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察:電子后視鏡正式獲批!今年計劃買新車的可以注意啦
2023-01-10 20:23:04來源:物聯網智庫
(資料圖)
資料來源:智能車參考
作者:今晚打老虎
物聯網智庫 原創
頭圖:由文心一格生成
導讀
2022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號為GB 15084-2022的《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發布。新標準將自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將全面取代現行的于2013年發布的GB 15084-2013版本標準。這意味著傳統汽車后視鏡將要成為歷史,電子后視鏡將聚焦在汽車產業聚光等下。汽車后視鏡作為駕駛者的“第三只眼睛”,擴大了駕駛者的視野范圍,是汽車重要的安全配件。1911年,賽車手雷·亞倫在第一屆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賽事中駕駛印第安納波利斯建造的Marmom“黃蜂”,讓汽車后視鏡第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而此次從馬車司機身上復制過來的經驗,也成功影響了汽車一百多年的發展。
步入21世紀之后,隨著電子化和智能化在汽車身上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汽車后視鏡也不再簡單的是一面“鏡子”,在其中,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的功能被加入進去,比如轉向燈功能、BSD預警燈、電動折疊功能、電加熱除霧功能等等,這些功能的完善讓安全駕駛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證,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駕駛者的駕駛體驗。 而在近日,汽車后視鏡再一次迎來行業發展的新突破。2022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號為GB 15084-2022的《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發布。新標準自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將全面取代現行的于2013年發布的GB 15084-2013版本標準。這意味著傳統汽車后視鏡將要成為歷史,電子后視鏡將亮相在汽車產業聚光燈下。電子后視鏡真的來了!
根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介紹,新標準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才正式公開,因此,大家想要下載正式版的標準內容了解具體細則,可能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不過,通過2020年6月官方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用信息: 相比舊標準,新標準新增了許多新的術語定義,例如攝像機-監視器系統(camera-moonitor system)。根據官方對它的介紹:通過攝像機與監視器組成的系統,在規定視野內看清車輛后方、側方或前方視野的間接視野裝置,簡稱為CMS。其實就是上述所說的電子后視鏡,通過攝像頭+屏幕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光學后視鏡。 此前,國內很多汽車內部都已經預裝或通過后裝手段實現了電子后視鏡功能,通過面向車尾部的攝像頭,可以把畫面傳遞到后視鏡上。但在汽車兩側,采用電子后視鏡的方案還比較少,一方面囿于政策法規的限制,雖然允許安裝,但卻規定了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后視鏡;另一方面,電子后視鏡在技術、成本等方面還有不小的限制因素,對于“安全為第一原則”的汽車而言,普及難度可想而知。而此次新標準的發布,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規定了不僅可以安裝電子后視鏡,還可以取代傳統的光學后視鏡,這是舊標準中前所未有的。征求意見稿中就花費了大量的篇幅,對電子后視鏡的具體規格和參數、安裝、功能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例如,對車內應安裝監視器(屏幕)的要求,需要監視器在亮度調節上平均亮度應能根據環境條件手動或自動調節。電子后視鏡有哪些好處?
想要了解電子后視鏡的好處,就不得不先對傳統光學后視鏡進行說明。傳統的光學后視鏡實際是通過鏡面反射來擴展駕駛員的視野,比如不回頭就能觀察后方來車及路況。而且光學后視鏡本身久經實踐驗證,形成了成熟的質量及安裝的行業標準,另外在價格成本方面也更容易接受,所以光學后視鏡一直以來汽車行業必備的安全件。 但光學后視鏡也有固有的缺點難以突破,比如光學后視鏡的視野范圍很難再擴大,容易造成使用盲點和視野死角,特別是在一些大型貨車上。過去,因駕駛視野盲點造成的交通慘案不計其數,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由于機動車盲區引發的交通事故就多達50萬起,其中多數受害者都是兒童。這些血淋淋的數字給汽車行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相較于傳統光學后視鏡來說,電子后視鏡的優勢十分明顯:更寬闊的視野。電子后視鏡改變了傳統光學后視鏡受限于鏡面曲率、形狀、大小、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視野限制,通過不同的傳感器、不同角度的攝像頭,駕駛員可以獲得更多的影響,保證車輛形式和其他道路參與者的安全。 受環境影響小。傳統光學后視鏡主要通過鏡面反射來實現視野的擴大,但如果遇到如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駕駛員的視野通常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尤其是在后方車輛開啟遠光時造成的炫目問題。而電子后視鏡可以通過硬件和軟件,消除這些環境影響,保證駕駛者的視野不受干擾。 降低風阻和風噪。電子后視鏡的外置設備僅有攝像頭的傳感器件,相比傳統光學后視鏡而言,體積的大小可以降低到后者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因此從整體設計上,電子后視鏡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同時還能高速風噪也會進一步降低。 當然,電子后視鏡的好處還不僅限于上述所列,包括電子后視鏡能夠記錄周圍車況和行車環境,或許可以成為交通責任認定的證據,以及進一步美化汽車外觀等等。理想照進現實就在今年
目前,從全球范圍內來看,已經有多款量產裝配電子后視鏡的車型發布,包括雷克薩斯ES300h、奧迪e-tron、本田e、奔馳Actors重卡、曼恩尼奧普蘭巴士、達夫XG+、沃爾沃等,但這些車型還主要集中于歐洲以及日本市場。國內比亞迪、陜汽等車企推出過額外增加電子后視鏡版的車型,另外就是一些概念車型。 不過,從今年7月開始國內市場應該會產生新的變化。目前,最接近于量產的汽車是2021年于廣州車展期間發布的北汽魔方,其頂配車型采用了電子后視鏡安全件。2022年7月28日該車正式發售,搭載電子后視鏡版的車型雖然還為上路,但已經達到了量產的要求。 另外,吉利路特斯發布其ELETRE車型最新海報,表示將成為國內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后視鏡(電子后視鏡)的車型,選裝價格為1.6萬元。搭載電子后視鏡的車型會在新版《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生效之時開始啟動交付,已經鎖單的用戶可以聯系官方修改增加配置。 隨著新版《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板上釘釘,標志著極具智能化屬性的新汽車時代也將正式到來。接下來,包括傳統主機廠、造車新勢力必定都會鎖定電子后視鏡領域,拉開汽車后視鏡創新時代的大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電子后視鏡即將大規模上路,但其并非就是完美的后視鏡解決方案。電子后視鏡還面臨著延遲、畫面準確性等一系列挑戰,包括對于消費者直觀的選裝、維修成本等。雙刃劍怎么使?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電子后視鏡正式獲批!吉利路特斯首批上車,選裝費1萬6》,智能車參考 掃碼即可預約線上直播參與直播互動有機會領取價值300元禮品!- 01 全球快訊:寶馬2022年在華銷量超79萬輛 純電動車同比增長91.6%
- 02 全球熱文:特斯拉股價大跌,再跌20%就能抄底 | 汽車商業評論
- 03 環球快消息!唱出質樸真情,定位暖心聯歡 《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完成第三次彩排
- 04 國六B汽油口碑崩了,乙醇汽油在東三省為什么不合適?
- 05 新春送福12禮!廣汽三菱全新歐藍德、L200新車歡樂GO不停
- 06 世界動態:別人漲價它降價,特斯拉“以價換量”
- 07 【天天快播報】離這些人遠點,小心要你命!
- 08 當前播報:花燈走俏迎新春 山西花卉市場年味濃
- 09 全球快訊:別用“返鄉報備陽過沒”給老鄉添堵了
- 010 春運列車上“一杯水”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