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中航科電:核心產品均價連降,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收,賺錢能力堪憂|IPO觀察

            2023-08-09 21:18:28來源:鈦媒體APP

            北京中航科電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科電”)將于本周五迎來創業板首發上會。公司本次IPO擬募集資金6.38億元,用于軍工電子設備及高端裝備零部件精密加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鈦媒體APP注意到,雖受益于行業規模增長,公司近幾年收入規模不斷上升,但其核心產品的銷售均價卻在逐年下降,拉低了公司綜合毛利率水平。同時,中航科電所處的軍工行業普遍客戶集中度較高、賬期較長,去年公司八成收入都來源于前五大客戶。近年來公司應收賬款快速攀升,也導致其賺錢能力較弱,去年凈現比僅為23.81%。

            核心產品均價逐年下降

            中航科電成立于2007年,以國防建設需求為導向,專注于軍工電子設備和高端裝備零部件精密加工,產品包含加固計算機、模擬仿真設備、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加工等。

            就行業前景而言,近年來全球矛盾日益尖銳,國家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加速,軍工電子行業作為國防的重要領域,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財政部數據顯示,我國的國防投入正逐年增加,且“十三五”軍費預算支出較“十二五”期間增幅達到近50%。2023年,我國軍費預算為1.55萬億元,較2022年增長7.11%,已連續七年超過萬億。

            數據來源:財政部

            在行業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中航科電的營收規模也有不小的起色。2020年至2022年(簡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億元、4.24億元、5.31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6.28%。同期,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764.94萬元、6989.89萬元和6551.6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366.61萬元、5921.44萬元、5893.60萬元。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軍工電子設備、高端裝備零部件精密加工兩大板塊,2022年收入占比分別為59.81%和39.03%。其中,加固計算機作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占比達45.04%,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數據來源:招股書

            不過從盈利角度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加固計算機的毛利率卻整體有所下滑,分別為29.04%、22.81%和24.26%,且2021年、2022年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公司解釋稱,加固計算機主要用于涉及國防安全的信息化需求場景,銷售價格保持穩定,毛利率下滑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2021年以后,原材料價格基本企穩,2022年該類產品毛利率略有回升。

            鈦媒體APP注意到,成本上漲的同時,公司核心產品平均單價卻不斷下降。報告期內,公司加固計算機銷售收入分別為1.89億元、1.63億元和2.38億元。在這之中,機架式加固計算機收入分別為1.62億元、1.38億元和1.73億元,占比分別達85.71%、84.66%和72.69%。然而,作為核心產品,其平均單價卻逐年下滑,同期分別為5.63萬元/臺、4.54萬元/臺和3.17萬元/臺,近三年內降幅達到43.69%。

            數據來源:招股書

            中航科電表示,機架式加固計算機平均單價下降、銷售數量上升,主要是因銷售了較多價格較低的低配置產品,拉低了均價。不過反觀便攜式加固計算機,雖然2022年單價暴漲237.18%,銷量卻從上年的445臺降至103臺。

            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0.93%、32.82%和28.34%。公司坦言,若未來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產品定價進一步降低,且公司無法通過提升產品價格、優化產品結構等方式提升定價及盈利能力,將面臨綜合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前五大客戶貢獻八成收入,應收賬款增速超營收

            中航科電的客戶主要為國防軍工單位,包括中國信科集團、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科集團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等,且客戶集中度較高。根據招股書,按照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合并口徑,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名客戶收入占比分別高達75.50%、84.55%及80.36%,去年前五大客戶就貢獻了超八成收入。

            中航科電對此稱,軍品市場的準入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對供應商資質、技術水平、資金實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形成了較高的進入壁壘。公司一旦進入主要客戶的供應體系,如無重大技術更新或產品質量問題,客戶原則上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因此具備較強的客戶黏性。但若主要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發生不利變化或削減對公司的訂單規模,則會引起公司收入與利潤的波動。

            軍工企業的另一特點則是普遍應收款較高,中航科電也不例外。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的賬面余額合計分別為1.64億元、2.70億元和4.0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38%、63.72%和75.77%。2021年、2022年,其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增幅分別為64.63%和37.80%,已遠遠超過營收增速。

            公司表示,如未來主要客戶經營發生困難、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過快或者主要客戶付款政策發生變化,則將給公司帶來應收賬款的周轉風險及減值風險。

            而根據中航科電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其第五大客戶吉大正元(003029.SZ)目前回款速度較慢,且已出現資金較為緊張情況。根據其2022年年度報告,吉大正元收入下降39.82%,全年凈虧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97.44%,截至2023年6月30日期后回款比例為51.88%。

            應收賬款高企也意味著公司大量資金被下游占用,導致賺錢能力較弱。報告期內,中航科電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468.98萬元、-3516.42萬元、1560.49萬元。同期,其凈利潤分別為3764.94萬元、6989.89萬元和6551.69萬元,2022年凈現比僅為23.81%。

            對此公司坦承,未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持續擴張,應收賬款和存貨采購規模相應增長,同時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生產與銷售投入,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則會給公司營運資金周轉帶來一定壓力與風險,對公司的經營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公司生產的軍工電子設備應用于各項尖端武器裝備,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但公司的規模和現金流使其研發投入較為受限。2020年至2022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2221.81萬元、2348.60萬元和2614.5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8%、5.53%和4.93%,始終低于可比公司均值8.82%、9.85%和9.13%。

            數據來源:招股書

            也正因如此,本次IPO中航科電擬募資1.7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招股書顯示,補充流動資金到位后,公司將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人才引進和市場開拓,有助于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公司還擬募資1.15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為公司吸引研發人才、引進先進的研發測試設備,在軍工電子設備和高端裝備零部件精密加工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發升級。(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

            標簽:

            上一篇:楚江新材今日大宗交易成交522.7萬股 成交額3789.58萬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