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募資急吼吼 投入慢悠悠 兩個月250多家公司公告募投項目延期
今年以來,伴隨各行業加速回暖,上市公司再融資步伐逐漸加快。不過,進入二季度,一大批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延期實施不禁令市場感到一絲涼意。
(資料圖)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4月以來,已有2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募投項目延期公告,其中141家涉及首發募投項目延期,占比超過56%。從具體項目來看,延期項目不僅集中在房地產、造紙、服裝等傳統行業,還有不少鋰電池、新材料等熱門賽道的項目也在放緩投建的腳步。
“上市公司延期募投項目不能一概而論,個別行業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放緩投資節奏,可能是降低經營風險的舉措。當然,也有公司確實存在未按期投資,從而導致收益不及預期的風險?!辟Y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分析稱。
記者調查發現,剔除市場等客觀因素影響,不少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實施則是狀況百出,有的公司物資采購、物流運輸不到位,有的公司高端人才引進受限制,有的公司直言因項目無法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延期……募資時躍躍欲試,募投期拖拖拉拉,從中或多或少折射出上市公司火熱再融資背后的窘境。
超五成首發募投項目延期
整體來看,在250多家募投項目延期的公司中,首發募投項目占半壁江山,大多數公司項目延期1至2年,個別募投項目甚至直接終止。
泰和科技2019年上市時募集資金凈額為8.44億元,擬投向“年產28萬噸水處理劑項目”“水處理劑系列產品項目”等4個項目,其中3個項目均已于2022年8月結項,“水處理劑系列產品項目”則未按期完成,留下一個“小尾巴”。
今年5月26日,泰和科技公告稱,截至2023年5月24日,公司水處理劑系列產品項目投資進度為91.79%,部分產品項目已完工,部分產品項目擬予以延期,部分產品項目擬予以終止。
具體來看,擬延期細分項目主要是“新增高效無磷水處理劑產品產能”的聚環氧琥珀酸(鈉)(PESA),因工藝優化做設計變更,擬延期至2024年5月31日。而涉及二氯丙醇產業鏈延伸的項目則分兩步處理:一期5萬噸項目處于設備升級改造中,擬延期至2024年5月31日;二期5萬噸項目因市場原因直接予以終止。
無獨有偶,聲迅股份4月22日表示,為保證募投項目建設效果,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公司綜合考慮政策要求、經濟環境、市場行情等因素審慎投入募集資金,募投項目投資進度有所延緩,實施進度未能達到預期。對此,公司擬將“運營服務中心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的預計可使用狀態日期由2022年11月30日延期至2023年11月30日。
除首發募投項目延期之外,還有不少定增項目也因各種因素放緩了腳步。中能電氣今年5月30日對“一二次融合智能配電”項目的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的時間進行調整,延期至2024年5月。公司解釋稱,“一二次融合智能配電項目”雖然已在前期經過了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但項目工程相關的驗收手續流程滯后,導致募投項目的后續實施進度延遲。
銀河證券河南公司資本市場部總監邵冬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首發還是定增,都有可能涉及募投項目的延期,畢竟行業政策、市場環境以及企業自身隨時都在發生變化,上市公司審時度勢地做出一些募投項目的調整,也有保護投資者權益的考量。
不過,另有投行人士提示,從實踐來看,部分“暴雷”公司可能會將募資用于委托理財,或被大股東直接占用或通過不公允關聯交易轉到上市公司體外,此類公司需要高度警惕。
一拖再拖或隱藏玄機
因產業政策調整等客觀因素影響延期募投項目無可厚非,但如果一開始就是編造項目,導致項目實施進度不及預期,一拖再拖甚至最后不了了之,那就有明顯的“圈錢”之嫌。
雄韜股份4月28日公告,募投項目建設內容無法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故將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項目、燃料電池等項目研發中心及能源互聯網云平臺開發項目建設期延期至2023年9月30日。
記者注意到,從2016年8月募集資金到位,到今年4月披露延期公告,這兩個項目建設已拖了近7年之久?;厮菘芍?015年10月,雄韜股份定增募資9.35億元,其中8.15億元投向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項目;1.2億元投向燃料電池等項目研發中心及能源互聯網云平臺開發項目建設。根據規劃,兩個項目要分別在2018年8月和2017年8月建設完成。
當時這份頗具前景的募投計劃一度被市場看好:發布定增公告后2個交易日,雄韜股份股價接連漲停。隨后2個多月內,其股價從16.15元一路摸高至33.23元,實現翻倍。
不過,到了“交作業”的關鍵時刻,雄韜股份卻一再拖延。公司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披露延期公告,將上述兩個募投項目建設期相繼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而到了2020年末,兩個募投項目投資進度分別只有28%和不足11%。隨后公司將兩個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此外,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項目的4億元募資還被挪投至深圳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建設上,而這一項目同樣遭遇了多次延期。
記者注意到,有的公司一邊募投項目實施拖沓,一邊則變更募資去購買理財,其原計劃大手筆募資擴產能的誠意不得不令人生疑。有的公司則直言,考慮項目無法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公司適度調整經營重點和資源投入,故延期或終止項目實施,這也不禁讓人對其定增方案中的募投項目可行性報告,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交易所緊盯“忽悠式”募資
一些公司在延期募投項目的同時,還不忘借市場“東風”,及時變更募資投向人工智能等當前火熱的賽道。而此類目的性很強、不惜“跨界”的募資變更也難逃交易所法眼。
恒信東方2021年11月定增實際募資6.83億元。其中,“VR場地運營中心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3.6億元,建設周期為2年。但截至2023年4月10日,該項目卻只投入1985.21萬元,僅僅占承諾投資總額比例的5.51%。
如今,距離承諾的“交工期”僅剩半年時間,恒信東方干脆宣布終止項目。公司4月12日公告稱,擬終止“VR場地運營中心項目”,并將該項目尚未使用的3.47億元募資投入至數字沉浸式應用場景內容開發、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平臺建設及運營項目等,其中將近2億元被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深交所隨即向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VR場地運營中心項目的具體投入及收益情況、相關合作方名稱及合作模式,并結合VR頭顯技術的具體變化等,充分說明前期立項和可行性論證是否謹慎、合理,是否存在“忽悠式”投資情形。此外,深交所還追問此次“改道”的兩個項目與現有業務、已有募投項目的區別和聯系,是否存在重復建設問題,相關效益預測是否謹慎、合理。
事實上,隨著近期大批量的募投項目延期,思創醫惠等多家公司已進入交易所的重點監控領域,紛紛收到問詢函。
邵冬梅表示,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的“拖延癥”有望改善?!白灾聘母锏谋举|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發行上市過程更加規范、透明、可預期。”她表示,目前交易所對募投項目審核要求逐漸趨嚴,要求項目環評手續、土地審核、可研報告等條件前置,更加看重項目的前瞻性和實實在在的落地能力等,這也對上市主體及中介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經營和督導中,要更加勤勉盡責、定期檢查,持續關注募投項目實際落地進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 01 中洪關系實現“開門紅”_世界觀天下
- 02 [老鷹表達力]總有人會挑你的刺
- 03 【新要聞】即將發布全球車型,哪吒汽車參加9月慕尼黑車展
- 04 河南焦作市開展“三夏”期間成品油價格專項檢查 世界通訊
- 05 每日聚焦:618特惠!美的【暴風蒸汽】手持掛燙機限時降10元!
- 06 孔明復盤:6月7日市場最強熱點
- 07 觀點:即將發布全球車型,哪吒汽車參加9月慕尼黑車展
- 08 世界今日訊!港股異動 | 美蘭空港(00357)跌超4% 海南旅游進入淡季 客流下滑明顯
- 09 經參數說丨16.77萬億元!細看中國外貿成績單,這些亮點不容錯過→
- 010 民族品牌指數收跌0.84% 長電科技上漲6.67%|世界熱資訊