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業界 > > 正文

            “評理說事”智慧化打造矛盾糾紛化解“沈陽名片” 跟進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2022-08-11 10:38:17來源:江蘇經濟報

            日前,沈陽市法庫縣一老舊小區因上下水糾紛引起鄰里矛盾。二樓住戶衛生間發水滲漏到一樓,一樓住戶多次要求賠償無果。一樓房主說,樓上總往下水管道扔雜物,導致堵塞、返污水,向樓上要疏通費用,樓上不給。于是一樓房主將樓上下水主管道截斷封死。無奈之下,樓上居民找到社區的居民評理說事點,經評理說事員調解后,第二天管道就疏通了,一樓也不得私自截斷主管道,樓上下水問題得到解決。

            村(居)民評理說事點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載體。通過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機制,巧妙運用“開門說事”“評理調事”“便民答事”等工作方法,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讓群眾苦有可訴,使矛盾在萌芽時期就得以有效紓解。

            沈陽市通過不斷加強村(居)民評理說事點規范化建設、提升規范化水平,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的“沈陽名片”。著眼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城鄉的村(居)民評理說事點2637個,實現全市所有社區、村屯全覆蓋,累計化解矛盾糾紛4.8萬件,解答法律咨詢8.8萬次,打通了司法行政工作為民解難“最后一公里”。全市共建成人民調解中心1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2651個,市級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14個,個人調解室279個,推動諸多法治力量向引導端和疏導端用力,促進法治與自治、德治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數字科技的力量,沈陽大力推廣“慧評理”小程序,發揮點位分布、信息收集、案例查詢為一體的功能,實現“評理說事”智慧化,讓群眾足不出戶,通過掃碼就能化解煩心事,形成了預防為先、源頭治理,提前介入、全程跟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沈陽市司法局表示,以“兩鄰”理念為引領,聚焦全市“四零”社區建設,深入剖析“零案件”創建工作對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和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積極作用,對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推廣,推進“零案件”創建常態化,探索“零案件”創建工作機制向其他領域延伸。

            標簽: 評理說事 沈陽名片 基層社會治理 社會治理能力

            上一篇:摸清“家底兒”!遼寧今年啟動并完成土壤普查試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