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天天熱訊:8.9 還在漲,國劇要被愛奇藝卷死

            2023-05-04 19:11:10來源:毒舌電影

            好久沒見這么解氣的華語劇了——

            航空公司領導一字排開,為造成死傷十數人的大型事故鞠躬道歉。


            (資料圖)

            此時突然闖進黑色身影,大波浪卷發在空中散播著殺氣。

            沒等現場反應過來,此女大喝一聲:

            誰是老板!

            然后運氣丹田,開啟殺神模式:

            陳總?一拳。

            張總?又一拳。

            誒,董事長,你要去哪里啊?

            但,解氣是解氣。

            回到現實,因事故昏迷的爺爺還是沒從航空公司拿到賠償費,這不幸的一家人還是被房東趕出了出租屋。

            剛剛還張揚的大波浪,轉眼在病床前被淚水沾濕。

            從暴怒到心涼。

            如果不是 Sir 告訴你。

            你敢相信,這是一部華語 " 偶像劇 "的開篇嗎——

            不良執念清除師

            愛奇藝國際版出品,這部新臺劇的確披著 " 偶像 " 的外殼。

            男二彭千祐,《罪夢者》里許光漢的哥哥兼情人,上演過堪比 gv 的大尺度戲碼;

            女主宋蕓樺靠《我的少女時代》吃遍天。

            就連沒什么地位的男主媽媽和單元配角,也由楊瑾華和鄭元暢這樣的咖位出演。

            咖位另說,顏值肯定保底。

            但論質量,它絕不 " 花瓶 "。

            4 月末上新了兩部華語劇,在 Sir 看都有爭奪年度好劇的資格。

            一部來自內地,《漫長的季節》。

            另一部則是這部來自臺灣地區的《不良執念清除師》。

            這幾天一直霸占豆瓣熱門頭兩名。

            ——且兩部劇都在漲分。

            按上線順序,Sir 今天先聊后者(放心都會寫的)。

            如果說隔壁《漫長的季節》是讓鏡頭帶我們進入熟知的、特殊的年代,尋覓命運的回響。

            那么,《清除師》則是駐扎當下——

            命運無常,何以解憂?

            01

            Sir 在看劇中幾度猶豫。

            這到底是部啥劇?

            說是偶像劇吧,又不算太主流。

            蒲一永(曾敬驊 飾),高中校霸學渣。

            平時愛好是欺負好學生,也就是本劇男二曹光硯(彭千祐 飾)。

            一個狂拽酷炫。

            一個身嬌體軟。

            屬性分明,明晃晃的暗示快呼到觀眾臉上。

            說是奇幻劇吧,尺度又有點大。

            小蒲本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恩愛,爺爺健在。

            雖然學習不好,但小蒲的爺爺是個書法大師,耳濡目染下自小便習得一手好字。

            小蒲不僅跟爺爺學習書法。

            十幾年來,偶爾爺爺身邊出現的 " 臟東西 ",他也盡收眼底。

            你可能猜到爺爺有秘密。

            但還沒等小蒲查明,這家人便被突如其來的空難砸中。

            父親傷重去世,爺爺隨之病倒,而小蒲躺了兩年才悠悠轉醒。

            逃出生天?

            呵,一睜眼,噩夢剛開始。

            命運的平行線此刻也變成雜交水稻,仿佛打開某種神秘開關——

            某高架橋發生一起車禍。

            司機喪生,整個人撞得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

            死人沒什么稀奇。

            但到了夜晚,某種神秘力量卻開始蘇醒。

            殘肢和尸塊不僅像電影《詭絲》一樣被看不見的絲線牽引縫合,這具類似弗蘭肯斯坦的怪物,還擁有了短暫的生命力。

            可這關小蒲什么事?

            見證神奇的時刻到了 ……

            3。

            2。

            1。

            " 尸體 " 不遠千里趕來,閃現在他的臥室。

            所以這 tm 是個恐怖劇?!

            看著看著,也不完全是。

            之所以有這奇怪的現象,是因為爺爺躺在醫院不省人事,鬼魂沒有了之前的去處,便來找血脈相連的孫子。

            由此,一場人與鬼魂、怪物甚至是幻象的糾纏,也就此展開。

            02

            豆瓣一句新鮮出爐的評論:

            " 前有《第 8 號當鋪》,后有《清除師》。"

            實際上這部劇不僅有臺劇前輩的影子,也讓人想起《金宵大廈》《清潔師》等港劇,延續港片的人情味,通過孤魂野鬼緬懷一個時代。

            但也有細微的不同。

            形式上,灣灣的劇配合口音,在沒有恐怖音效的情況下,哪怕靈異題材也帶有一種玩世不恭的天然喜感。

            事關生死,這部劇不僅沒有給你上那種 " 逝者已逝 " 的雞湯文學。

            恰恰相反。

            生與死在這里,反倒是可以拿來調侃、抱怨的市井話題,甚至帶點普通人浪漫的想象。

            舉個例子。

            男二曹光硯畢業后進了醫學院。

            他發現課室中常年存放著一具神奇的尸體,也就是高校里給學生練手的 " 大體老師 "。

            通常,大體老師都是那些生前確認捐獻的志愿者。

            但偏偏只有這位大體老師沒名沒姓,全部身家只有一個 " 猝死 " 的標簽。

            不僅身份來歷是個謎。

            相比其他 " 同行 ",這位老師神奇到自帶修復功能,手術刀口可以自動愈合。

            他的背上,還文著一幅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仕女圖。

            一名神秘女子坐在木蘭花樹下,拈花微笑。

            仔細觀察——

            哪怕尸身其他地方都有腐爛,文身卻沒有損傷分毫。

            這里有什么故事?

            別急,等她自己給你說。

            文身上的仕女活了過來。

            而且不僅活了,像《畫中仙》一樣化作靈體重現人間,還和其他鬼魂一樣,千里迢迢來找小蒲,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

            但憑一幅文身,要怎么找到雪藏數年的無名尸源?

            本來一開始你們想到的主角當然也想到了。

            按圖索驥。

            普通人不認識那幅文身,總有文身師會認識。

            什么要求?

            原來那個男人幾年前闖進文身店,要求在背上刺青。

            這一刺,不但是終身難洗的大面積人像。

            他甚至完全不認識畫里的女人,圖案不過隨手一指。

            按理說,一個刺青說搞就搞的成年人,不是熟手愛好,就是個性不羈。

            但這個人呢。

            生前,普通社畜,上班打卡,下班聚餐,性格特別內斂,絕不出風頭。

            業余時間跑去關懷流浪漢,為那些社會上的邊緣人噓寒問暖。

            ——簡直純良到不能再純良。

            怎么死的?

            在被公司排擠辭退后,他在一個雨夜猝死。

            他抱著準備送給流浪漢的棉被,倒在半路上。

            哪怕疼痛,也堅持沒有發出呻吟,只叫了兩聲媽媽,便咽下最后一口氣。

            除了背后的文身。

            他的存在與離去都是那樣相似,安靜到無人知曉。

            到這個時候,也終于揭曉謎題的答案。

            一個如此內向的人,為什么會突發奇想去文身?

            他只想有人陪著自己。

            一個細節。

            當他看中那幅仕女圖時,曾跟老板提出想要改一改。

            不是改得更美。

            而是改得更平凡,更真實。

            這也是《清除師》不像 " 奇幻劇 " 的原因——

            它從不想帶你走遍四海八荒。

            卻只想帶你穿越人心角落的那片隱秘森林。

            他是的的確確是在為自己尋找一位 " 伴侶 "。

            平日里,他也會與背上的女人說話、聊天。

            久而久之仕女也有了感應。

            她雖然不知道這么多年自己背靠背的情人長什么樣子,叫什么名字。

            但她寄宿在男人身上太久,已經成為了他的 " 背后靈 "。

            日日夜夜,相依為命。

            哪怕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彼此,卻終身相愛。

            故事最后。

            仕女拿到了情郎的名字,心滿意足,煙消云散;而那具冰冷的尸體,也因為有了名字而被登記在冊。

            醫學院的學生們向他齊齊鞠躬:

            " 感謝大體老師 "。

            《清除師》沒有忌諱死亡。

            因為在鬼魂眼中——死亡不是別的,只是生命的中轉。

            03

            Sir 發現,我們國劇很少聊" 死 "這件事了。

            但在過去一段時期,我們對死亡的理解又經歷過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年朱一龍主演的《人生大事》,讓我們面對死亡這一嚴肅命題,得到了久違的宣泄。

            但人類面對死亡,遠不止緬懷一種姿態。

            華人社會的語境中。

            因為傳統風俗的原因,我們總是會被靈異題材所吸引。

            那些光怪陸離的志怪故事,總能戳中內心最獵奇焦灼的某個軟肋,為觀眾造就現實中總是無法達到的幻想與心靈寄托。

            就像當年爆火的《第 8 號當鋪》。

            許多人都妄想用自身的一部分,去交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圓滿。

            實際是以死亡,寫生命中無窮無盡的欲望。

            再把目光拉遠一點。

            那些影史大導,在死亡這點上都有著尖銳的眼光。

            徐克改寫民間傳說,用一對苦命鴛鴦的死亡,反襯出一整個吃人時代。

            這才有了《梁祝》。

            陳國富在宗教詭術的背景里,以一宗離奇命案為切口,探尋著屬于一個民族的壓抑與癲狂。

            這才有了華語恐怖片巔峰《雙瞳》。

            周星馳在對好萊塢調侃之余,將鬼魂與鬼馬結合,嬉笑著對抗著現實中的荒唐麻木。

            這才有了我們反復觀看的《回魂夜》。

            就算是往往以合家歡著稱的迪士尼,也曾因一句與 " 死 " 有關的臺詞刷屏我們朋友圈。

            " 據說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是當所有人都忘記你了,那么你也就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如果在活人的世界里沒人記得你了

            你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

            我們管這叫終極死亡

            而如今,這些意味深長的死亡。

            大多被吞沒在長生不老的飛升,以及四海八荒的仙俠世界里了。

            回到《清除師》。

            目前出到六集,講了三個故事。

            第一個,水里的河神借尸還魂,祈求為自己解脫真身;

            第二個,沒名字的男人和沒肉身的女人,互相取暖;

            第三個,失去兒子的父親誘拐其他小孩,為解思念之苦;

            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神像是人們求雨的寄托;尸體是死者隱匿的訴求;文身是男女情感的連結;路標是父子親情的指引 ……

            每一個人,每一具靈魂。

            在這個不再容納異類與失敗的時代。

            都在被迫拼命用外物,尋找自我與彼此的救贖出口。

            它在說的不是死亡。

            而是活著。

            是蕓蕓眾生,是命運無常,也是那些卑微卻又可愛的一意孤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

            標簽:

            上一篇:科技創新企業持續推動創新 2022年中國全年授權發明專利達79.8萬件|環球新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