * ISTP權重+CSTP * CSTP權重 人文社科成果得分 = SSCI * SSCI權重+A &HCI * A&HCI權重+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論文數 * 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權重 第三步,分別計算各校兩類成果的人均得分: 人均科技成果得分 = 科技成果得分/本??萍既藬? 人均人文社科成果得分 = 人文社科成果得分/本校人文社科人數 第四步,將上述第三步的結果分開排序,分別得出各校科技成果、人文社科成果的相對分。 第五步,將第四步結果按照兩類人數占總研究人數的比例加權求和,得出各校"學術成果"總得分: 學術成果總得分 = (科技成果得分 * 本校科技人員/本校研究人員總數+人文社科成果得分*本校人文社科研究人員)/本校研究人員總數 第六步,將第五步的結果排序,計算各校的相對分,即是各校學術成果的最終得分。 采用這個方法計算,解決了科技與人文社科成果無法比較的難題,能更客觀地反映不同類型的學校的學術成果在綜合序列中的位置。 (五)學生人數按照折合全日制本??迫藬涤嬎?。有醫學院的大學,在計算教師人數時不包括附屬醫院的非教學人員。 (六)關于"師/生比"的計算。考慮到一些學校因為生源不足,師/生比特別高,在計算該項得分時,給師/生比設定最高值為11。即如果師/生比超過11,按照11計算。 ============================= 香港地區: /item04/0410/file/ (D)%20Appendix%20I.pdf大學高校排名
大學高校排名是根據一定標準對全國的高等院校進行評價和排名,以便為學生和家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提供參考。
目前國內各類機構都會發布大學高校排名,包括QS、ARWU、THE、US News等國際排名以及中國大學排名、學科排名等國內排名。
(相關資料圖)
大學高校排名的評價標準涉及多個方面,例如學術聲譽、教學水平、科研成果、師資力量、學生就業等。通過綜合評估,可以得出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排名,但是排名只是參考,學生和家長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專業需求、個人興趣等因素進行選擇。
大學高校排名不是唯一的選擇標準,同樣重要的還包括專業設置、學校地理位置、學生人文環境、學校文化等因素。不同學生對于大學選擇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大學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
大學排名的局限性與爭議:
1、排名雖然是參考,但是不能盲目追求排名靠前的學校而忽略自身的實際需求和條件。同時,不同的排名機構使用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也存在差異,因此同一所大學在不同排名中的排名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此外,一些學??赡軙ㄟ^投入大量資源來提高排名,而并非真正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學生發展水平。
2、選擇大學不僅僅是看排名,更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來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同時,要充分了解學校的專業設置、師資力量、科研成果、學生就業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和比較。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個人的價值和人生目標。
如何提高本科率
估計樓主是個老師吧?尤其可能是一個班主任吧?看來您在為提高自己學生的成績而在努力。要提高學生的本科錄取率需要做很多事情, 1.首先是配備的各科目老師教學水平要高,要有責任心和風險精神。 2.努力給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生環境、熱烈的學習氛圍、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提高承受壓力的能力。 3.嚴格管教學生,班級紀律必須嚴抓。 4.高三復習要循序漸進、不要跳躍式的授課,尤其是在高三上學期一定要讓學生努力學習,不要有半點心思放在學習之外。 5.高考填報志愿要講究方法,根據學生的成績和在所在省市的排名情況、學校招生情況及學生的個人愛好慎重填報志愿,并盡快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盡量選擇“服從調劑”,才能提高錄取率。 學習是一個復雜、重復的過程,不是幾句話就能迅速提高成績的。志愿如何排序?怎樣查院校排名和專業排名?
高等院校排名的多少,與錄用分數線并沒必定的關系。有一些排名高的高校,因為地域偏僻錄取分數很低,我便沒有必要消耗分數去報考它; 有一些高校排名不太高,但如果其所屬地域、所屬行業全是我們喜歡的,且分數合適大家報考,其都是非常值得考慮到的范疇。有關技術專業排名,也僅適合做為主次參照。現階段大部分省區的高考填報志愿仍然是以校園為企業投擋的方式(每所院校中可報考好幾個技術專業且有調濟選擇項)
排名高的技術專業,大部分聚集在985、211學校中,但包含211以內,大部分高等院校僅有極少數王牌專業能在全國各地有比較高排名。但我們報考一所學校時,盡管能夠對著某一排名高的技術專業而去,但我們卻不能只報考一兩個技術專業,乃至許多情況下還務必服從調劑。這代表大家在沖好的專業的與此同時,也需要搞好被錄取到其他專門的充分準備。即填報志愿時不能只是考慮到總體目標技術專業的排名要素,院校、地域要素也需綜合性考量
本人的見解,便是以分數為導向,在自身的高考分數適合報考的學校范圍之內再挑選院校、技術專業,在錄取分數比較接近的情況下,能夠優先考慮排名高的院?;驅iT。對于是偏重于院校、或是技術專業,則要依據自身具體情況。如能上985、211的高按段學生能夠偏重于院校,一般一、二、三本的學生則最好以技術專業優先選擇,兼具地域要素。院校排名和技術專業排名全是較為主要的,可是假如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重要得話,那么應當更注重院校排名。相對于技術專業排名而言,院校整體的排名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校園的總體水平,排名相對性較高的院校通常具備更強的科學研究標準和學術氛圍
自然,技術專業排名也非常重要,終究技術專業排名可以表現出專門的課堂教學整體實力及其科研能力,一些普通大學的某些技術專業通常也具有非常的競爭能力,學員的就業情況通常也不錯。伴隨著it行業的飛速發展,將來互聯網經濟將落地式到廣泛的傳統產業,這個過程必定會推動人才結構的提升和調節,全部傳統產業將釋放出很多的專業人才,而計算機專業技術專業將占領著十分的占比。 我從業it行業很多年,現階段也在帶軟件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具體的研究內容集中化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能相繼寫一些關于互聯網技術性層面的論文,感興趣的小伙伴能。夠關注我,堅信一定會有所收獲
如何提高志愿填報命中率
首先,在填報志愿之前,需要明確自己的分數,不僅如此,還要了解自己分數在自己本省的大致排名,以及當地的一本二本分數線。由于中國各省試卷不同,分數線也不同,按照往屆數據,了解各項分數線以及排名情況等信息極為重要,這將是你填好志愿的基礎。
其次,根據自己的分數以及大致排名,仔細地翻閱志愿書,尋找合適而又心儀的學校,專業,并記錄其代碼,方便再次尋找比較。這一項在填報之前可以反復翻閱,多選幾個有可能被錄用的學校,方便對比。
排除選項法
在無法選擇“取”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學會放棄。例如考生從某批數百所院校中選出10所候選,結果條件均符合,感到無法決定報哪個時,則可以從選出的院校中首先決定丟掉哪個。用“舍”的辦法來決定“取”,丟到最后最舍不得丟開的就是你最終要留存的。
在操作上可以首先列出選項,然后依據個人取向和價值觀逐一排除選項,直到選項與填報數目相等。
高考圈提醒考生:放棄法的目的是決定不能放棄的志愿目標,既適用于選擇高校也適用于選擇專業,另外還有一點:當使用放棄法排除某批院校時,應該注意是否影響個人定位目標。
標簽:
- 01 誰在霸榜歐洲市場?它和納米BOX居然還有這層關系 世界焦點
- 02 既是充電寶,又是露營車!適合純電動汽車的露營車!
- 03 【新視野】【韓系動向985】都知道起亞品牌弱,那賽圖斯的競爭力究竟是啥?
- 04 全球熱點!中國-中亞峰會即將舉行 中亞國家官員:期待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
- 05 世界快報:孫穎莎想換邱貽可,馬琳為陳夢開綠色通道,王楚欽相戀劉國梁出手
- 06 保利心語社區:座談交流議民聲,織密網格幸福網
- 07 突發!特斯拉宣布召回110萬輛,單獨踏板是最大導火線?-環球熱門
- 08 每日頭條!新能源時代下的經銷商網絡將何去何從
- 09 【全球獨家】又“卷”起來了?純電小車進入大混戰時代,到底誰最值得入手?
- 010 環球看點!喝預開口的椰子進急診?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