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的三巨頭,在上海灘反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海首輪土拍的第二天,線上直播被擠爆了。頁面顯示“活動現場太火爆,已超過人數上限”,根本加載不出來。
這場面是昨天“熱浪”的延續。4月18日上海氣溫沖到了30度高峰,土拍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審核三小時,土拍三分鐘”,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這樣形容。
(相關資料圖)
首日的8宗地塊共計成交金額約172.44億元。其中,4宗溢價成交,4宗底價成交,萬科、龍湖、越秀、招商蛇口、象嶼地產等均有所獲。
這是一場看點頗多的土拍。
曾因為“圍標事件”而遭遇禁拍的萬科、華潤、中海,在“消失的三年”后解禁復出。三家在位于周浦的06-04地塊,再次同框。
雖然當年的事件相關責任人遭受了處分,但對于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場早已改變。一批新的企業在上海灘迎風而立,這三巨頭想要找回丟失的時間,將不得不面臨新對手和新挑戰。
解禁后的“反撲”解禁之后的首場土拍,萬科應該是三家中最開心的房企。
他們底價摘得松江區廣富林街道SJC10004單元2街區19-01、25-01號地塊及人民北路地下連通道地塊,總價37.83億元,成交樓面價15200元/平方米。地塊為商住用地,出讓面積為118741.7平方米。
而與其一起歸來的華潤和中海,雖然也參與了多個地塊的競拍,但并未有斬獲。
2020年,萬科、華潤、中海因涉嫌圍標虹口區嘉興路街道HK271-01地塊遭到處罰,有消息稱中海華潤3年內不能在上海拿地,萬科則是2年,但并未有官方文件出臺。
最終結果是,三家房企都有人事變動。中海地產上海公司總經理崔帥離開了中海,后來加入了新晉房企宸嘉發展擔任總裁。此后三年,三家房企只能選擇曲線拿地。
比如,2022年10月31日,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上海地產集團旗下子公司——上海德澤置業有限公司90%股權及相關債權已被轉讓,成交價為35.26億元。華潤置地接手了上海德澤位于三林濱江的25、28兩個子地塊,用地性質為商業住宅混合土地包。
去年9月,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北萬置業以120.6億元底價奪得該地塊,起始樓面價47840元/平方米,房地聯動價13.3萬/平方米。
然而就在土拍前一周,拿地企業北萬置業突然股權變更,上海靜安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增加持股至70%,上海萬科退出,顯然萬科還沒有完成“解禁”。
直到2022年12月28日,股權再次發生變更。上海萬科企業有限公司持股40%,上海北方企業集團持股30%,南通萬語企業管理咨詢持股30%。
對于這三家房企重新加入土拍市場,盧文曦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畢竟上海還是重點深耕的地方,這三家房企三年沒在上海拿地,錯失了很多機會,所以這次反撲得很厲害。但也不是說都能拿地,上海拿地還有一些技巧在里邊,比如一次性報價,這個很有技巧,當然也要拼點運氣。”
不過他也認為這三家房企想追回這三年的空窗期難度還是很大,未來的土拍市場競爭會更激烈。
“這三家雖然沒有在上海拿地,但這三年在上海依然有著項目的開發和銷售。”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則認為,“解禁給的是他們在一級市場拿地的機會,由于在資金、物業管理、工程管控等不同維度的優勢,預計將會給上海房地產開發市場帶來更多推動。
變了天的上海灘樓市這三家在土地市場隱身的三年,上海灘樓市的風向已經改變。
強如保利、招商等頭部國企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數據顯示,2021年招商蛇口上海公司全口徑簽約銷售額突破366億元,在招商蛇口所有區域中排名第一;2022年,這個數字增長到741.25億元,操盤面積為64.89萬平方米,登上2022年度上海房企全口徑金額及操盤面積排行榜第一名。
保利2022年在楊浦、普陀、徐匯、閔行、寶山、嘉定等區的核心地段新增八處土儲,新增全口徑貨值近550億元。數據顯示,2022年,保利發展上海公司全口徑銷售金額337.39億元,同比增長113.5%,在上海排名第四;銷售面積45.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0%。
就在4月19日,上海第二場土拍中,保利以48.87億元拍下了寶山區大場鎮W12-1301單元05-04地塊,溢價率為9.47%,樓板價3.28萬元/平方米。
而此前非頭部房企的建發、象嶼也在上海發力,持續拿地。2022年前11月,建發在長三角花費276億,拿地85萬平方米。僅在上海,建發通過獨立或聯合的拿地方式,就累計斬獲5宗地塊,權益拿地金額達107億。
在投資熱土上海灘,失去的每一天都是真金白銀。
盧文曦表示:“這個和上海土地的特殊性是有關系的,因為上海的土地拍賣是有封頂價格的,基本上就鎖定10%,從實際的交易來看,基本上溢價率就是八九個點,而且設定了房地聯動價,所以可以測算出這塊地的利潤是多少,基本上是透明的,銷售的話基本上開盤就清的,資金回籠也很快。”
進入2023年,上海樓市跑在了全國前列。“紅盤”入市,一些項目再現“千人搖號”,“售樓處重現排隊看房”,“疫情三年,漲回來只要一周”,這種扎眼的宣傳語一次次撩撥市場的心。
從3月份的數據看,上海樓市二手的成交數據為2.3萬套,繼續傲視全國。同時也創造了近3年的最高成交量,2月成交了1.93萬套,3月成交了2.3萬套。
新房方面,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批準上市面積超5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超30%。首批次新房項目已基本入市,二批次新房項目也陸續入市中。
市場有多火呢?
上海新房首批次集中供應25個項目,目前已有24個項目完成認購,14個項目觸發積分制,其中象嶼招商公園1872認購率超500%,華發半島華庭及越秀保利嘉悅云上項目亦超400%,臨港上實望海項目認購率僅23%,項目熱度分化加劇。
二批次集中供應29個新房項目,目前已有22個項目開啟認購,其中19個項目已認購結束,4個項目觸發積分制。
民營房企蠢蠢欲動上海樓市的表現,讓不少民企也開始有所行動。
比如,龍湖與建華聯合體以底價24.8億元競得上海嘉定區江橋鎮JDPO-0402單元42-07、43-02地塊,該地塊占地面積5.4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2.12,起拍總價24.8億元,起拍樓面價2.12萬元/平方米。
土地用途為商住辦,地塊房地聯動價6.2萬元/平方米。“民企的確是有回升,包括龍湖、綠城這樣的民企都在參與,有的也拿到地了,但是畢竟還是頭部一些開始動了。但是即便報名也是在小規模試水,或者說碰碰運氣,碰到了我就拿,現在只不過是一些實力好一點的民企在嘗試。”盧文曦稱。
4月18日的土拍還發生了另一個插曲,越秀在田林街道和周浦站地塊競拍中,因為經營執照范圍未通過核驗被取消了參拍資格。越秀是近兩年仍在持續擴張的代表性房企,在此輪土拍中,也成功拿下了靜安區中興社區C070202單元306-04地塊。
該地塊出讓面積為4265.2平方米,土地用途為普通商品房及商業用地,起始價6.736億元,吸引3組競買人同時競拍,最終越秀旗下杭州燚樂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7.244億元競得,溢價率7.5%。
知情人士向《鳳凰WEEKLY地產》透露:“越秀還在申訴,但應該不可能推翻公證處的結論。不過,主體資格不符合要求,不算違規作弊性質,不會影響資信。”這也是昨日土拍拖延如此久的原因。“越秀要求推遲拍賣,肯定不可能的,僵持了蠻久的,而且說有1家房企也是這種情況,公證處繼續對那家房企進行再次審核,反正搞了蠻久的。”上述人士表示。
張波則表示:“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不符合,的確是個意外,之前沒有見到過。”而此次上海土拍將持續4天,這會不會影響后續越秀的參拍條件,該人士稱:“就看越秀用什么馬甲了,如果后續還是用這個有問題的主體申請的話,后面都參加不了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