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五月多只權益基金首發 市場回暖跡象明顯

            2023-05-08 09:28:46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羅逸姝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羅逸姝

            “五一”以來的兩個交易日,便有14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下同)新基金開始發行,其中權益類產品約占七成左右,顯示出基金發行市場對于權益類資產的信心。從全年情況來看,年內新發基金較為穩健,截至5月7日記者發稿,共有408只基金宣告成立,總發行份額超3500億份。其中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獲了資金追捧,或“一日售罄”,或刷新年內權益類產品發行規模紀錄。

            新發權益類產品達七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投資類型來看,“五一”假期后兩個交易日新發的14只新基金中,共有3只債券型基金,6只混合型基金,3只股票型基金以及2只QDII基金,共涉及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6只混合型基金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包括華商創新醫療A、東方阿爾法瑞豐A、財通資管品質消費A、信澳優勢產業A、鵬華芯片產業A以及招商產業升級1年持有A。除此之外,還有易方達中證軟件服務ETF等3只被動指數型基金以及嘉實恒生醫療保健指數A這只QDII股票型基金。以此計算,5月的兩個交易日內,新發權益類產品數量占比達七成,顯示出基金發行市場對于權益類資產的信心。

            從募集時間來看,共有4只基金設定募集期在10天以內,分別為嘉實恒生醫療保健指數A、東方阿爾法瑞豐A、財通資管品質消費A以及華泰柏瑞中證中央企業紅利ETF,也均為權益類產品。

            年內新發基金超3500億份

            在經歷了3月“回暖”、新基金大量發行后,4月基金發行數量、規模環比呈下降態勢。但從全年情況來看,年內新發基金份額仍較為穩健,超過3500億份。

            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截至5月7日記者發稿,年內共有408只基金宣告成立,總發行份額為3592.90億份。其中,1月、2月、3月、4月發行新基金數量分別為59只、75只、156只和102只,月度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407.30億份、884.22億份、1442.69億份以及763.25億份。

            從結構來看,與今年一季度相比,4月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占比繼續回升,而混合型基金份額占比則下降。受3月A股市場震蕩較大因素影響,債券型基金比例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具體來看,4月股票型、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86.09億份、162.46億份、480.32億份,占比分別為11.28%、21.29%、62.93%,結構分布與3月較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債券型基金的月度發行份額占比自2023年以來一直保持著五成以上的比例。

            近期,投資者借道基金進場布局的步伐也明顯加快,不少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期。例如,4月26日,景順長城景頤辰利A、惠升和潤39個月同日公告稱,將募集截止日分別由5月8日、5月9日提前至4月26日、4月25日。天弘全球高端制造此前也公告稱,將募集截止日從5月19日提前至4月24日,提前了近一個月;大成新興活力原定募集截止日為4月26日,隨后將基金募集截止日期提前至4月19日。

            此外,4月并無發行失敗基金。此前的1月、3月各有一只基金宣布發行失敗,分別來自中信建投基金、國融基金旗下。

            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獲資金追捧

            盡管從月度發行份額來看,4月基金發行市場難稱“熱情高漲”,但在國內經濟穩步復蘇的背景下,不少主動權益類基金依然收獲了資金追捧。

            4月25日,招商基金宣布,旗下產品招商社會責任混合僅發售一日便提前結束募集,這也意味著該產品單日認購規模已超過募集規模上限30億元,正式進入比例配售階段。在今年相對遇冷的基金發行市場,該基金成為又一只爆款“日光基”。

            4月28日,華安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知名基金經理胡宜斌的新發產品——華安景氣領航首發募集規模達到54.5億元,刷新了今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的首發紀錄。在此基礎上,胡宜斌最新管理規模突破200億元。

            此外,付浩管理的易方達國企主題A發行份額為22.23億份,曾豪管理的博時均衡優選A、劉瀟管理的華安匠心甄選A和丘棟榮管理的中庚港股通價值18個月封閉也分別成功募集21.62億元、20.72億元和19.77億元。截至5月7日,今年以來共有15只主動權益類產品首募規模超過10億元。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上一篇:巖體裂面剪切劣化分析理論與方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