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人,有望吃上自家養的魚啦-天天觀焦點
(資料圖)
昨天下午,一張大網被放入蒼南縣橋墩水庫,對水庫內放養的鰱鳙魚進行合理捕撈,預計一周左右收網,這是橋墩水庫首次進行捕撈作業,也是該水庫開展“潔水工作”的重要一環。
橋墩水庫是蒼南縣最大水庫,總庫容量8133萬立方米,為該縣主要飲用水水源地。從2021年10月開始,橋墩水庫資產由溫州市公用事業發展集團蒼南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務公司”)接管,水務公司借鑒珊溪水庫“保水漁業”的成功經驗,在橋墩水庫開展“潔水漁業”工作,即通過投放濾食性魚類消耗水庫內藻類等浮游生物,同時進行合理捕撈維持庫區生態平衡,從而達到以生態保水方式改善水質的目的,保障當地群眾用水安全。
蒼南縣玉鶴水利發展有限公司為水務公司下屬二級子公司,其總經理丁圣黨告訴記者,此次捕撈作業采用定置張網的捕撈方式進行,捕撈2公斤及以上規格的鰱鳙魚,預計捕撈總量5000公斤。“鰱鳙魚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濾食性魚類,因此,合理放養、捕撈鰱鳙魚能有效控制水體中的藻類生物量,帶走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從而實現水體的凈化,保障水庫生態平衡。”丁圣黨解釋道。
為更好發揮潔水漁業實施效果,溫州市珊溪水源保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保公司”)派工作人員前往橋墩水庫,為捕撈工作提供指導與協助。“比如工具準備、捕撈多少、如何捕撈、如何售賣等,我們都會給予相關指導。”水保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說。
去年,水保公司新制定了《珊溪水庫保水漁業技術規范——鰱鳙》,該標準規范了水庫保水漁業在漁業資源調查、水生物增殖放流、捕撈及暫養等生產技術環節,從而達到水體生態平衡。今年,《水庫保水漁業技術規范——鰱鳙》與《飲用水庫鰱、鳙》兩項團體標準也通過了立項評估,兩項標準歸納總結了珊溪水庫多年來以魚凈水、以水養魚的成功經驗,形成了保水漁業技術操作規程及其產品的標準化文件,目前納入該標準范圍的有珊溪水庫、澤雅水庫、橋墩水庫,通過統一的標準,也有利于打造具有溫州特色的生態有機魚區域品牌。本次捕撈數量、作業方式等,就是以上述標準為依據,并結合蒼南當地的水文特點制定,而鰱鳙魚捕撈上岸后,也會進行售賣。
原標題:
@蒼南人,有望吃上自家養的魚啦
市珊溪水源保護有限公司助力蒼南橋墩水庫潔水工作,預計捕撈5000公斤鰱鳙魚
記者謝錦哲通訊員張天楊葉堅堅丁圣黨李嘉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